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象与方法
选择临床、护理等专业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共抽取20个班,约800人进行调查。自编问卷,内容包括: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情况:学生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认同度;对学校开设的人文课程的满意度;对学校教师人文素质的满意度;对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实际效果认同度,共设置了21个问题,包括校园的人文氛围,学校人文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开设的人文选修课选修情况,学生最认可的人文教育途径和方式,图书馆利用情况等。调查方法由辅导员老师现场主持发放,由研究对象自己填写,并当场回收问卷,保证问卷发放和填写的数量和质量。全部调查问卷经严格核对、检查,全部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3.0软件统计进行分析。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调查面向学生共发放800份,排除不合格问卷33份,有效问卷767份,有效回收率95.9%。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情况: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年级构成情况:大一、大二学生多余其他两个年级。政治面貌构成情况:党团员占绝大多数。专业构成情况:根据大样本量的专业构成比例,临床、护理专业学生多于其他四个专业。
2.2调查对象的人文素质教育状况
调查对象对学校人文教育途径和方式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教育存在问题主要是课程结构、授课时间安排和课堂组织不够合理和教学方法陈旧,不能吸引学生。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是培养人文素质的最主要途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等)和隐性课程与文化(如文艺演出、文艺沙龙、学生社团等)是适合开展人文教育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人文教育不能仅局限在课堂的讲授,学生更乐于接受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及隐性教育的方式,而这些方式更多的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上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学校人文教育的期望值较高,但实际现状并不理想,反差较大。调查对象对已开设的人文课程的看法:对于以上目前学校所开设的人文选修课程,大部分的选修学生人数在20%左右,一半的学生对人文课程的喜爱程度和人文课程满足未来职业需要程度认为一般,可见目前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中国传统文化、美学与礼仪、人际关系与沟通是学生认为最有必要开设的人文课程。调查对象对人文课程的任课教师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为学生配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类教师的人数、教学水平、教师的人文精神整体情况一般。既教业务知识、又教如何做人并且富有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有成就是学生认为教师最应具备的素质。由此可见,人文教师的授课质量并未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调查对象对学校人文教育实际效果的认同情况: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为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的机会、提供的条件、人文氛围和讲座数量情况一般,其中仅有9.1%的学生经常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大部分学生认为人文修养对专业学习和工作有重要影响,对本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评价一般。由此可见,学生对人文教育期望值很高,但现实教育实施效果不明显。
3.讨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存在的主要问题:人文教育途径和方式不理想;人文课程开设效果不理想,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教师人文素质和授课质量有待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实际效果不明显。具体对策如下:学校应当通过调整课程设置结构来提高选修课质量,广泛开设学生喜爱的人文课程。此外,还应该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应当优化人文课程设置,完善教学体系,彻底改变医学院校普遍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的教育倾向。在内容和形式上优化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核心课程,应多开设一些针对性强、具有层次感和逻辑性的课程;学校应该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的观念态度、言谈举止对医科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多培养既教业务知识,又教如何做人并且富有教学经验、业务能力强,有成就的教师;学校应当加大对人文素质教育的经费投入,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与设施,不断改善条件,优化手段,建立健全与学生全面发展相适应的人文素质教育和管理制度、体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人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作者:赵佳 田园 郝晶 唐启群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