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刍议中医药防病与健康教育活动 - 历史学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刍议中医药防病与健康教育活动

时间:2017-02-08 13:16:14 来源:论文投稿

1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精髓和社会实践

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医学逐步形成了“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历代医家对于“治未病”的思想和内容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在他们的著作中随处可以见到“治未病”的理论及其应用。炎帝在创造农耕文明的同时也尝百草治病防病,造就了中华民族以素食为主的传统饮食文化,所以自古代以来就有“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而治百病”之说;同样《黄帝内经》把养生划分为饮食、起居、运动、精神4个方面;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安身之本,必资于食”的养生理论;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强调“饮食者,人之命脉也”;当前,甘肃省中药材产量在全国领先,而甘肃历史上也是中医人才辈出。伏羲创八卦、神农尝百草、岐伯问道、敦煌医学、皇甫行针和武威汉简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治未病”有着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能起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作用,能强身健体、提高大众平均期望寿命、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同时为国家节省大量的医疗资源。博大精深的传统医学推动了五千年的文明史,至今仍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2现代健康教育的防病理念和活动成效

全球60%的死亡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造成的[4-6]。而健康教育正是通过传播、教育、干预等手段,以帮助个体和群体改变不健康行为和建立健康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健康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及其过程。健康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卫生宣传,每一项活动都要设计方案,包括考虑目标人群、表达的核心信息、达到的预期效果,最主要的是一切活动围绕如何有效提高目标人群知识知晓率和建立巩固健康生活方式为核心,特别是对活动的方式、效果有其科学的评价指标。健康教育是卫生防病关口前移的最佳措施,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有力措施。近年来,随着新医改逐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健康教育项目的实施,甘肃省通过“健康教育进家庭”“健康教育‘十个一’工程”以及“健康教育巡讲”等方式不断深入推进各项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尤其重视中医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比如对健康巡讲工作的要求:中医药养生讲座次数不应少于总巡讲次数的50%[7]。通过近年来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我省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正在不断提高。健康教育工作在维护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降低社会医疗成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中医防病思想符合新形势下的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有着许多契合之处。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和化学药物毒副作用等问题的困扰,而传统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以及以患者为主体的预防与治疗思路为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为了全面推进中医药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关于支持甘肃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同时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建设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点示范省协议》;在新医改中,甘肃省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扶持力度,并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办法(试行)》。省政府要求在基层医改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推广中医药特色进基层,用中医药手段实现甘肃基层医改目标。甘肃省卫生厅借新医改的东风,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甘肃医改的特色和亮点来抓,特别是把中医药养生保健与健康教育巡讲紧密结合起来,在社区、机关、学校、农村普及传统养生保健知识,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套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于一体的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正在甘肃形成,并向全国推广。

4健康教育为中医防病提供了有效的传播载体

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中孕育出的智慧结晶。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以及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融,用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或用现代知识去解读传统中医文化中诸如“阴阳”“气血”“虚实”等概念,使得包括“治未病”在内的中医理论的推广遇到了瓶颈,而健康教育的基本手段就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传播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没有传播活动健康教育就无法进行。因此,健康教育工作者和中医专业人员的联手合作,将中医“治未病”思想精髓融入到健康教育传播策略中,以中医学的整体观为核心,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以及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根据“未病”所在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不同形态时期,制定相关的健康教育计划,使健康教育指导计划充分体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将传统中医“治未病”的理念通过科学、有效的传播技巧、普及教育和行为干预,达到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这对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模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方面,特别是在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灾害的伤员救治和灾后防疫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灾后防疫和心理干预方面,灾区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宣传中医药防病知识,发放中药制剂预防腹泻、抑郁等疾病,并对灾区流行传染病的控制起到关键作用[8-9]。健康教育专家研究传播形式、设计活动方案,中医药学专家提供科学的内容,两者结合,方法简单,操作性强,而效果又非常显著。

作者:钱国宏 文建强 王玉 康国荣 郑访江 鲁培俊 单位: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甘肃省健康教育所 甘肃省中医院


更多历史学论文详细信息: 刍议中医药防病与健康教育活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3203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西北民族大学 水中捞月的下一句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孔子研究》 《解放军护理杂志》 《生理学报》 《探秘》 《时代影视》 《今日中国论坛》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新经济导刊》 《文山学院学报》 《水利建设与管理》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