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建立全员全过程参与项目合同管理的工作意识
项目管理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分解和落实承包合同各项管理指标要求。参与项目的全员,就是在全过程实践承包合同,要有意识地统筹自己从事的工作与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要求和进度,并及时采取措施纠偏。
2.建立项目合同管理责任机制确保项目合同责任落实
项目执行单位是项目合同的责任主体,负责对项目合同做出总体安排,并依照立项、选商、申报、签订、履行的管理流程具体推动具体合同的办理流程。突出项目执行单位的合同主体责任,并区分于管理部门和审查部门的职责,有利于真实地反应合同管理的关键控制点,确保合同的基础质量和履行效果。
3.制定项目合同总体规划指导项目合同管理有序推进
项目合同总体规划是一个囊括了工程目标任务分解、合同内容、要求、进度及相关配套流程要素及进度要求的综合性安排。它涵盖对各类拟外委的工程量、采购量、人员需求量的预估,标包的划分、选商方式、选商进度、预算金额、合同申报、签订等等工作的安排。在项目合同总体规划下,依照既定的时间节点和规划方案进行合同项目的动态管理,具体落合同管理要求以及项目目标。项目合同总体规划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应当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及时地进行系统性的修订和调整。项目结束时,应当就项目合同管理情况与项目合同总体规划进行对比分析,对相关经验值进行修订;同时,还应结合项目合同总体效益评估,对项目合同总体规划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等进行评价,以期形成更好的合同管理经验总结,提升项目合同管理工作。
4.强化对项目合同立项和选商的管控
将合同管理的着力点向前延伸至合同立项报批、选商谈判阶段,通过强化基础工作质量来确保合同管理工作质量。首先,对合同项目的可行性、经济性、必要性进行审查,避免无效或不经济的投资或者成本、管理费用支出。其次,应当严格选商环节各项管理要求的落实,做好资质审核和综合评价工作,选出质优、价优的服务商、供货商,并且对双方权利义务、违约情形及责任等做出充分的谈判和记录;再次,应当加强项目前期对图纸、现场的审查和踏勘工作。基于建设项目的复杂性及其对地理、气候等自然因素依赖等特点,项目合同的立项和选商工作都必须建立在对项目现场的充分踏勘和设计的基本认识上。
5.依靠信息管理平台完成高效的合同审查工作
基于权责利对等和有效管理幅度的原则,合同审查部门是合同审查的责任主体。通过制度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合同管理、审查中的职责以及履职时限,便于高效、优质地完成合同的审查工作。
6.加强项目合同的履行监管
重签订,轻履行往往会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合同认识不够,履行不当,项目盈利空间被挤占甚至亏损,合同履行过程中易发生纠纷和违约。因此,加强项目合同的履行监控是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合同履行及变更管理上,我们应当明确:首先,构建怎样的工程签证程序要求以及合同变更管理制度、流程从根本上关系着建设合同的管理效果;其次,我们需要谨记“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预先能否合理预料到”的原则,坚持以原合同已经确定的合同权利义务格局为监管和认定基础;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利用主合同与分包合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关联性,做好风险的转移和分散。建筑施工企业,以项目管理为重要管理方式。在项目管理的诸多管理职能中,合同管理又因其承载的丰富的权利义务体系、明确的工期、成本、质量和安全目标而成为连接各项管理职能的重要纽带,是建设工程管理的“主动脉”。因此,合同管理工作必须放在项目管理的大环境下来开展,才能实现合同管理与项目管理的协同发展。
作者:游贵伦 单位: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