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广州湿热气候环境分析
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主要有两点:第一,每年的二到四月份阴雨连绵,空气湿度相对较高,每个月仅有少数几天能见到太阳。此时,人体舒适度较差,空气潮湿,建筑底层地板遇潮湿的空气后往往形成较大水珠,房内物品经常发霉变质;第二,每年七到九月份,由于较强的太阳辐射及受台风等热带气旋的影响,往往出现高温、高湿、多雨的天气。
2广州街区形态研究
2.1研究范围分析
广州市传统民居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因此,本文主要从最能代表老广州街区特点的西关地区进行研究。在广州历史上“西关”是指荔湾旧城区,即广州市西部城门外地区,早期为河涌、沟塘之地,于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开始形成城区,至清代才成为商贸住宅繁华地区,成为岭南建筑、商业文化的代表地区之一。[3]现在的西关主要指毗邻荔湾湖,集中在龙津西路、逢源路、宝源路、多宝街与宝华街所在的区域,本文以逢源街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其东临龙津西路,南接多宝路,西邻逢源路,北靠宝源路。早期荔湾旧城区的商业聚落是在宋代的绣衣坊(下九路),到明代随着大观河的开凿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商业街圩,之后沿西濠和大观河逐步扩展为19个“甫”。至清代,荔湾纺织业发达,同时,十三行通商的对外贸易,带动了商贸、饮食、居住的兴盛,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宝华、宝源、逢源、多宝一带住宅区逐步开发,其空间肌理整齐划一,建筑形式独特(西关大屋街区(图1)、竹筒屋(图2)),荔湾逐步成为繁华的商业住宅区。
2.2街区形态分析
从图3上可以看出,街区道路基本上采用十字交叉街道系统,平等的方格网结构,整齐有序,主要街道为南北向。大小街道之间没有明显的等级关系,大街宽4~6.5m,小街宽3.5m左右;街面主要铺横向的长花岗岩条,空间尺度宜人。而为适合广州湿热的气候特征,住宅多呈狭长形,采用“小面宽、大进深”的形式,其中大多数地块为面宽4~10m,进深20~40m左右,属于中等尺度,地块面宽与进深之比介于1:4.5~7之间,大部分地块都在1:4.5左右。地块的组合方式主要有“背靠背”单面临街和“单边”双面临街两种组合形式。街道系统以东西向为主,所以建筑的平面布局主要是南北向的,有利于通风和采光。(图4)街区内以居住和商业用地为主,人均用地过于紧凑,缺少公共开敞空间,居住用地呈坊式,商业用地呈线性、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骑楼建筑“底铺上居”的建筑形式,尤其在街巷两侧表现最为明显,形成连续的商业界面,这些商住混合的建筑多为小街面长进深,非常适合广州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和沿街商业模式。体现了历史商贸繁荣对建筑的影响。
2.3地域文化对街区形态的影响
文化本质上是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及其物化表现,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所在,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的内涵所在。岭南地区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汉民族文化及海洋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的岭南文化,在地域上表现为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及创新性等文化特征。西关地区也在千年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西关文化(广府文化的分支),包括商贸文化、饮食文化、科技教育文化、娱乐文化和居住文化等内涵,具有市井性、重商性、开放性和享乐性等特征。(图5)广州商贸发达得益于文化传统中的重商性,这同当时中原传统文化的“轻商”风气有很大的不同。重商作为西关文化乃至广州文化、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继承发扬。西关文化的重商性在街区形态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商包住”的空间格局,从用地布局来看,与西关基围设街、围内开发成坊巷的发展历史及传统的街巷商贸文化特色相适应,商业用地主要以沿街分布,形成各种类型的商业街,街廓形态上主要是骑楼建筑;居住用地则主要集中在街区内部,以坊式布局为主,承担居住、仓库等混合功能,整个街区形成“商包住”的空间形态。(图6)
3广州民居形式研究
3.1平面布局形式
1)西关大屋:典型平面为“三边过”(三开间),正间以厅堂为主,从临凹入门廊——门官厅——轿厅——正厅(又称“大厅”或“神厅”)——头房(长辈房)——二厅(饭厅)——最后的二房(尾房),形成一条纵深很长的中轴线。[4]两侧的开间称为“书偏”(取书房和偏厅所在处之意),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基本上左右对称布置,书偏的旁边还隔着一条叫做“青云巷”的小巷才是邻屋。一般每座大屋面积约为400m2,整间大屋利用小院、天井、敞口厅、青云巷、天窗及满洲窗等组织穿堂风,夏日特别阴凉。偏厅或书房前常设有庭院,栽种花木异草,布置山水以供主人游玩欣赏,特大型的西关大屋还带有戏院及园林,庭园中栽种花木,筑有假山鱼池,颇为典雅清幽。(图7)2)竹筒屋:竹筒屋的平面为单开间形式,主要有厅堂、卧房、天井、厨房一字纵向排开,面宽小,进深狭长,形似竹筒,故称竹筒屋。面宽一般为4m左右,纵深一般最短为7m左右,较常见的为15m到25m,有的甚至到达35m。根据厨房、厅堂、天井、卧房的位置不同,竹筒屋平面大致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厨房和厅房布置在天井的两端,即平面呈厨房——天井——厅——卧房的形式;第二种是先到厅,再由厅、房到厨房,也可以经天井到厨房,平面呈厅——房——天井——厨房的形式;第三种是有厅到房,厨房单独设在屋外。[5]在厅房的一侧也会有狭长的通道,一般称为“冷巷”,在静风频率很高的岭南地区,往往会形成风道,达到通风的目的。在西关地区,由于用地比较紧张,相邻的竹筒屋可并联公用一部楼梯,成为并联式竹筒屋。(图8)
3.2装饰艺术
西关大屋和竹筒屋,无论在功能布局还是艺术形式上都极其考究,装修精美,做工精细,将民间传统手工艺巧妙地运用到建筑之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建筑立面用青砖石脚砌筑,色调清雅,正间上部檐口处用木雕装饰。正门入口采用“三件套”的形式,即脚门、趟栊和大门。脚门(也叫矮角吊扇门)约1.7m高,在脚门闭合的情况下,主人在屋内能看到外面的情况,而外面的人则很难看到屋内的情况;趟栊是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构成,横向开合,两根圆木之间的间隙20cm左右,可有效防止外人经趟栊进入屋内,既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又兼具有保安的作用;(图9)大门则是用红木或楠木制造,厚约8cm,坚固耐用,气宇轩昂。装饰精美,陶塑灰塑、砖雕木雕石雕、铁窗花、满洲窗等随处可见。(图10)
3.3散热通风技术
西关大屋和竹筒屋的散热通风技术处理的非常到位。根据笔者亲身体会,在炎热的夏天,屋内温度并不很高,一般屋内首层温度在30℃左右,天井、冷巷给人的感觉是阴凉,而厅屋内给人的感觉则是不热。之所以能有这样的舒适的感觉,除满洲窗、趟栊门、门廊、凹门、脚门等建筑构件具有通风遮阳的效果外,主要得益于西关大屋、竹筒屋独特的天井和冷巷,这二者是取得良好的通风散热效果的两大法宝。1)天井:顾名思义,就是四周有屋面或围墙围合而成的纵深很高的竖向空间,在南方民居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西关大屋还是竹筒屋,往往都有两个以上的天井,部分进深较短的房屋往往是前庭院后天井的形式,庭院同样具有通风的功能。以西关大屋为例,一般在房屋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门官厅、前天井、后天井四个主要通风系统,而大门、门官厅是主要的进风口,同时两侧窗户作为辅助的进风口,各股风流汇合后送入前天井,流动过程中风速逐渐加强,同时通过前天井也会进入一股风流,再次汇合加强后,流向后天井;同时,和两侧的冷巷风道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风系统,最后风流从后天井流出,在静风频率很高的岭南地区,极大地加强了室内空气流动,起到散热通风的良好效果。2)冷巷,也叫青云巷:“冷巷”的意思就是“凉的巷”。广州话的“冷”,是相对“热”而言,就是空气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高、有微风的巷道。[6]冷巷的主要作用就是风道,兼具有采光、换气、排水、防火及清理粪便等功能。不管是西关大屋还是竹筒屋,冷巷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且一般都与天井相连通。以竹筒屋为例,冷巷至少连接两个天井,甚至更多,对于并联式竹筒屋往往是两侧各有一条冷巷,通风效果更佳;而西关大屋两侧的冷巷,一般称“青云巷”,取“平布青云”之意,青云巷的入口处常做成小门楼,当青云巷较长时,则在中段加设门洞分隔。[7]厅堂、天井、冷巷这三者共同组成了广州民居的通风系统,缺一不可,在广州湿热的气候条件下,正是通过天井、冷巷增强室内空气的流动性,使在炎热的夏天,室内温度不至于过高,营造舒适的阴凉感觉。
4结语
西关大屋、竹筒屋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是广州在国际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再地方化的有力见证;是广州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一张名片;是广州旧城城市形态的物质载体,承载了老广州人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但其保护更新工作不到位,城市的特色正在淡化甚至消失,西关大屋、竹筒屋作为广州市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更新工作至关重要,其保护应该是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不仅要保护有形的物质形态,更要保护原住居民的居住方式和生活习俗,要允许并鼓励原住居民参照历史文脉和周边环境来复制自己使用建筑的行为,使历史建筑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增加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吸引原住居民,原汁原味地保留西关大屋、竹筒屋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作者:王文棋 拜盖宇 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助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