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校园文化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内涵
(一)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独有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它既包括学校建筑、学校绿化环境等外在形态的内容,同时也包括学风、教风、校风、校园舆论氛围及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校园文化是灵魂式的存在,它体现着学校的历史沿革和传承的优良传统,同时它也对学生的价值观及人格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简单解释就是管理学生的工作。它包括学生从入学至毕业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的日常管理。同时它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对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及规范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校园文化可以增添学生管理工作的活力。校园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存在着,它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起到熏陶和启迪的作用。往往是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管理能力及组织能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让学生更加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同时它能将硬性化的管理工作融入娱乐性的文化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无形中去接受去遵循,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二)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引导作用。高校大学生正是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期,校园文化通过校园人文环境和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学校的优良传统的氛围中不断受到熏陶,学校传承下来的传统精神往往都是充满正能量的,强烈的爱国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坚定的学习信念都将深深的感染着每一位学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校园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管理的效果。高校大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生理上比较成熟,但在心理上仍然存在不稳定,情感丰富且情绪波动大,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加之涉世未深,对挫折和困难的承受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校园文化通过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将管理工作中有形的管理化为无形的管理,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同时也对其形成了引导式的教育。
(四)校园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校园文化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影响,校园环境因素和学校长期倡导的优良传统都对学习生活在其中的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这其中受到熏陶和启迪,从而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与此同时,学校是个小社会,在这其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为学生开展人际关系提供便利,让学生活动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心理素质也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三、提高校园文化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作用的对策
(一)注重对学校外部环境的建设。学校外部环境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展现学校特点的重要参照。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同时也能够体现学校的管理水平。因此,在学校的建筑规划上要合理安排,科学布局,在建筑装饰方面注重体现学校的特色,融入学校的治学理念和办学风格,注重文化底蕴的塑造,努力为学生打造一个优美的学习环境。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校历史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并通过完善文体设施,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进而促进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学校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除了对校园环境的要求,同时也要抓好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建设。学校的行为文化往往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规范,往往体现在学校活动的各个方面,它通过更加隐性的方式对学生道德素质、品格修养和行为习惯等进行引导和教育。注重对学校历史的保护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对加强学校的行为文化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度的保障,制度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学校办学理念的直观体现。而在制度建设中也要注意体现校园文化,首先要注意体现学校的人本理念,任何制度的建立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要体现人本色彩,而不是将制度作为死规定来限制学生的发展;其次,制度的建立要与时俱进,往往制度都是以明文的形式出现,并且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做出改变,这是制度的稳定性所决定的,但是环境的改变和现实的需要,应该根据现实管理的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以此保证制度的服务性质,这个过程中可以向广大学生征集意见和建议,使学校制度不断得到优化,以此来满足对学生的管理工作的需要。
作者: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