">
一、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的转变
(一)工业化大生产与数字时代如果说巴洛克艺术把传统手工艺推到了极致,那么包豪斯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的发展则是相得益彰的。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中出现了大量的产业工人。因资本发展的需要,这一阶层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其相应的生活消费形式也对社会生产力提出了新的要求:简明、快速、大众化的设计形式,标准化流水线的生产方式,平民化低成本消费包豪斯正是敏锐洞察到了现代工业的变革,紧密地联系生产需要来完成其创新实践,最终获得了成功,并引发了影响世界的设计运动与思潮。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发生转变。时至今日,产业升级带来的是游戏规则的颠覆——不再是以往包豪斯时代的设计为工业服务,而是生产为设计服务。科技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已使得大批量快速生产不再是难事。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生产与控制方式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够让原有的设计和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财富日益积累,催生出新的社会阶层——白领。这一阶层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方式相对于产业工人阶层更为优越。因此,这些新时期的消费者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产品功能和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他们更多需要的是精神层面的服务。比如,故事型的体验、情感上的认同、品牌的符号、个性的体现等非物质功能消费。(二)信息产业与人文关怀工业化批量生产为社会积累了相应的财富,信息技术的发展更为现代人呈现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人类的生活模式正在发生改变,从以往对物质文明的关注转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整个世界正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其中,有着双重身份的白领阶层——既是信息产业的生产者,更是信息产业的消费者,在对市场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引领着大众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在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条件下,设计从“为大众服务”转向为个别群体和社会个体分别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易于实现的。这种个别化、个性化的设计服务,更有利于让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得以深化。同时,利用数码平台的优势,使设计能够以小型、快速、个性、优化的形态来呈现,真正做到关注个人的情感因素和精神需求,满足个体之间的差异——多样性的需求,从而实现从大工业的刚性设计到信息产业背景下的柔性化设计的转变。比如,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产品的三维仿真交互设计作品,让客户在线浏览,全方位、自由地了解其造型样式。通过网络交互技术,实现由客户来定制产品的颜色、材料、功能、样式,对产品的各个方面做个性化的微调,然后通过网络下订单,厂家将产品生产出来后寄送给客户。从而实现了让客户亲自参与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符合自身要求的个性化产品的全过程。这种“设计——交互——生产——消费”的模式,既能迎合现代生活的快节奏特点,又能满足人们展现自身个性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使设计真正做到改变每个人的生存状态。(三)创新与整合的信息产品创意本身的含义在于创造新的意义,而这种意义从实质上讲就是内容。信息时代背景下,内容成为一切设计的核心问题。这个内容无非就是简单、生动、有效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本身并不可能独立存在,必须依赖于特定的符号或形式载体而存在。其载体就是“创”,也即“设计”。因此,信息时代的创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设计信息,而不再是单纯地去设计产品。创造信息产品,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充分利用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形成一个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既是“可持续发展”的国情需要,也是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必然。从市场微观我们已经能洞悉到这种必然。IBM前CEO詹姆士曾说过:“好的设计就是好的企业。”很多小型设计公司乃至工作室,因为其灵活的创造力而成为大型企业仰仗的设计顾问。创造信息,用信息来赋予产品和企业更多的意义和内涵成为产业转型的趋势。创造信息的内容本身也是一个既丰富又复杂的整体。往往是一个内容可以包含多方面、多维度的信息集合。诸如迪斯尼、贝蒂、蓝猫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仅通过对其卡通形象的创造,却延伸发展出影视、媒体、玩具、童装、文化用品等一系列产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除最初的媒体和娱乐产业外,其他产业发展都是通过其品牌形象来做延伸,不需要投入资金进行重新设计就能创造新的商业价值。以信息内容为依托,把相关的产业当作载体,通过一个创意设计衍生出无限的信息创造。
二、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新包豪斯
(一)“个性”的设计与创新工业化背景下诞生的包豪斯倡导理性的视觉认知和工匠技艺的设计,随之带来的产品用于迎合产业工人的大众化消费。这在物质条件不够丰富的历史条件下是一种切合实际的设计——生产模式。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工人作为消费的主体并没有参与到产品的设计中来,这也是由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不可能让每个消费者对产品设计反馈自己的见解,不可能为每个消费者提供个别化的服务,比如,独特的外观、材料、功能等。资本积累对于周转速度的要求也决定了设计和生产的周期不可能延续那么长。与之相对应的设计,也只需要适应生产条件、工艺流程、材料特点和功能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美感和审美价值。在这种模式中,最终得到的产品会以一个外观形式出现成千上万完全相同的复制品。在经济条件有限的产业工人眼里,这就是最完美的形态,他们的生活状况使得自己无暇顾及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更谈不上追求独一无二的个性产品。因此,包豪斯研究“统一”的外观造型规律,并在工业技术的帮助下将产品成型付诸实践,最终与企业合作并把产品推向市场。在包豪斯设计模式下,对视觉认知的统一追求和对机械的崇拜抹杀了设计对于个人情感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在数字信息时代到来的当前,直接照搬旧的包豪斯设计模式必然会带来传统的巨大惰性力。显而易见,目前,国内的设计模式基本雷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难有较大的个性差别。由此看来,培养自身的审美情趣和视觉认知逻辑,追求个性特点和个人风格,才是当前中国设计师的第一要务。(二)继往开来的“中国包豪斯”中国拥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其艺术文化发展水平曾经走在世界的前列。在近代,由于历史原因被西方赶超,现在把西方的艺术、设计体系奉为金科玉律,导致国内的设计缺乏自身的民族特色。古代中国就有孙子兵法、孔孟哲学,与西方的哲学思想属于不同的体系。在设计中也是这样,无论是筷子、太极等包含天地阴阳、相辅相成的深层奥秘的发明创造,还是讲究黑白取势的中国画,都与西方的刀叉组合、油画有着不同的内涵。因此,我们的设计也应该具备自身的民族特色,在承袭传统文明的前提下,吸收西方异质文明的良性部分,而不是直接上演“拿来主义”。这一点,体现在现代设计中则表现为充分了解和深入研究传统文化,同时在全球意识和人类文明的博大胸怀前提下,冷静而细致地分析和借鉴“舶来品”的优势——诸如包豪斯,而后以中华之“道”扬外来文明之“器”,扬长避短,建立有中华民族自身特色的“有机设计”体系——信息时代的新包豪斯。(三)多元而开放的设计形态包豪斯的专业划分曾经让笼统的设计有了近乎严密的分界线和准确量化的分工。这在以高度分工为产业组织形态的社会背景下曾起到过重要的专业推动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设计和生产效率。然而,在现今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创意领导生产、关注人文精神和情感的设计更需要灵活多变的思维形态,而不拘泥于定式。没有固定的边界和限制,自由、流动、越界、组合才是实现新创意的良性流程。因此,市场要求设计师突破一切产业壁垒,跳出专业限制,触及更广泛、整合多元的设计形态,使设计创意更有灵性,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这既符合中国古代“圆融”的哲学观念和思想意识,也能与信息时代的快节奏步调和多元化信息接轨。新时代的包豪斯应该具备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的能力,并创造出能代表时代精神的设计作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理性重新回到感性,培养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和风格意识,广泛地吸收和借鉴,从而激发创作的灵感。利用信息技术使设计与产业接轨,完成从标准到多样、从单一到整合、从实体到虚拟的战略转变。
三、结语
包豪斯的时代早已离我们远去。新世纪的开端,信息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并对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包豪斯的理念与西方理性和学术论坛》杂志简介详见.)
作者:叶敏 单位:江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