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城市休闲文化及其结构体系
城市休闲文化并非一个简单混合体,而是一个有机综合体,构成了城市休闲文化结构体系。①从要素结构看,城市休闲文化不仅包含市民的休闲理念、休闲规范(政策法规、伦理道德、习惯风俗)、休闲行为等非物质性因素,而且包括休闲设施设备、休闲环境氛围、休闲活动项目等物质性因素,构成了一个从理念到规范到行为方式再到实体物质层面的结构体系。其中以市民休闲方式、休闲习俗最能体现一个城市的休闲文化特色,如广州的“早茶夜市”。②从空间场所看,城市休闲文化主要由家庭、社区、市区、郊野等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休闲文化活动空间。其中家庭构成私人空间,社区构成基本空间,市区构成社会空间、郊野构成旅游空间,广播、电视、网络等构成虚拟空间。③从供给主体看,城市休闲文化不仅有私人提供的,而且有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服务组织提供的,从而形成免费的公共性、成本价的准公共性、市场价的私人性休闲文化产品,为不同收入阶层的市民提供休闲文化消费服务。④从层次结构看,城市休闲文化既有高雅的,也有大众的,前者如高雅艺术文化,后者如大众流行文化;既有儿童、青少年的休闲文化,也有中老年的休闲文化。一般会依据年龄结构、兴趣爱好、职业地位等标准形成不同层次的休闲文化圈,具有稳定的休闲组织与休闲场所。⑤从表现形式看,城市休闲文化既有虚拟的空间,也有真实的空间,其中电视、广播、网络、书籍、杂志、报刊等属于虚拟的公共休闲文化空间,公园、绿地、广场、休闲街、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美术馆、会展中心等属于真实的公共休闲文化空间。⑥从类型结构看,休闲文化活动主要包括体育运动、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机械游乐、户外游憩,以及思维、创作、饮食、吧馆、购物、教育、旅游、游戏、广告等休闲形式,构成形形色色的休闲文化活动类型,渗透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随着休闲时代来临,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休闲化改造,从而将工作、生活与休闲有机融为一体,如休闲农业、休闲工业、休闲商业等。⑦从性质特征看,城市休闲文化可分成积极与消极休闲文化,前者如体育运动、文化娱乐、保健活动,志在追求身心之健康;后者如黄、赌、毒,意在寻求一时之刺激。
二、城市休闲化对城市化转型升级的影响
(一)从传统城市化到新型城市化
人是群居动物,人类群居的基本形态——聚落无外乎乡村(Village,Countryside)和城市(city)两大类型而已,前者与传统农业社会关联,后者与现代工商社会关联。作为脱胎于乡村村落的城市聚落形态,历史上尽管与城邦中心、军事防御、商业贸易存在一定联系,但主要是近现代产业革命、工商业发展的产物,并大致沿着“乡村村落→乡村集市(ruralmarket)→城镇(town)→城市(city)→都市(metropolis)”路径演进。可见,以非农人口聚居为标志的城市化(urbanization)演进历程需要跨越三个阶段,即初期的“(乡村村落、集市)城镇化”(urbanizationontownlevel)、中期的“(城镇)城市化”(urbanizationoncitylevel)和后期的“(城市)都市化”(urbanizationonagglomerationlevel)阶段,是为广义的城市化,其中“(城镇)城市化”属于狭义城市化。[3]而就人口、产业发展的效率和质量而论,农村化不如乡镇化,乡镇化不如城镇化,城镇化不如城市化,城市化不如都市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村落都需要集市化,每个集市都需要城镇化,每个城镇都需要城市化,每个城市都需要都市化,这与区位、资源环境、产业等基本条件的支撑密不可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经历了工业城市化阶段(18世纪中叶-1950年代)后,到195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52.1%,标志着城市型社会的到来。随后,在大众旅游、大众休闲推动下,进入郊区城市化或逆城市化(1950年代-1990年代),以及中心城区复兴或再城市化阶段(1990年代后-),城市化才逐步走向成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从政策支持小城镇发展到重点发展大城市再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路径,城镇人口比重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1年的51.3%(约6.91亿人),标志我国城市型社会到来。可见,我国目前总体上(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正处在加速城市化阶段,当然也是“城市病”多发阶段,同时还是大众旅游、大众休闲兴起阶段,故城市化转型升级即新型城市化被提上日程。新型城市化是相对于传统城市化而言的。如前所述,传统城市化主要是指先行工业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模式,即西方发达国家在第一次、二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利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的牵引,自发地经过200多年的历程完成城市化,一直到二战以后才开始注意科学规划的城市化,出现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再城市化(中心城市化)发展,自发性、市场性、小城镇、无目标、成本高、代价大和时间长是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历程的基本特征。作为后发城市化国家,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工业化的推动下,城市化加速发展,也出现了系列“城市病”问题,特别是大城市,如人口流动、住房拥挤、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公共设施不足、公共服务不均、休闲空间缺失等。同时,在政府政绩和利益的追逐下,许多地方盲目推行“地改市”、“县改市”、“乡改镇”体制,用行政办法将郊区划入市区,乃至将一些市辖县整体改为市辖区,把大批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形成“概念性市区”,出现“概念城市化”问题;更在土地财政的支配下,大力发展房地产,形成房地产空置,出现“土地城市化”问题;并在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城乡二元人为分割,出现无城市户籍的“农民工”流动居民问题,等等。我国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在城市化中要避免像发达国家那样在城市化水平达到70%-80%以后才着手结构转换,需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以及旅游休闲消费机遇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即兼顾主要强调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空间转移的人口转移型城市化和主要强调社会经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的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实现包括产业非农化、人口城市化、社会现代化在内的“三合一”[4]城市化目标。目前,有关新型城市化主要存在三种观点,即:新型城市化是体现为生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五位一体”的城市化,集约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城市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新型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转移,在继续推进人口转移型城市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结构转换型城市化;城市化应当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城市化①。实际上,与传统“城市化”有所不同,“新型城市化”不仅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大,而且要在人居环境、产业支撑、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生活方式、人口素质、公共治理等各方面都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无疑,新型城市化是以“宜闲宜游”、“宜业宜商”、“宜居乐居”城市为目标的城市化;是基于生态、产业、文化、游憩、自治“五位一体”的城市化;是城乡一体,并以中、小城市为基础,大中小城市、重点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城市化。
(二)城市化中城市休闲、城市旅游演变
城市休闲与生俱来。从城市最早的军事防御和市场交易功能来看,其实在“市”中就已产生了休闲娱乐功能,如宗教节庆、纪念集会,以及像杂耍、棋艺、歌舞等民间娱乐活动。这是古代城市的市井休闲发展。随着工业城市化发展,城市休闲游憩作为劳动力再生产与市民身心放松的方式日益受到重视,公园、广场、吧馆等休闲游憩空间成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雅典宪章》提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功能,首次将“游憩”列入城市主要的功能(愈晟,2003)。这是工业城市化阶段的功能性休闲发展。随着战后大众旅游、大众休闲兴起,在西方工业城市化后的逆城市化(郊区城市化)和再城市化(中心城市化)阶段,“宜闲宜游”、“宜业宜商”、“宜居乐居”城市建设被提上日程,城市郊区的户外游憩、中心城区的休闲娱乐得到发展。这是战后城市化转型升级阶段的休闲性城市游憩、城市旅游发展,亦如当下中国之新型城市化。可见,从城市化历史看,大众旅游、大众休闲对城市化转型升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城市休闲发展带动了城市旅游发展,使城市不仅扮演着客源地角色,而且扮演着集散地、目的地角色,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基础平台。城市旅游特别是城市休闲旅游主要是二战后大众旅游兴起的产物。古代城市旅游主要局限于帝王巡游、官吏宦游、买卖商游、僧侣云游以及文人求知游等方面;工业城市化以来,城市以商务游为主,“城市病”使市民逃离城市、回归自然需求增强,城市主要担负旅游客源地角色;二战后,由于城市休闲游憩系统日益完善,也为游客提供了体验空间,城市休闲旅游如城区观光、郊区度假、文化体验等得到发展,城市不仅是客源地,也成为区域重要的旅游集散地、目的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旅游迅速兴起,但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商务、探亲、观光旅游为主,90年代后休闲娱乐迅速发展,未来城市将依托城市人力资本,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创意体验旅游将成为新趋势。
(三)城市休闲化与新型城市化的关系
“以人为本”的新型城市化需要将市民游憩休闲、游客旅游休闲需求纳入一体化发展统筹,从建设“宜闲宜游”城市开始,达到“宜业宜商”城市,进而“宜居乐居”城市目标。可见,城市休闲化与新型城市化既是一种包含关系,也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城市休闲化作为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容,推动新型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新型城市化作为城市休闲化的基础平台,促进城市休闲化发展。城市休闲化以城市休闲游憩系统、休闲旅游系统发展完善为目标,将休闲游憩、休闲旅游功能融入城市建设的各个空间,如居住、生产、交通功能区中,形成“处处都是旅游休闲环境”的城市特色。在新型城市化中,多中心的人口集聚,新型环保、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智慧城市建设,自然生态保护和人工生态营造,公民素质提升,以及公共治理展开等,都为城市休闲化或“休闲旅游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平台。
(四)城市休闲化提升城市竞争力
正如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来自其硬性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来自其柔性的企业文化一样;同样,一个城市竞争力一方面来自其硬性的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来自其柔性的城市文化,特别是城市休闲文化。城市休闲文化建设体现了“休闲时代”的城市发展趋势,一方面为城市休闲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品牌、旅游品牌效应延伸提供了平台,有利于城市硬实力提升;另一方面为市民创造一个适宜工作与生活的城市家园,一个劳动与休闲获得平衡的宽松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方向,进而促进市民安居乐业,吸引人才落巢创业、商人投资兴业、旅游者休闲旺业,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根基,提升城市软实力。城市休闲文化建设远不止于创造休闲吸引物、休闲环境,更重要的还在于创造了一种工作文化之外的休闲文化,特别是一种休闲理念、休闲方式。实践证明,积极健康的市民休闲文化生活,不仅可以促进身心平衡、社会和谐,而且能够促进沟通交流、学习思考,进而促进工作创新、生活创意,提升个人、组织与社会的竞争力。例如:“比起日美德或几乎其他任何地方,北欧五国人每年工作时间要少很多,每个人职业生涯期限也短一些。不过,北欧国家状况相当不错:芬兰、丹麦和瑞典进入了全球竞争力排行榜前5名,落在后面的挪威和冰岛也在前15名内。‘新教工作伦理’如何有助于解释北欧国家的成功呢?答案是北欧国民对待工作与休闲同样认真。他们认为在生活与工作中获得良好平衡如同过去勤劳工作一样重要。如今,良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被视为上帝选民的标志。换句话说,‘新教工作伦理’已由‘新教休闲伦理’来做补充”[5]。可见,在后工业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休闲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即:城市经济发展→市民休闲需求→休闲文化建设→休闲产业、创意产业、旅游产业发展→城市产业升级→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经济发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局面。
三、城市休闲文化的规划、建设与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居民消费的休闲转型,休闲正成为我国新的社会变革引擎,将促使环境、政治、经济、社会、科技与文化趋向休闲化发展,城市文化亦然。面对城市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休闲消费需求与城市休闲发展趋势,在新型城市化中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文化化”,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市民休闲生活和游客旅游体验应该成为市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向。
(一)开展休闲行业与游憩空间的发展规划
休闲城市建设实质上就是城市休闲文化建设,首先需要面向市民的休闲发展规划,而不仅局限于面向旅游者的旅游发展规划。城市休闲发展规划是城市休闲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指导大纲,需要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以休闲行业与游憩空间发展现状和目标为基础,形成休闲发展规划,融入城市有关规划(如城乡规划、土地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旅游规划),促进城市有关规划与休闲发展规划的互动融合。其中:1.注意休闲行业规划。从结构看,休闲行业主要包括休闲农业(休闲第一产业)、休闲工业(休闲第二产业)、休闲服务业(休闲第三产业);从性质看,休闲行业包括休闲事业与休闲产业。故休闲行业规划不仅需要清晰休闲行业边界,促进新兴休闲行业发展,以及传统行业的休闲化发展(如休闲农业、休闲工业、休闲商业、休闲房地产);而且需要分清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社会行为,在保证市民享受基本公共休闲产品的前提下,促进休闲的产业化发展,丰富休闲文化产品,推动城市产业升级,达到通过发展休闲事业促进休闲产业,从而推动城市休闲文化建设目的。2.注意“游憩空间”规划。“游憩空间”②源于18世纪的杂志社、咖啡馆和音乐室中,之后持续发展到19世纪的城市公园、运动场中,到20世纪初作为城市休闲娱乐空间已成为城市规划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20世纪60、70年代后,“游憩空间”规划设计与模式表现的多样性,成为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关怀、休闲文化的条件之一。城市“游憩空间”布局需要围绕城市的遗产、山地、森林、绿地、河流、湖泊、湿地、农业等休闲资源环境,以及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设施,乃至产业、居住区域,形成公共休闲区,保护城市休闲资源及其环境,防止私人性侵占。其中理想城市“游憩空间”布局一般呈梯级与发散结构状,即形成从城市中心(市级商业与公共休闲中心)、区中心(区级商业与公共休闲中心)到居住区(社区休闲)再到家庭(家庭休闲)的梯级层次,从城市休闲区到城郊户外游憩区再到“环城游憩带”的发散结构,将市区、郊区囊括其中统筹规划。在当下新型城市化中需要针对市民对社区、城区、郊区休闲的渴望,通过统筹规划布局、各方投资建设,以解决“游憩空间”数量不足与分布不均及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注意休闲项目策划,通过融入科技与文化因素,创意出融合时代特色与本土风格的休闲娱乐项目或游憩空间场所,以促进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建设“休闲城市”。
(二)促进休闲项目的投资建设
休闲项目种类主要涉及旅游、文化③、娱乐、体育、保健等几大方面,其中需要政府财政投资的基础性休闲项目主要涉及公园、公共娱乐区域、公共休闲设施,特殊休闲服务,休闲技能教育,社区休闲活动,节日庆典活动,体育文化项目,严肃文化项目等,以面向普通大众,特别是弱势群体为导向;可以商业组织投资的产业化项目包括休闲购物场所、休闲餐饮服务,大众休闲场所,主题娱乐公园,野营地、旅店和度假村,田地与房产,本土文化的商业组织,娱乐产品与专业服务,大众传播媒介,博彩业,艺术等,主要以市场为目标,实行产业化运作;此外,以捐赠、会费、财政支助等方式获得资金来源的社会服务组织(非营利组织)也可以为了满足某些特定人群(如兴趣组织、社区组织)的休闲需要而投资某些休闲项目,属于一种社会公益行为,为政府公共行为的有益补充。休闲项目、休闲组织、休闲设施、休闲环境等为城市休闲文化的物质载体,促进政府、商业组织、非营利组织对休闲项目的投资建设是塑造城市休闲文化景观的有效途径。一方面需要明确休闲项目的投资主体,政府投资基础项目、商业组织面向市场、社会服务组织形成补充,休闲产业与休闲事业并进,以事业化促进产业化、社会化。例如,广州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海珠湖湿地公园建设,就带动了周边休闲产业,特别是餐饮业、娱乐业、购物业、休闲房地产的发展。另一方面,需要明确休闲项目的服务对象,无论是事业化、产业化,还是社会化的休闲项目,都要清楚目标市场,避免设施闲置、资源浪费。
(三)完善休闲政策与休闲制度
城市休闲政策与制度建设既要建立健全,又要公正公开执行,以保证市民的休闲权益,规范企业的休闲经营。1.在休闲消费引导上,奢华的北美休闲模式和休闲文化需要重新调整,提倡工作与休闲、享乐与禁欲之间的平衡,形成科学、文明、理性的休闲消费模式。2.在休闲时间保障上,要完善并落实“带薪休假”制度,确保国家法定假日、传统节假日以及天8小时与周40或44小时工作制。因为“如果没有夜生活和周末,娱乐业就会崩溃;如果没有带薪休假,旅游业就会衰落。实际上,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使得工业资本主义走向成熟”。[6]同样,将是休闲,而不是劳动促使城市走向理性成熟、健康和谐。3.在休闲用地保障上,城市规划要避免过度商业开发,将城市文化遗址遗迹地、河岸海滨、湖泊湿地、山地林地,以及文化、体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周围划为公共休闲用地,并以政策法规明文规定,以保证最基本的公共休闲用地。4.在休闲事业政策上,政府确保一定财政支出,并鼓励社会捐助重点抓高雅文化设施、基础休闲设施、大众休闲场所建设,形成免费或成本价的公共休闲产品;通过公助、共助、自助形式,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保障系统,保障国民休闲权益和需要的实现,特别是保证第一人生(工作前)和第三人生(退休后)的福利,以及弱势群体(小孩、老人、残疾人)的休闲权益。5.在休闲产业政策上,在确保市民基础性的公共休闲福利后,积极推动休闲产业化、社会化发展,形成休闲产品的多元供给。6.在休闲娱乐管理上,注意运营安全、社会治安、危机公关管理,特别是理性规范色情业、博彩业,坚决杜绝黄、赌、毒“地下经济”,引导健康休闲消费。
(四)强化休闲宣传与休闲教育
休闲文化规范建构还离不开休闲宣传教育,促进休闲启蒙,引导休闲发展。在现代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受到传媒,特别是大众传媒影响。阅读大众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休闲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引导休闲行为、建构休闲规范的方式,从而促使传媒工作者思考承担休闲文化规范建构的责任——是传播享乐主义、禁欲主义,还是工作与休闲的平衡观念?倡导高雅休闲,还是庸俗休闲?大众传媒的一言一图一像都可能对受众休闲理念、休闲行为产生影响,尤其是非理性的青少年。同时,健康生活还离不开旨在培训休闲技巧、培养休闲态度的休闲教育——包括重在培养积极的休闲态度、基本的休闲技能的家庭休闲教育,重在构建健康的休闲伦理、发展个性的休闲爱好、形成自由的休闲创造的学校休闲教育,重在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终生教育平台的社会休闲教育。在城市休闲文化规范的建构中,需要借助传媒宣传与休闲教育,促进城市文化的休闲化发展。其中:一要融入主流文化价值,如劳逸平衡理念、兴趣爱好取向、科学休闲政策、远离黄赌毒法规,发展积极健康、科学合理、严肃活泼的休闲。二要融入地方文化精神,至少在城市公共场所,少些广告功利,多些城市文化底蕴,让市民、外来旅客在本土文化休闲中产生亲切感,形成认同感。三要融入高雅文化品位。高雅文化创造了一种动人心灵的休闲方式,属于一种严肃、品位与理性的休闲,可以促进城市文化品位提升。四要融入大众文化方式。大众文化创造了一种娱人耳目的休闲方式,如卡拉OK、大众传媒等。
四、结论
随着传统城市化中“城市病”出现,以及大众旅游、大众休闲兴起,城市化转型升级即新型城市化被提上日程,城市休闲文化发展迎来机遇。城市休闲化对城市化转型升级具有积极影响。从西方城市化历史看,无疑战后大众旅游、大众休闲推动了城市化转型升级;从城市休闲化与新型城市化关系看,无疑城市休闲化与新型城市化既是一种包含关系,也是一种互动关系;从城市休闲在城市化中作用看,无疑城市休闲化既提升了城市硬实力,也提升了城市软实力,增强了城市竞争力。因此,在新型城市化中促进“城市文化休闲化、城市休闲文化化”,提升城市品位,丰富市民休闲生活和游客旅游体验应该成为市政府对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基本方向,以创造“宜闲宜游”、“宜业宜商”、“宜居乐居”休闲城市。
作者:刘少和 窦梦云 单位: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广东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
相关专题:钟灵毓秀 北京赛车pk10冠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