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用语习惯,但在新闻写作、现场报道中,应尽量避免个人的习惯用语,防止用语不当、不准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新闻内容表述中,避免参杂个人观点,特别是有些报道不可带有采写者的倾向性。如,一辆大卡车与一辆摩托车相撞的事故报道,在交警尚未作出事故责任结论的情况下,采访人员却写道“由于大卡车速度过快,将摩托车卷入轮下”。其实,大卡车并未超速行驶,而是摩托车突然从一条“毛道”上冲出,欲横穿公路所至,结果采写人一句话,竟将事故责任写到了卡车司机身上。过激的言词亦容易造成偏颇。如“法律的严惩”,用语不准,什么“兽性大发”,不适合新闻用语。再就是由于采编人员语汇贫乏,总是那么几个单调的词语、套话用来用去,不仅使新闻呆板,亦影响“可信度”。如观众反映,总是“上台阶”,去年“上了新台阶”,今年又是“上台阶”;画面上本没几个人,也是“人头攒动”等等。再就是“恰巧赶上”观众都明白,哪有那么多“恰巧”。数字把握。电视新闻许多内容要靠数字体现,恰恰,数字是最易出假的环节。一是采写人员的责任心所至。自以为观众不怎么留意的数字,诸如出动XX万人、XX多辆车,植多少万株树,清除多少千立方米土,修复多少百延长米路面,对这些“无关紧要”的“报功”数字不认真统计、核准。二是有意所为。如有的地方领导为向上级多要救灾钱款和物资,多报灾情。有的为了炫耀功绩,虚报成绩,少报事故等。三是由主观臆断或预测造成的失实。如工程在一周内竣工、小麦在3日内全部割完,可是由于降雨,延误了工期、影响了收割,而报道已按原来预定的时间播出,造成了失真。再就是有的记者习惯运用“据了解”等含糊词语,一个“据了解”,便叫人怀疑“叫真儿”的程度。
1逻辑结构叙述层面
电视新闻的形成过程,是集采访、录像、写作及后期合成等诸多工序的加工过程。即为加工,必然含有众多参与者的人为因素。内容的取舍、图像的选择、主次内容的编排、采访人物的出场顺序和时间比例等诸多因素都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影响。逻辑把握。任何事务都有它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表现,把握新闻事件内在逻辑与外在表现的一致性,就是维护新闻的原始状态和本真面目。防止新闻内容的主次颠倒,是把握新闻逻辑的第一要务。接待外国(地)领导人来访的报道,客人应是新闻的主体,但报道中却把大量的镜头给了自家的领导人,客人仅仅“晃了几下”,内容也是用大量的篇幅述说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状况、发展远景什么的,使新闻“跑了题”。“跑了题”的新闻自然削弱了真实度。逻辑关系的另一个环节是时空不能颠倒。应尽量避免采访人员与后期制作人员由于分工作业造成的时空错位、因果颠倒等失实现象。诸如采拍人员并未按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进程拍摄画面,而后期制作却以拍摄顺序运用了素材,进而出现了庄稼黄了又绿、路面修好又刨开等错乱现象。第三是处理好事件的内在关系。灾害发生,光报灾情,或大量报道灾情,救灾、赈灾报道分份量过少,不妥,而只报救灾,灾情报的不充分也会使新闻缺乏完整性。新闻事件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和完整性,缺失哪一方面都会造成新闻的不准确,乃至失真。结构把握。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表现形式,新闻也不例外,每条新闻必有其最适合它自身的表现形态,即外在结构。而电视新闻的结构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因此,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每条新闻的性质、内容决定其表达方式及其结构。而如今却普遍流行一种省力、省事,又简约易作的结构模式。即,新闻主旨——典型事例(具体单位或个人)——一段采访——一组数字。如,XX县农民以养殖獭兔发家(新闻主旨),然后即出一户养兔户(典型事例),随后采访户主人,末了出一组数字:全县养獭兔人家XX万户,平均每户年增加收入X万元。应当说,这种结构不失为一种比较科学的结构方式,节省篇幅,点面结合,足以说明问题。但是,倘形成了固定模式则为不妥。几乎所有类似的新闻一律套用这样的结构,便有以点代面之嫌。比如,XX地方消防部门挨家挨户排查商场商店火灾隐患(新闻主旨),随后具体检查一户(典型),采访消防部门负责人,最后一组数字,查除火灾隐患XX处,查封防火设施不合格商户XX家。结果不出一周,一家大型商场起火,经查,上次“排查”根本没查过那家,那次查火情的新闻报道的可信度可想而知。
2图像叙述层面
按常理说,图像应是电视新闻真实性的有力“佐证”。人们习惯的思维定势大都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当假电视新闻频出,人们知道了图像亦可出假后,不可能不对电视图像的真实性产生不同程度的质疑。电视新闻图像出问题,除了有意造假、故意摆拍外,在录像、制作过程中有些环节处理不当,同样影响电视新闻的真实度。数量把握。许多电视新闻因图像拍摄量不足,给后期制作带来困难。一是数量少,不够用,频频出现重复镜头,特别是会议报道,场景单一,变化少,重复画面一经出现,观众即会发觉。二是有质量的、能有效表达内容的画面少,使得新闻缺乏有力度的“佐证”。空镜头过多,亦影响新闻的真实度。三是补拍镜头“穿帮”,出现同一场景被采访人服饰前后不一致等情形。所以,采拍新闻时不管何种情形,画面一定要多拍,拍足拍够,以备“宽拍窄用”。资料图像运用的把握。一是必须选用被采访对象自身的资料,不可替用。不能“打马虎眼”。二是必须在屏角处注明“资料”字样,不可与新采回的现场图像“鱼目混珠”。三是正常情况下,资料图片数量的比例不得超出新拍图像的数量。录像镜头审美的把握。电视新闻的拍摄画面当然也要讲究用光、构图、拍摄角度等审美元素。但新闻的现场感应是最美的审美要素。就是说,电视新闻的镜头画面要讲究美,但不可过于苛求画面的艺术完美。实践证明,充分的现场感、真实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才是最美的新闻画面。拍摄电视新闻图像不同于拍风光片、艺术片、电视剧,过于追求完美,有时会坐失良机,有时会产生“穿帮”之嫌,进而有损电视新闻的真实度。
作者:栾峦 单位:吉林省白城广播电视台
相关专题:互联网金融监管问题 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