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浚县泥咕咕的起源与发展
(一)上古时期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上古时期,颛顼帝定都帝丘(今河南濮阳),教民稼穑、礼仪、驯养六畜、敬奉神灵、教化民众,使农业、制陶、冶铜得到极大发展。“动静之物,小大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史记·五帝本纪》)颛顼帝时期制陶业的兴盛对浚县泥咕咕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浚县是颛顼、帝喾两位帝王的活动中心,颛顼、帝喾陵墓距浚县边界仅2公里。古时候,黄河从浚县境内的大伾山东咆哮而过,浚县至今仍流传着颛顼帝在黄河岸边挖取胶泥,按照所驯养动物的形象教人们捏制许多鸡、狗、猪、马、牛、羊以示六畜兴旺,人们争相效仿,放置家中用以驱邪求福的故事。自此,捏制泥动物的技艺便流传下来。“泥咕咕”正是用这种黄河故道上的胶泥制作而成的。
(二)秦汉时期
东汉官员王符在上与朝廷的奏章《潜夫论·浮侈》中写道:“或取好土做丸卖之于弹,外不可以御寇,内不足以禁鼠雀……或作泥车,瓦狗,马骑倡俳,诸戏弄小儿之具以巧诈。”这段话原是王符指责当时社会的奢侈之风,但从侧面透露出东汉时期民间泥、陶玩具已风行城乡。
(三)隋唐时期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与隋军在浚县(古称黎阳)争夺黎阳仓,虽然瓦岗军取得了胜利,但也是损失惨重。攻占黎阳仓后,瓦岗军首领李密派手下一员叫杨玘的将领在黄河金堤屯兵驻守,因此,当年杨玘屯兵之地得名“杨玘屯村”。将士们稼穑之余,挖取黄河岸边胶泥,捏制战马、骑士、螺号,以表达牺牲战士的怀念之情。后来瓦岗军撤离时,军队中一些人员就地安置,这门捏泥人、泥马的手艺便在当地流传下来,成为了浚县泥咕咕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四)出土实物
截至目前,浚县泥咕咕的出土发现有五次,其中三次是汉代泥咕咕的发现,两次是宋代泥咕咕的发现。出土文物证实,浚县泥咕咕的技术在汉代已经成熟。1999年,浚县黎阳镇河道村村民在汉唐黎阳城遗址发现一个高5厘米的瓷质骑马人和一个残缺的瓷人。2002年春,在黎阳城遗址东北端的一座汉代古墓里,发现一对泥咕咕,形如敛翅昂首的鸽子。从造型和包浆看,原应施彩绘,但由于年代久远,彩绘已经脱落。此外,在浚县的汉将军颜良墓、汉唐黎阳城遗址和宋代通利军城遗址还发现数十个泥人泥马,陶、瓷制泥咕咕。[1]
二、浚县泥咕咕的题材与制作工艺
(一)浚县泥咕咕的题材
上古时期,人们效仿颛顼帝捏制六畜等动物。隋唐时期时,为了吊唁在战场上阵亡的战友,将士们常捏制一些战士、战马、马队等以表吊唁之情。如今,浚县泥咕咕的创作题材有了很大拓展,又出现了狮子、孔雀、十二生肖等。其特点承继并发展了古代泥塑的传统工艺,显得古朴、生动、夸诞而又豪放。浚县泥咕咕现有两大类100多个品种,基本内容有人物、动物,动物又可分为飞禽、走兽两种。人物题材主要以三国、水浒和瓦岗军故事为原型。动物题材主要以老虎、狮子、麒麟等兽类和燕子、斑鸠(浚县方言中称作“咕咕”)、孔雀等禽类形象为原型。
(二)浚县泥咕咕的制作工艺
浚县泥咕咕有四种制作形式。一是手工捏制,作品有马、猴、斑鸠、猪八戒等;二是模具制作,作品有扁头狮、小燕子、生肖等;三是模具和手捏相结合,作品有骑马人等;四是在泥玩具身上加钢丝、弹簧,作品有活头马、活头狮子等。浚县泥咕咕以手工作坊生产为主,艺人们用的原料和工具非常简单。就地取材,黄胶泥加水和成泥巴,去掉杂质,用木棍捶打,使其变得柔软细腻。制作工具主要是一头粗一头尖的竹棍,用以雕画泥玩具的鼻、眼、嘴和身上的花纹和扎孔。捏制成型的泥咕咕风干晾透后,放入土窑中烧制。出窑后,用松香(现改为墨汁)为陶坯打底色,待底色干后用自制的毛笔蘸洋颜色(现改为广告画颜料)在陶坯上施彩绘,最后涂上一层清漆,使泥咕咕更加光彩明亮。[2]
三、浚县泥咕咕的彩绘特点
浚县泥咕咕以色彩鲜艳、造型大方为主要特征。其彩绘大多以黑色、棕色等深色为底色,再以白土粉、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比较鲜艳的颜色绘出各种图案花纹,颜色不经调和,很少使用中间色,与深色底形成强烈的对比。浚县泥咕咕造型古朴拙雅,加之民间大红大绿的着色,使作品美感顿生。
四、浚县泥咕咕蕴含的文化艺术内涵
(一)图腾崇拜
远古时期,奉鸟为祖图腾的氏族遍及中华大地。几千年来,包括“凤凰信仰”在内的“鸟信仰”与“龙虎信仰”并存,形成了史前华夏民族图腾崇拜的多元文化,迄今仍在我国各地民俗活动中传承。浚县泥咕咕是研究中原地区鸟俗崇拜的“活化石”,印证了中原人民不仅是“龙虎文化”的传人,而且也是“鸟文化”的传人。鸟作为中国的图腾崇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层的文化含义。浚县当地传说认为史前先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鸟是最初传播麦稻种子的动物,对农耕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初始意义,从而衍生出鸟文化和鸟信仰。浚县泥咕咕将鸟作为一种象征性符号,是有其深层渊源的。浚县北邻殷商遗都安阳,古代曾属邺。《诗经·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史记·殷本纪》云:“简狄吞玄鸟卵生契。”这些记载足以说明殷商文化中人们相信自己是玄鸟的后代,泥咕咕的鸟类形体和图案也使我们至今仍得以管窥殷商遗风。民俗专家倪宝诚在《浚县“泥咕咕”与鸟信仰》一文中指出,“泥咕咕”这个称谓始于史前人类的鸟图腾信仰[3],具有原生态文化意义。
(二)生殖崇拜
燕子是浚县泥咕咕中常见的题材,也是浚县人民鸟俗信仰的物化载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燕子又被称作玄鸟,《诗·商颂·玄鸟》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人将燕子视为祖先,做图腾崇拜。商周时期,浚县是京畿之地,受“玄鸟生商”的影响,至今仍将生育与玄鸟即燕子联系在一起。在中国古代鸟与生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代汉语词典》有如是解释:“鸟,同‘屌’。旧小说中用作骂人的话。”古代小说中武人经常爆粗口如“你这鸟人”、“鸟样”等正是“鸟”这一解释在生活中的应用。另外在浚县当地及我国北方地区方言中,对小男孩的生殖器称呼为“小鸡鸡”或“小雀儿”。除燕子外,浚县泥咕咕中还有两种常见的禽鸟类题材:斑鸠和鸡,是到庙会上赶会的妇女的首选,他们将“小鸡儿”带回去,分给站在村口嘴里念着“给俺买个咕咕鸡儿,叫恁(浚县方言,你、你们)生子又生孙儿”的儿童。由此可见,浚县泥咕咕承载了远古人类生殖崇拜和生命繁衍意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三)英雄情结
在浚县泥咕咕中,骑马人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浚县泥咕咕中的骑马人多表现三国、隋唐的英雄人物,表现浚县民间的一种英雄情结。而泥咕咕艺人之所以钟情三国、隋唐的英雄人物,是因为在浚县这座舞台上,曾上演了这两个时期的精彩历史。东汉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欲南下进攻许都,官渡之战的序幕由此拉开。曹操率兵进据黎阳(今河南浚县东,黄河北岸),做好一应部署以阻挡袁绍进攻。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进军黎阳,欲渡河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东,黄河南岸)的东郡太守刘延。四月,曹操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派张辽、关羽为前锋,急趋白马。关羽登上白马山(小土山,在今浚县马村,黄河南岸白马津西南),望见颜良旌旗,策马长驱,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遂解白马之围。隋朝末年,隋炀帝骄奢淫逸,荒废朝政,穷兵黩武,百姓苦不堪言,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611年,震动全国的瓦岗寨农民起义暴发,号称瓦岗军。大业十三年(617年)九月,李密派徐世勣率兵五千,会同河北、山东各路义军攻打黎阳仓(今浚县西南童山脚下),歼灭守敌,开仓放粮。饥民得救,欢腾雀跃。隋朝各地官兵相继倒戈,隋王朝处在风雨飘摇之中。[4]这段历史深深烙在浚县人心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泥塑艺人。泥塑大师王蓝田先生及其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浚县泥咕咕)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王学锋塑造的骑马人夸张战马头部、颈部,缩小躯干和四肢,愈显得骏马雄壮、战士勇猛,势不可挡。这一形象,已然成为王派泥咕咕的代表作。
(四)色彩艺术
浚县泥咕咕是河南黑底泥塑代表之一。传统的泥咕咕无论表面着色多么鲜明艳丽,都以黑做底色,这与中原地区远古的崇黑思想密切相关。颛顼帝生前崇尚玄色,即黑色,所居宫殿称为“玄宫”。《礼记》中有“夏后氏尚黑”的记载。在古代中国文化中,色彩与五行相关,黑色为五色之一,是北方的象征,代表水。华夏民族历来看待黑色为“神色”、“正色”、“本色”。至今在中原地区农村的婚礼上仍保留有“抹黑”的习俗。《说文解字》有言“黑,火所熏之色也”,人们对黑色的崇拜也正是原始文化中火象征生命的崇火信仰的延续,也是一种对生命不息的祈求。所以泥咕咕以黑色为底更增加了其本身的神秘感。除黑底之外,泥咕咕纹饰的色彩以红色、白色、青色和黄色为主,古代人以这五种颜色为正色。这种浑厚古朴,饰绘泥咕咕的“五色”,秉承了中国古代传统的色彩哲学观念。《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清代学者孙星衍注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至今黄河流域的部分农村仍有以五色纸或五彩绣鞋用来祭祀的民间古老风俗。浚县泥咕咕的装饰大多用花草纹,这些纹样是浚县的民间艺人依照传统纹样的基本样式,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倾注了艺人们对生活的情感。这些花纹还可以重复组合,构成新的图案,更增加纹样的审美情趣。泥咕咕的纹饰五彩缤纷、质朴豪放。艺人凭主观意念即兴挥洒,显示出十分洒脱的随意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用笔精美犹如传统中国画中的工笔重彩,抽象粗犷犹如传统中国画中的大写意,呈现出勃勃生机。其斑斓的色彩,流畅的线条,精美的纹饰符号,构成了浚县泥咕咕独有的地域色彩风格。
五、结语
浚县泥咕咕历史久远,继承并发展了古代雕塑的传统,于古拙质朴中透出其灵性,与许多石窟中泥塑和出土的泥俑的装饰手法同本同源;造型古朴、夸张别致,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形象生动,简洁夸张,不求形似而神采毕现,在粗犷憨厚中显现出一种灵气;色彩鲜明,有着浓厚的民间特色,堪与大写意的中国画媲美。古老朴素、逗人喜爱的泥咕咕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随着时代的变迁,浚县泥咕咕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以其特有的审美特征,承载着传统的文化信息,其背后包含着丰厚的民间审美趣味,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考证古代艺术形态和民俗信仰的原始资料,对研究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具有指导性意义。
作者:李亚东 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asp.net电子商务网站论文]ASP.NET在电子商务网站中的
建筑设备论文2017-02-05 16: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