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主要是从《审计法》、《内部审计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各省市制定的审计条例等法律法规移植过来的,未能制定可操作性的规范和细则,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导致审计人员对政策制度的把握尺度存在差异,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按照领导意图开展,既无程序又无规章,常常使内部审计陷入无序状态,既影响审计效率效果,又伴有较大的审计风险。
一、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准,工作难以适应现实需要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实施的是事后监督,仅仅是对财务工作的一次复核,审计内容、方法、手段过于单一,走过场、轻实质,审计质量不高。
二、忽视后续跟踪,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由于内部审计报告没有法律强制性,带有强烈的人治色彩,常常遭遇被执行单位或部门的抵制,甚至对审计意见置之不理;同时,内部审计人员缺少后续跟踪审计,查出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整改,审计工作流于形式。内部审计机构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独立设置内部审计部门的单位,多由退休返聘、借调或实习人员组成,年龄偏大,缺乏专业知识,不懂审计方法和技巧,对财务、法律、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严重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完善单位内部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一是,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应摒弃内部审计可有可无的思想,充分认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审计人员要通过工作汇报、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作用及重要性,积极争取领导的重视。三是,通过帮助被审计单位发现和解决问题,转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偏见,从思想上提高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
(二)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在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基础上,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一是制定内部审计规范及实施细则,包括审计计划、项目立项、方案制定、现场取证等,使内部审计各个环节有章可循。二是建立报告信息、分级复核及后续跟踪制度。三是建立内部审计职业道德规范,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三)建立审计问责机制。内部审计要高度重视后续审计工作,加强对内部审计提出问题整改和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导与评价,督促重大、重要问题妥善解决。逐步建立分层级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内部审计人员未实施后续审计追踪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于被审计单位阻碍审计、伪造事实、无视审计建议或整改落实不到位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四)优化内审人员结构。首先,要通过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或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竞争上岗方式,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其次,要加大内部审计人员的教育、学习、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业务技能。第三,建立对内部审计人员激励考核机制,完善健全岗位责任制,把审计工作绩效与个人奖金薪酬联系起来,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
作者: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