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该文就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情况,提出在体育课程中融入微课程教学方法的可能性,浅析微课程对高校体育的影响与作用,以此作为体育教育人员借鉴参考的依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个性化的新型微课程学习方式是值得尝试的教育手段,相对于传统模式,它便于利用课间的碎片时间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微课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
体育课程的设立不仅能够直接影响到高校体育领域的教学效率与教学目标,更是集中体现了学校体育教学理念的原则与标准。经过一定的数据搜集,证明微课程的介入有推动创新型高等教育事业进步的作用,在国内体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美国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提出了将包括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与教学评价等内容涵盖在内的教学环节,利用构建主义,通过移动或在线的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微课程教育。当置于我国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将微课程融入体育教学则主要体现在以教育资源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方式上。面临发展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无疑可以畅想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高校体育课程相挂钩的未来,因而,高校体育执教人员应当尝试思考如何将迅速发展的微课程教学手段融入体育教学中,以顺应时代与情势发展的潮流。
1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当前局势
1.1积极性不足
由于我国国内大部分高校领导与相关教育部门的上级人员并未将体育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课程,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难免出现偏颇,导致体育领域的基础设施与科研设备投入较低,甚至存在部分高校在大学后半的时间里取消体育课堂的现象。高校学生的就学过程中,缺乏有组织性的体育运动和课程训练机会,而体育教师也无法针对学生的体育训练情况做出完善的指导。即使部分高校可以按期开展校园运动会,鼓励学生参加体能锻炼,或是以奖品为前提组织诸如排球、羽毛球等类型繁多的体育竞赛,然而此类竞赛的参与者是以院系单位直接挑选派出,为了展示院系的能力与水平,并且在竞赛中夺得引人注目的名次,负责教师通常会直接选派有较好运动能力或是身体素质优异的学生,而其余学生则缺乏参入此类群体性的校园体育活动的契机和动力。
1.2教学模式死板,教学理念落后
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在针对体育的教学上依旧遵循以体育项目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为主体的方案,在课程中将强化学生身体素质作为教学的第一要务,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身体能力,一味加大运动与体能训练的强度,导致体育运动对学生的身心都形成了不小的负担。除此之外,大部分体育教师还在沿用传统死板的单向教学灌输模式,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热情,还会造成体育项目整体教学效率低下,最终阻碍到高校体育教学的革新与发展。因而,针对目前高校体育课程普遍出现的教学理念脱节、教学模式死板的现状,相关教育部门必须及时联合相关科研部门探讨如何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体育领域的革新,联系高校生的个性与特质,通过多媒体教学模式的引入,构建能够激励体育教学的机制,通过现代化培训课程输出具有新理念、新思想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确保教师整体素质与教育能力的提升。
1.3涉及领域过广,教学内容复杂
高校体育课程由于不具有专业性与针对性,其教学内容存在内容混杂、结构松散的现象。一般情况下,高校往往会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将其分为体育必修与项目选修两块,而前者的具体内容因为掺杂了基础义务体育教育的特征会显得泛而不精。另外,在体育课程中沿用固有的传统模式无法全面地从多个角度来为学生的体育技巧与水平塑形。除此之外,高校的体育教程涉及的范围与项目较广,教师往往为了将教学任务控制在限定课程时间内,在刚进行完某一项目或技能的基本示范与教学后立刻开展下一个教学任务的学习,学生无法获得足够的练习时间,也无法迅速跟上新课程的教学,这种状况如果长久持续下去将会使得学生对各类项目都知而不精,无法拥有自己的喜恶意识,既缺乏体育热情也无法培养出一项精通的体育技能,更甚者连作为基础的锻炼方法都有可能无法完整掌握。
2如何在高校体育中融入微课程设计
2.1遵循学科定位
在思考微课程设计时要提前了解当前学校背景对于公体课程的定义与标准和学校确立的学生培养目标等因素,从这些因素入手开发出的微课程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笔者经过一定的考证与研究后对对应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微课程开发指向性原则做出如下概述:以学科内涵为依据,在锻炼学生运动技能,激励学生体育热情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良好运动习惯,这一过程需要严谨把握教学内容,将学生作为微课程的主体,力求最后完成的微课程设计不仅具有高度的实践价值,并且能够满足对象学生的发展需求。
2.2应用形式
自主在线学习型、课后锻炼巩固型和室内教学插入型是体育教学中主要的微课程运用模式。相较于普通的学科,体育是关系到学生身体素质是否健康的特别课程,因而针对体育的微课程设计也具有独到的特征,它直观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资源不仅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体育的概念,还有助于补充学生健康常识上的不足。以跳远动作为例,微课程中应用到的多媒体器械完全可以运用囊括文字、动作、画面与语言等素材的教学课件来向学生细致地分解从预备、起跳、双手姿势到落地过程的步骤,这种直观的视觉印象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程度,当了解产生了,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对这个项目产生兴趣,从而以兴趣作为动力,主动接触并学习体育知识,提升体育文化素养。以室内教学插入中最具典型的分析篮球规则与裁判方法的课程为例,为了同时刺激学生的听觉认知与视觉认知,教师可以尝试人声解说与漫画翻页相配合的方式来对需要注意的要点做深入剖析,给学生的感知留下深刻的记忆与印象。而在课后则可以配合微课程课件来复习已经习得的知识,掌握更加规范、准确的体育动作。教师应该结合具体情况,及时地将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难点与可能遇到的瓶颈以视频慢放的形式为学生做细节讲解,并且将教学资源分享到网络在线平台上,让学生在课后也可以用视频做依据规范自己的动作,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
2.3课后辅导平台
由于课堂教育的时间限制,教师无法在短短的40min内为每个学生厘清细节性的问题,而这种情况容易导致部分水平较弱的学生与整体教学进度脱节或是不能完全掌握已学的技能。因而,教师可以借助论坛、云空间等构建一个网络交流平台,将蕴含教学要点的微视频资源共享在平台上供学生自行下载,并利用这些资源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4课程分享
优秀的视频课程可以在分享与传播的过程中感染大众的意识,教师可以把握好这种情况,利用这一心态开拓学习圈的范围。当身处同一学习圈的成员之间能够做到互相之间的学习监督、资源共享时,分享与学习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成员积极的学习态度。以体育舞蹈教学为例,师生之间可以互相推荐优秀的体育舞蹈作品或是教学视频,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补充教学资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的兴趣,更甚者可以通过成立社团或组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总而言之,新一轮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个性化的新型微课程学习方式是值得尝试的教育手段,相较于传统模式,它更有利于整合利用课间的碎片时间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能够共享教育资源的特性也是微课程发展中的亮点。高校体育从教人员可以尝试接触这一新型的媒体教学形式,并思考其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进步作用与积极影响,作为现代化教育模式与互联网思维挂钩的体现形式之一,该教学模式对教育效果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值得高校体育教师深入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蒋远松,张鸿.体育微格教学课程实施的审视与反思[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9):50-53.
[2]杨洁.高校体育“慕课”的设计原则与步骤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15,25(1):118-120.
[3]薛飞娟.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程设计研究[D].吉首大学,2015.
作者:麦军 单位:广西北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