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阐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探讨发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以开拓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关键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作用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1997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1]那么,到底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呢?邓小平同志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确切的论述:“什么叫解放思想?我们讲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解放思想决不能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的轨道,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2]邓小平同志还多次指出:“解放思想,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关于“实事求是”,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3]而后,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系统地阐述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即“‘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思想内涵丰富、理论形态完备的有机统一体。两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首先,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内在统一的。一方面,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我们都知道,任何认识和理论都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对客观存在的对象的能动的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的实践活动也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人们的认识、理论甚至思想也必须随之变化、发展,这样才能使主观同客观相适应。否则,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只会使主观思想脱离客观实际,最后也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另一方面,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方向。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规律是客观的,它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内在规律的。因而我们必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在实事求是中,去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而不是脱离具体实际、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去主观臆想。即“不解放思想,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离开实事求是,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5]其次,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又是相互区别的。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两者的着眼点上。解放思想的对象是作为主体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它所注重的是发挥人的积极能动性,强调发挥主体的作用;实事求是则着眼于作为客体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侧重的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把握。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哲学基础,作为我党思想路线的本质与核心内容,不仅是我们党形成、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思想保障。牢记这一根本要求,把握这一精髓,领会这一本质,我们党才能永葆蓬勃生机与活力,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从而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崭新局面。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指导作用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内容丰富、影响深远的概念体系,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诸方面。它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与历程一样,并非一帆风顺的。在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历经种种挫折与险阻,克服重重困难与诱惑,坚持不懈,积极探索和实践,虽然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1958年,在“左”倾思想的错误引导下,“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应运而生。一时间,人民急功近利,“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大跃进”运动呼之欲出,便由此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同年8月,毛泽东同志在视察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人民公社时,又发出“人民公社好”的号召。随后,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紧接着,“人民公社化”的风暴骤起,两三个月内,便在全国实现了公社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当时的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严重困难,并被认为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邓小平曾这样评价到:“1958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6]究其原因在于“左”倾错误致使我们丢掉了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地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其中的改革正是从中国农村开始拉开帷幕的。同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敢为人先,勇于作第一个“吃螃蟹”的,率先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中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而且为接下来的全面的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1984年6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曾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所以,我们首先在农村实行搞活经济和开放政策,调动了全国百分之八十的人口的积极性。”[7]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挑战与机遇,审时度势,并没有畏手畏脚,停滞不前,他们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更加全面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同时,认识又依赖于实践,并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作为邓小平理论精髓和我党思想路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客观实际中抽取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被反复证明过的、系统化的真理性认识。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探究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理清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系,有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并做的更好。
1、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以开拓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何一个政党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政党事业发展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一部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我们年轻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亦不例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在建设、改革中所取得的每一次发展与进步,都离不开对解放思想的坚持。2007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讲话曾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同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以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事业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新世纪,新时期,我们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应当也必须继续坚持并贯彻落实好解放思想这一伟大法宝。时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大地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把祖国大地建设的无比美好,随着许多新农村建设改造工作的完成,农村的面貌又在发生着新一轮的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这与我们党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仍然存在很多因素,如劳力缺失、重工轻农,特别是观念落后等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基础和必要前提。这里的解放思想,不仅包括解放农民群众自身的思想,还包括解放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解放农民群众自身的思想,就是不断打破束缚农民手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将农村市场放开、搞活,为农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发挥其自身的创造性,实现思想由“政府为我建新村”向“我为自己建新村”的转变和跨越,最后达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归根结底是农民的新农村。农民是这一新农村的主人,是这一新农村发展的主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所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等等,积极引导他们解放思想,树立市场经济、自立自强以及共同致富等观念,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使其自主开展并主导新农村建设。解放乡镇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则是指广大基层驻村干部,要在党和国家的统一领导与号召下,明确职责、分工和定位,建立和健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协调机制,相互配合协作,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投身到社会主新农村建设中。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理论联系实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事求是,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当下,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也要坚持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求我们必须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去观察、分析问题,明确农村发展的方向,认清农村发展的道路,确定农村的发展模式,把广大农民真正所需以及他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设施、生活设施、增收等)与党和国家的各项任务、要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发展要求。有着“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吴仁宝老书记曾经这样讲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说来说去,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大难化小难,小难变不难,一切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而所谓的因地制宜,则是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未知的、全新的探索,就如同我们六十多年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一样,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要困难的多得多,毕竟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农村众多,而村与村之间更是千差万别,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模式和道路可以借鉴和参考,因而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合理分析,考虑每个村的不同发展情况,不盲目跟从,不搞“一刀切”,走出一条适合各村自己的道路。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和系统的工程。我们需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以科学的态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实际诉求出发,贴近群众,深入基层,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时时刻刻心系群众,从真正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心态出发,最终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田纪云.回顾中国农村改革历程.2004.6.25.
[2]王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新农村,2007.1.18.
[3]李振华.弘扬延安精神建设好新农村.2011.10.31.
作者:杨雷 单位:嘉兴学院南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