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一般资料和治疗方法
1.1临床一般资料
将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96例急性胰腺炎手术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男性100例,女性96例,统计年龄在(34.5±15.6)岁,病程为(18.7±12.4)h,患者入院时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脐周褪色以及胰腺脓肿。经过临床查体、影像学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急性胰腺炎,参照临床前瞻性对照研究的原则[1],按照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98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情况之间均衡一致(P>0.05)。根据数据类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包括两样本t检验、X2检验等,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之间差异不显著(t=2.001,P>0.05);两组患者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X2=0.221,P>0.05),两组患者病程之间差异不显著(t=1.655,P>0.05)。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积极进行一般处理和对症支持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禁食,给予水、电解质和热量的静脉输入等,对症支持治疗则包括防治休克,改善微循环、解痉、止痛,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根据分组情况对两组患者施加不同护理措施。其中干预组患者共98例,住院期间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个体化健康教育,主要包括:(1)健康教育。以护士长牵头进行急性胰腺炎相关知识宣传,主要内容包括急性胰腺炎的形成原因、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症状、治疗措施以及预后效果等,从生活习惯做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急性胰腺炎患者一般症状较重,病死率居高不下,达30%~60%。很多患者在入院后会出现焦虑、紧张以及抑郁等心理疾病[2],责任护士要及时发现患者细微的心理变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为患者服务工作之中,对于患者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帮助患者消除消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3)用药指导。可以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用药,特别是一些用药禁忌等,避免患者由于用药不准确造成伤害。(4)饮食护理。责任护士向患者介绍正确的饮食搭配,加强高营养物质的摄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5)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主要包括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等,一旦发现不适及时就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平均花费、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其中治疗效果参照第《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判定。治愈: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完全消失,生理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基本消失,生理生化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相关症状有所减轻,生理生化指标有所好转。无效:患者相关症状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生理生化指标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过收集整理后,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珋±s)表示,所采用的统计学方法为两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设置为α=0.05(双侧),P<0.05即可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以传播、教育以及干预为主要手段,使个体或者群体改变原有的不健康的行为和方式,促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方式,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健康教育能够将教育学、行为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以及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相互结合,促使人们提高生存质量。为探讨将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我院对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临床随机前瞻性护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将个体化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平均花费、并发症发生率和半年复发率,可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相应借鉴帮助。
作者:梁双喜 单位:内蒙古乌海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