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传播受众的问题
一是对传播者与受众关系的认识和把握不准确。不同于一些传播学者关于“传—受本位”“传—受互动”“传—受平等”等观点,有学者认为由传播者本位向受众本位传播模式的变迁是一种幻想,“传播什么、怎样传播不可能总是以接受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为尺度。”④不同于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学者关于“双主体说”“双向互动说”“关系主体说”等观点,有学者认为“‘双主体说’的实质是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上升到主体位置,与教育者并列成为主体。这一观点存在着逻辑上、理论上的诸多问题,难以成立。”⑤对传播者与受众关系认识的不确定性,在实践上影响的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二是对重点受众认识不够明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出现新的社会阶层的同时,以工人农民两个阶层为主的中下层仍然占据着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动,收入差距的拉大,带来的是不公正、不平等的认知体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向工农阶层和新社会阶层的传播还未达到理想状态。
二、传播媒介的问题
在新的媒介生态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素与各种传播媒介之间存在着适用性问题。从媒介与传播者的关系角度看,新的媒介生态使传播者面临如何有效地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的问题,其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反向影响尚难评估。从媒介与受众的关系角度看,媒介传播的“知识沟”现象也会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随着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在经济能力、信息接受能力、掌握文化资本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和不平衡,会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效果造成障碍。
三、完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机制的对策
1.实现主流话语与社会现实的互动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首要前提是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只有及时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回应和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把握时代脉搏,引领社会发展,才能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传播不仅要靠说了什么,而且要看如何说。这需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话语体系。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用中国特色话语阐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表率。我们要积极倡导这种话语风格,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充分体现真理性、时代性和人民性。
2.强化党组织传播功能
发挥党的组织传播功能,是解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体问题的关键环节。完善党的组织传播机制,要发挥党员干部的作用,使领导干部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有效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和宣传鼓舞作用。要优化党组织设置,将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增强组织的渗透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要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创新组织活动内容与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组织作用。要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和机制,促进党组织与社会群体、党员与群众的良性互动。
3.建立适应受众结构新变化的传播机制
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的显著变化,传播者应当把工农中下阶层和新社会阶层纳入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点对象范围。要从受众接受的角度,进一步优化传播对象的接受机制,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变成传播者与受众平等沟通的过程,变成受众基于自身利益需要之上的主观能动行为。传播者要尊重受众的权利地位,充分考虑受众的利益、兴趣取向、接受能力,在与受众的深入互动中开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4.健全新型媒介生态调控机制
要积极适应新型媒介生态发展形势,健全媒介调控机制。一是要强化新媒体思维。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占据主动、赢得优势。二是要防止媒介产品娱乐化、消费化乃至庸俗化。“以娱乐、生活方式以及其他消费价值为主的商业节目正越来越多地挤占对公众有用的、引人注意的政治类节目的空间,公共媒体正逐渐受到侵蚀。”⑥要防范媒介产品娱乐化、消费化乃至庸俗化趋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要加强对新媒体意见领袖的治理。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中国社会正在涌现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新意见阶层。应当对其加强引领,发挥他们的作用,促使其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力量。四是建立与媒介融合相匹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体系。积极配合国家推动媒体融合的要求,丰富传播形态和传播样式,拓展传播渠道和平台终端,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速度更加快捷、覆盖面更加广泛。
作者:付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