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全球化背景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理念
笔者所在课题组通过加强对湖南省重点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湖南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预防医学与放射卫生实践教学中心”等学科平台的建设,结合国内外高校调研和国内公共卫生机构走访交流,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全球化背景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理念。该理念拟概括为:①培养预防医学学生全球视野,不局限于国家和政府边界,而应客观分析全球性因素和多元文化环境中对健康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提高跨文化领域交流和学习能力。②引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应急意识,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报告与预警→应急处理处置→效果评估等。④培养学生全球协调发展型卫生观,即“公共卫生与全球生态系统融合,自然-社会-心理-生态-健康”一体的全球多元协同卫生观”,以全人类健康为内涵,以全人类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2全球化背景下预防医学人才应急能力培养举措
2.1拓展和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注重应急技能培养
分析总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情景特点,结合传统教学内容中应急能力培养的薄弱之处与难点,拓展和优化传统预防医学专业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教育教学内容,对全球化视野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学评估等教学内容进行强化,切实提升应急技能。如:指导学生熟悉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制定相关应急方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训练,掌握应急储备技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与情景模拟,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技术方案,独立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并提供相关预测预警信息,跟踪监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态势能力,指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报告和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及处置信息能力,协同处置跨区域、跨文化、跨意识形态特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和报告能力等。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学分制与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预防医学专业较单一的传统课程设置模块,优化与拓展应急教学模块,增设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教学内容,搭建层次分明、实效明显的应急型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
2.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技能实践教学质量
一支稳定且与应急实践结合紧密的师资队伍是保障预防医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应急人才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多数专任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交流与联系不够,不熟悉公共卫生机构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技能,而且应急技能训练类教材偏少且更新速率慢,导致高校教师应急教学偏重理论,应急技能实践教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而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熟悉应急流程与技能,但其科研能力与理论水平有待提升。因此,高校应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机制,为专任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交流合作提供平台,鼓励高校教师与公共卫生机构工作人员联合申报科研项目,选派部分高校教师至公共卫生机构进行短期交流与实践,从公共卫生机构选聘部分熟悉公共卫生应急技能、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充实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同时,鼓励预防医学学生前往公共卫生机构完成毕业论文,在部分高水平公共卫生机构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全方位加强应急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实践教学质量。
2.3强化应急案例教学,提升现场处置能力
依托相关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公共卫生应急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组织公共卫生机构编制应急案例,将这些预案形成特色应急类专业教材。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全程融入应急案例,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PBL教学。指导教师应针对全球范围内最新的公共卫生事件案例,组织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开展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对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应急管理、现场调查报告撰写、核心应急数据收集与评价、急救方案与人群转移分流、流行病学监测及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资源调配等环节进行模拟演练,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公共卫生机构组织开展现场应急演练与分组对抗赛,切实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利用虚拟仿真平台,组织学生开展应急预案编写、应急技能比武、应急知识竞赛、新型应急装备研制与开发等系列活动。培养全球化视野下应急型预防医学人才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建设高素质的公共卫生应急人才队伍也是一个长期过程。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积极展开了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本科教育改革探讨与实施,应急技能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群体性、不确定性与灾害性强等特征[5],高校应进一步加强与教育部门及卫生部门沟通,督促我国公共卫生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同时积极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妇幼保健院等应急处置一线部门合作,进一步拓展预防医学人才应急技能培养途径。
作者:李乐 让蔚清 龙鼎新 唐双阳 黄波 唐艳 肖方竹 单位:南华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相关专题:创新5.1声卡驱动win7 杂志社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