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钢琴教育在综合性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1在对高校学生人格培养中的作用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艺术素质教育自然渗透融合到其中了。教师不需要提出具体的要求和形式,而只需要将作曲家的人格魅力传达出来,并有意识地加以强调,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将振兴祖国、为祖国而创作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乐不惊人死不休是其创作精神;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被称为音乐神童,宁愿称为一名自由的艺术家而牺牲自己的幸福、健康甚至生命,也要保全自己珍贵的人格等。这些作曲家所具有的闪光的人格魅力,毫无疑问对深刻影响着高校学生的心理和人格。
1.2在对高校学生美育过程中的作用
著名钢琴家李斯特曾将说过,音乐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对人类产生沁人心脾的作用。由此可见,在学习弹钢琴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在进行技艺训练,同样也是一种审美教育。高校学生如果能够坚持不懈地演奏和欣赏优美的音乐,必然会引起激动、共鸣及联想和想象,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下,必然会升华自身的精神品质、情感心灵等,从而促进自身思想境界的显著提高。认识不同流派、作家和作品风格有利于开阔我们的艺术事业,促进我们自身艺术修养的丰富和完善,进而促进自身审美趣味和能力的切实提升。
1.3在对高校学生观察力和理解力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一方面,在钢琴教学中,观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有观察的能力,但是能否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在观察中能否将自己的思维活动加入其中,不同的人却是大相径庭的。因此,在钢琴课堂上,教师应该在进行示范的同时,应该积极利用启发式的教学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利用示范、录像、录音等方式将不同学生不同的弹奏方法展现在学生面前,并指导学生对这些弹奏方法从细节到整体、从作品风格到演奏状态等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然后和自己的演奏相比较,找出差距,从而有效指导今后的学习;另一方面,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核心和关键是理解力的培养和提高。理解力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教学手段,而且是教学目的。在钢琴艺术教育中,根据不同的特性将音乐分为不同的种类,从而促使音乐特性有抽象化转向具体化和形象化,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将钢琴知识和技能更清楚地讲解给学生,同时更直接、更方便地引导学生对音乐的特性进行深刻的领会和把握,从而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2现阶段钢琴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发展前景
2.1培养学生对钢琴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音乐来说,也是如此。只有培养学生产生对钢琴的浓厚兴趣,学生才能够库、刻苦努力、坚持不懈地追求音乐的最高境界。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可以成为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巨大动力,将人们的创造才能激发出来,从而促进人们工作和学习效率的显著提高。人们更容易接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有浓厚感染力的事物,为了将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之门开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取启发、诱导和激励的措施培养并加深学生对钢琴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经常为学生举办一些音乐会,让学生进行相互之间的观摩并找出自己和同学之间存在的差距,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2.2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生学习钢琴的目的,不仅仅在于钢琴本身,更重要的是通过钢琴开启自身的智慧,是自身的记忆、协调和注意力得到集中和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发展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钢琴的理解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开启他们的智力。奥尔夫,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创立了一套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将人的创造力充分启发并培养出来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它将一个人的一切感觉器官充分调动起来接触音乐,从而充分感受音乐,然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例如,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感受,将相同的一个节奏或旋律演化成各种不同的动作表现,将哪怕最细微的不同之处强调并表现出来。如果教师在教学生弹奏时只是一味地按照乐谱的要求,那么学生的创造力必然会被扼杀。教师应该尽量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旋律所隐含的情绪和思想分析给学生听,充分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丰富的想象力中建立音乐形象。教师在准确地为学生做完示范后,让学生自己去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感受去弹奏,将自己所感受到的音乐形象充分创造并发挥出
2.3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由于高校学生在家庭环境、性格特征等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如果教师只是使用单一模式教学,就不可能会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将他们学习钢琴的兴趣充分启发并培养起来,并能够很轻松顺利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中增强学习钢琴的自信心。浩瀚的音乐知识和丰富的音乐内容决定了学习音乐的道路十分漫长,钢琴比赛只是一个开始。学生学习钢琴具有不可预见性,学生只有具备客观的思维和独到的个人思想,达到真正聆听音乐的境界,才能觉得比赛的结果没有那么重要。教师应该从市场上的钢琴比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然后结合自己在高校艺术素质教育中的实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出适合时代要求的钢琴教育教学模式,为现代钢琴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刘晓婧 单位:长江大学 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