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 自然科学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时间:2017-02-10 20:21:04 来源:论文投稿

1前言

进行环境监测的主要目的是要准确地把握环境质量的情况,并根据监测的数据推测出环境情况的趋势。因此需要对实验室的人员要求、流程规定、机器维护、物品保护等方面进行严格要,保证环境监测结果准确度。同时为了满足环境监测的要求,需要对环境监测的方法、内容以及数据进行有效处理,找出有效的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促进环境监测的顺利进行。

2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

2.1人员要求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因此选择的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的检测技能和一定的检测检验。同时也要对试验基地的情况比较熟悉,可以正确地使用试验机器,也要对检测的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得出有效的检测结果。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需要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不停地比对和分析,而且试验基地的每天都需要面对大量的数据,时间也比较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

2.2流程规定

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因此要严格规定试验的具体流程。首先要对工作人员的操作方法进行严格规定,确保他们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其次要明显确定检测方式、机器操作、信息处理、数据对照等方面;最后要确定试验的目标:要保证每项操作有明确的流程标准,使工作人员可以按照流程进行合理操作。同时也要设立的严格的奖惩的内容,督促工作人员进行细致的试验操作。

2.3机器维护

试验不仅要对工作流程进行规定,也要对事业的机器进行合理使用。首先要按照机器说明对机器进行定时检查,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进行修理,保证机器可以正常运行;其次要准确判断机器的各种状态,就要提高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并要熟练机器的操作方法和维修方法,保持机器在最佳状态;最后要对机器的每次操作都进行记录,主要是记录机器在操作过程出现的异常,使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机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机器进行试验。

2.4物品保护

试验常用的物品为试液与试剂,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就要选择适应试验要求的试验溶液。其内容为:根据试验的标准,所使用的溶液要求的纯度比较高。同时要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度,要有专门人员对溶液进行保护,如果要取用溶液要进行登记,保证所有试验溶液的使用和储存都可以有迹可循,促进试验物品的正常供应。

3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对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是保障试验结果准确度的重要措施[1]。其主要内容为:第一要让不同的试验室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试验,然后将试验结果进行对照,以此来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同时也可以在对照的过程中发现试验所使用的方式和机器操作方法是否有误,可以根据不同试验室的差别进行纠正错误的操作方法;第二将不同实验室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让数据不断的对比当中找出差异性,可以准确地找出数据的平均值和误差范围,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第三要将本次试验的结果和以前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其变化的原因,从而可以表现数据变动的趋势,为环境监测的提供有效的信息。

3.2实验室质量监督的措施

为了保证实验室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对质量控制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使环境监测得以顺利进行[2]。其主要措施为:第一要制定有效的监督流程,使工作人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可以细化工作内容,找出质量控制当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进行有效改革;第二要要根据环境监测的要求,制定详细的质量监督内容,需要在工作的方法、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规范等方面进行改善,并找出工作当中的比较薄弱的地方,使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改革;第三是在进行监督时,要指出环境监测的工作的不足之处,并要督促工作人员要对不足之处进行改善,同时要准确记录改变的方法和结果,促进环境监测工作的进步;第四要对环境监测的文件进行仔细阅读,一旦发现文件的漏洞或者不符合监测要求的地方,要进行进行报告,要求相关部分对文件内容进行修改,保证环境监测措施的完善[3]。

4结语

对环境的情况进行监督测量对于保护环境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保证环境监测的有效性,需要从人员要求、流程规定、机器维护、物品保护等方面进行完善,同时为了保障试验结果准确度,需要对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促进环境检测的顺利进行。

作者:刘宏政 单位:榆林市榆阳区环境监测站


更多自然科学论文详细信息: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41971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药学论文 化学仪器分析论文

相关论文

腹部外科编辑部

论文百科2017-03-25 18:03:58

北京著名老中医

论文百科2017-03-28 09:02:50
相关学术期刊
《课外生活》 《首都医药》 《炎黄春秋》 《当代》 《语文教学通讯》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地壳构造与地壳应力》 《农村成人教育》 《辽宁体育科技》 《当代广西》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