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进入第二个十年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背景下,制约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的人才培养瓶颈日趋明显。东阳影视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展面临影视文化人才总体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双高型人才匮乏和影视文化人才的界定标准欠缺等问题。这就需要制定专门的影视文化人才政策,协同推进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持续完善留人用人机制以及试验区配套的基础设施,不断提升相关政府部门的服务水平,积极营造有利于影视文化人才集聚的软硬环境,从而为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关键词: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人才培养
金华市第六次党代会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推动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并与“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金义都市区”并列,成为推动金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重大战略之一。推动东阳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就是加快人才队伍建设。2012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批复设立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关于设立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提升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意见》提出“将试验区打造为全国影视文化专业人才高地”。目前东阳影视文化人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东阳市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是东阳市影视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现状
2004年,原国家广电总局批复设立浙江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这是全国首个集影视创作、拍摄、制作、发行、交易于一体的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旨在为入驻影视企业打造一条从剧本创作到发行交易、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孵化的完整产业链。据调研数据显示,截止到2015年10月,实验区影视文化从业人员近万人,以横店影视城和横店院线为主,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20%左右,本科以上学历占5%左右,研究生以上学历占1%左右。30岁以下占47%,30~40岁占24%,40岁以上占29%。
2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影视文化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一是从人员总体分类而言,台前演员偏多,幕后服务人员偏少。二是从专业人员工作时间而言,常驻人员少,流动人员多。三是从演员的结构而言,专业演员少,非专业演员多。四是从人员层次而言,高层次人员少,低层次人员多。2.2“双高型”影视文化人才严重匮乏一是从事影视文化产业规划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稀缺。二是后期制作与发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较为缺乏。另外,在调研过程中,很多影视文化企业反映急缺推广发行、院线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这也日益影响着东阳影视文化全产业链的发展。2.3影视文化人才尚缺乏科学的界定标准人才资本是影视文化产业的核心,由于业界缺乏科学、可行、详尽且涵盖面广的影视文化产业人才评价标准,致使在东阳工作的相当一部分影视文化专业人才未能被界定为影视文化人才或是高级影视文化人才。
3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问题的主要原因
3.1东阳影视文化产业起步晚,影响力偏弱《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明确提出要依托东阳横店影视的知名品牌,构筑浙中影视与流通文化产业带。东阳市提出“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理念已经成为金华市三大战略之一。但与一线大城市相比,东阳影视文化产业的起步较晚,产业结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对影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3.2东阳影视文化人才政策力度不大,缺乏针对性目前东阳市出台的人才政策中,还没有专门针对影视文化人才的政策,影视文化产业人才普遍存在学历偏低的现象,无法满足“国千”“省千”计划中的准入门槛,限制了东阳影视文化人才的入选,导致计划中没有影视文化专业方面的人才。东阳市政府出台的实验区优惠扶持政策中,针对人才的优惠扶持政策也仅免征个人所得税和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引进人才享受事业编制这两项,未形成完整、细致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入区影视文化企业高端影视人才的引进吸引力度不大,无法支撑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3.3东阳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影视文化人才的生活需求受立体交通条件的制约,东阳影视文化人才集聚没有北京、上海等地明显,加上住房、就学、医疗、消费娱乐场所等配套设施不健全,也导致很多高端的影视文化人才宁愿在东阳工作,而家安在北京、上海。据调研显示,95%以上的影视文化企业认为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子女入学等因素都是影响东阳市影视文化人才培育和集聚的主要因素。3.4影视文化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影视文化人才分流严重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进一步重视,不少地区都欲借助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一方经济发展,因而纷纷投资建设大规模的影视拍摄基地,并出台各项针对影视文化企业与影视文化专业技术人才的优惠政策。各影视基地为吸引影视文化企业入驻,纷纷出台税收(地方留存部分)和奖励政策,甚至引发降免税和作品高额奖励的恶性竞争,如海宁的政策是前5年奖励100%,后5年60%;天津的政策是永久奖励100%,导致各类影视文化人才分流。3.5东阳影视企业落地不生根,实验区人才集聚效应难以体现调研显示,实验区从2004年至今已拥有入区注册企业572家,其中不乏像华谊兄弟这样的上市企业,但绝大多数企业为仅有十几个人甚至是几个人的小企业。入区注册中的绝大多数企业还是“落户不落地,落地不生根”,公司注册地在东阳,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真正的业务开展都还在北京、上海等地。因此,数量众多的入驻影视企业未能带给东阳全域化发展所急需的影视专业技术人才,没能吸引影视文化人才来东阳就业。3.6政府管理部门服务不够到位,限制东阳影视文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科学管理不足,指导作用有限。试验区管委会作为东阳市政府派驻实验区的行政机构,目前还缺乏专业的影视管理和影视研究人才,存在“外行管内行”现象,难以对实验区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与管理。另一方面,办理手续繁琐,管理效率低。虽然实验区管委会作为副处级派出机构,行使相当于县级政府的影视文化产业类有关事项的审批、备案工作,但是很多省级、市级影视文化产业类审批备案事项的权限仍未下放。
4建议
4.1制定专门的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育政策由实验区管委会牵头制定《关于加强东阳影视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培育的意见》。一是建立健全专门针对东阳影视文化人才的评审机制。针对影视文化人才的特殊性,降低或取消学历、年龄等各项要求,突破人才计划准入门槛,通过评审的方式,使更多影视文化人才能享受相关的扶持政策。二是加大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奖励扶持力度。对在实验区内开设影视文化企业、工作室的影视文化人才,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给予创业启动资金和免息创业基金贷款,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三是提高对东阳影视文化人才服务水平。对列入资源数据库的影视文化人才,享受在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方面“一对一”的跟踪服务,解决其后顾之忧。4.2创新影视文化人才引进模式一是拓展融资渠道。立足东阳市实际,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组建高水平后期制作团队,创作精品,树立自身的行业地位和影响力。二是建立人才柔性引进和人才间接拥有机制。通过建立影视文化产业研究院,邀请国内影视文化产业研究权威人士作为客座教授,参与相关影视文化课题研究,配合影视文化论坛,定期形成权威报告,使东阳成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理论高地和权威数据中心。三是设立相应影视投资部门。与影视企业和艺人工作室开展合作,参股、投资影视作品项目,开展长久有效的合作,实行“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的转变,从而达到人才间接拥有的目的。4.3立足本土资源培养东阳影视文化人才一是发挥好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人才培养优势。对人才全域化培育坚持“外引”和“内培”两手抓,加强理论型和实践型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对影视学院高级人才引进的编制问题上予以政策倾斜。二是加强影视学院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改革影视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在影视文化人才培养目标,能力体系架构、课程模块和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市场深度互动,实施校企的深度合作。三是打造好“横漂”品牌。发挥演员公会的作用,在服务“横漂”中发现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对各类人才进行有侧重的培育提升,真正使“横漂”演员成长为专业人才。4.4完善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培养体制建设一是完善政策扶持措施。了解掌握同类影视产业园区的政策优惠扶持政策,针对影视产业发展现状和影视企业特点,研究出台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重点企业的开展合作对接,推动企业上新三板和浙江中小企业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二是提供创业干事平台。探索实施“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创业园”项目,在横店镇划出一片办公用房,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影视文化人才作为个人工作室,在政策、税收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扶持,在短期内形成规模并发挥集聚效应。三是建立沟通交流平台。着力将影视人才书苑和圈会所打造成为一个供东阳影视文化人才免费交流、沟通、学习、研讨的平台。4.5构建高效的试验区服务运作体系一是整合壮大影视人才管理力量。不断完善实验区党工委实体化运作体系,进一步整合市内影视文化人才资源,真正发挥管委会组织人事局作用,把市内文化人才资源集中到横店这个平台上来。二是着力解决“外行管内行”的管理难题。积极引进高端、专业、紧缺型影视管理人才,采取聘任制,实行年薪制,充分发挥其在影视产业研究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影视文化产业政策的规划研究与引导。三是优化服务功能。争取浙江省、金华市各级有利于文化企业注册登记、业务开展的相关权限下放到浙江省横店影视文化产业实验区,使企业在实验区内就能享受从立项到审片的全流程服务,以真正做到服务创新。
参考文献
[1]孔伟.高职影视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艺术百家,2012(3).
[2]胡慧源.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问题、经验与目标模式[J].学术论坛,2014(5).
[3]郑少敏,袁方兴.跨境电商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需求现状与对策研究——以金华市为例[J].海外英语,2016(3).
作者:袁方兴 郑少敏 单位: 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