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接触得最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把握得比较准确,我们平时的教学常规工作,如备课、作业等,其中无不蕴涵把握学生原始经验的机会.就以最有用的改作业为例,新教师一般只是判断学生的对错;有经验的老师一般还需要弄清学生错误的原因(当然只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去分析);而真正厉害的数学教师,一定是从学生的学习心理角度去进行分析,看学生出错的心理原因(知识掌握角度的错误也在心理原因之列).笔者虽然不是厉害的老师,但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记得在“面积”知识的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在解一道题目时出错较多.这道题是:一个长方形的小花园长8米,改造之后长度增加了3米,而面积增大了18平方米.问原来小花园的面积是多大?为什么那么多学生无法顺利解决本题?根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非常熟悉,问题在于,学生原有的经验不足以解决新问题的情形.事实上,通过分析本题的解题思路、研究学生思维过程中出现的困境,我们会发现学生出错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还不够,对面积概念的理解也不够,对于这种动态变化导致的面积变化理解同样不够.所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学生的原始经验,是成本最低、效果较好的一条途径.
2.根据学生的反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有一些东西表露出来,如课堂上学生听课时的表情;黑板上板演或在草稿纸上写下解题过程时,写了什么,擦了什么,又改成了什么……注意观察这些细节,有助于我们把握学生内心的动态,从而看出他们有哪些有用的原始经验,有哪些会起负面作用的原始经验.比如,有一次,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76÷3”的竖式演算过程时,顺利地写出了376,随后写出了3,接着迟疑片刻,又将2擦除了……根据这个细节,我判断这个孩子对于除式理解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最起码其肯定不知道应该先算7÷3,而非6÷3.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起来非常低级的错误呢?通过交流我才知道,他也知道老师在课堂上讲了相关的要求,但到了具体计算的时候,看到6÷3的结果是个整数,觉得还是这样算比较好,于是就写了“2”,但后来看看又不好弄了,就把2擦了.知道了学生的这一思维过程,笔者判断是其“哪个更好算就先算哪个”的原始认识影响了他对除法的理解,于是后面的问题矫正也就能对症下药了.
3.对他人经验的借鉴
以上两点其实都是基于教师的直接经验,而小学生有哪些共同的思维特点,每个学生又会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不弄清这些问题,真正的因材施教就难以发生.而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我们要教那么多学生,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直接经验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就需要借助间接经验来充实自己的经验系统———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正是在扩充自己原始经验的范围.很多小学数学教学杂志和书籍上都有类似的描述,读懂它们,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始经验的恰当运用研究在对原始经验是如何影响学生小数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认识.除了上面已经阐述过的之外,还有一点不得不提,那就是学生原始经验中影响数学知识学习的那些内容,一般只能采用隐性的矫正方式,千万不能跟学生说类似于“你脑子里怎么那么多没用的东西”之类的话,这样的意识强调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让他们丧失学习的信心与动机.一旦这种错误意识得到教师语言的强化,学生就会产生“原来我头脑里都是错误的东西”的错误认识,这对包括小学数学学习在内的所有学科的学习,都是贻害无穷的.
综上所述,学生的原始经验对小学数学学习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掌握学生有哪些原始经验,并利用其中积极的部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对于其中消极的部分要进行回避或矫正.在利用与矫正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学策略,经验的利用与矫正可分别采用显性和隐性的方式,这样可以通过表扬让学生更多地积累原始经验素材,而通过隐性矫正可让学生在学习中少走弯路,且不影响学习自信.
作者:吴连红 单位:江苏如皋市实验小学
相关专题:评职称文章发表 工商管理就业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