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前,在农业生产成本攀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的新态势下,如何强化农业综合开发扶持产业化发展的作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成为破题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供求状况角度,深入分析目前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融资问题,从而提出金融支持的措施和方向。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融资困境;破解措施
一、农业产业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化又称为农业一体化。对于农业产业化概念,目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界定,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对于农业产业化进行了定义。本文认为,农业产业化是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环节有机联系起来,使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服务实现一体化和系统化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农业产业化具有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专业化、管理企业化的特征。
二、农业产业化融资主体界定
(一)农业产业化融资需求主体
农业产业化融资主体就是对农业资金有需求的主体即农业经营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农户主要有农业经营个体和农业经营集体两种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的专业化知识,农户的资金需求,主要呈现出短期临时周期、金额较小,无抵押担保物,风险较大,同时资金需求的农户数量巨大但零散的特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产品的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等,具体组织形式包括农户加公司,专业农业协会和股份制合作模式。中央历次出台的农业政策性文件中都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各种专业协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成立的专业协会已达上万个。农业龙头企业可以是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也可以是流通企业或中介组织。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农业龙头企业的标准主要有:龙头企业经营的产品中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加值占总增加值70%以上,企业的总资产报酬率应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此外对于总资产规模和固定资产规模以及年销售收入也有相应数额的规定。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扩展农业市场,促进区域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增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融资金融供给主体
从当前农业资金融资的渠道和方来看,农业产业化的融资方式主要有政策性融资、商业性融资和民间非正式融资。政策性融资包括政府财政投入和政策性银行两个方面。由于农业生产自身具有的弱质性,对外部市场资金吸引不足,要求政府必须进行财政资金的投入,承担农业发展的职责;政策性银行在我国主要指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功能,主要是通过这个金融机构实现的。贷款方向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农户、龙头企业等。商业性融资包括商业性金融机构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中国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融资的主要商业性金融机构,这些商业性金融机构可以为农业产业化的融资主体提供信贷资金,但其自身的经营目的和性质特点决定了它并不能为中小规模农业融资主体提供足够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但从规模上看,商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资金需求的信贷总量是最大的,目前它仍然是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融资困境的主要方式;我国资本市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在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可以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减轻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有利于优化企业融资结构,扩大融资规模,减轻政府与银行的资金供给压力,促进企业转变和改进经营机制,提高资源的配置效果。民间非正式融资是处于正式金融体制范围之外的灰色金融。本文在研究中把农业产业化融资供给方主要界定为政府、金融机构。
三、农业产业化融资与金融支持的困境分析
(一)农业产业化融资需求的现状与困境
1.农户融资状况当前,农户对于资金需求主要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第一,农户融资需求金额小,筹资频次高且具有临时性。农户作为农业产业化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其对资金的需求主要是维持和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和购买农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周转,所以农户在融资规模上相对较小,当农户需要资金时才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生产周期结束后就会还款,融资的次数较高。第二,农户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的风险和收益不匹配。由于农业生产本身对于自然环境依赖程度高,加上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农户的市场意识不足盲目生产,使得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很高。由于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当风险较大时,农户的收益波动性大,收益水平较低,此时融资困难。当风险较小时,农户收益较为稳定,收益水平较高,比较容易融资。我国农户的资金需求呈现上述特点,加之,我国农户数量是巨大的,每一个农户的需求又有所不同,要为每一个农户提供精准的融资服务,满足农户的融资需求,金融支持的难度可想而知。2.龙头企业融资状况龙头企业主要分为形成中的龙头企业和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对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生产技术成熟,管理水平较高,管理制度健全,经济效益稳定,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均较为顺畅。对于正在形成的龙头企业,受市场供求关系波动影响较大,经营风险高,流动资金不足,收益波动性大,缺乏抵押担保物,达不到金融机构放款条件,直接上市融资门槛高,融资渠道狭窄,无法满足企业发展对于资金规模的需求。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如前所述,支持农业现代化的融资供给主体主要是政府和金融机构,但农业现代化融资供给现状并不乐观。1.政策性融资供给第一,政府财政投入。首先,政府财政投入规模方面。政府财政对于农业支出每年都有百亿元的规模增长,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财政投入规模远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资金需求的巨大缺口。其次,政府对农业现代化资金引导机制方面。目前,各地方政府大都设立了农业现代化专项资金,也出台了一系列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良性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业产业化的融资问题,但政府更侧重于大型和中型的社会性农业建设性项目,对中小型农业加工企业的融资引导性不足;最后,在设施农业建设融资方面。政府在设施农业融资中存在越位和缺位现象,功能定位不清晰。第二,政策性银行融资。农业产业化包括的范围很广,但作为政策性银行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范围仅限于生产种植环节中粮,棉、油的收购,在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没有涉足。对于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产品开发和科技推广等方面缺少落地的制度安排。2.商业性融资供给第一,商业性金融机构方面。商业性金融机构自身具有盈利性,讲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和风险的最小化,这一性质就决定了其虽然可以为农业产业化部分融资主体提供信贷资金,但无法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经营风险较大抵押物不足的中小融资主体提供相应的、充足的资金支持。第二,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方面。资本市场融资虽然可以有效减轻财政和金融机构的融资供给压力,有利于优化农业经营的融资结构,拓展融资渠道,但是从财务角度而言,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主要是发行债券和股票,无论那种筹资方式,其资本成本均较高。从实务操作角度讲,无论是发行股票还是发行债券,其发行的条件和要求都相当苛刻,导致目前农业企业资本市场利用程度较低。只有极少数规模较大,资产质量较高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可以获得资本市场融资,一般的农业企业,即使是一些成长性较好的中小型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也很难实现。总之,我们在进行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过程中,应该针对不同的融资主体考虑利用不同的金融机构和融资方式,满足不同的融资需求,对于规模性龙头企业可以商业金融为主,政策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为辅,而规模较小正在发展中的龙头企业,农户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要还是依靠政策性金融。同时,应对农业价值链融资机制积极推进,使农产品价值链各环节获得高效的外部资金,还可以扩展融资渠道,获得农产品价值链各环节内部融资。但目前总体上讲,无论是各融资主体还是农业现代化价值链各个环节的融资需求并没有完全得到有效满足,与其发展速度相比融资状况仍处于滞后状态。
四、从供给侧进行高效金融支持,破解农业产业化融资需求的现实困境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强政策性金融在农业产业化融资中的基础作用
1.政府财政方面加强财政资金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支出力度,进一步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同时确保资金投入的充分到位。为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满足农业创新的需要,应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灵活运用财政贴息、税收减免、费用补贴等手段,促使金融机构增加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开发更多满足农业产业化需要的金融产品,吸引更多的非财政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中国人民银行要进一步发挥支农政策效应,支持农业产业化。根据农业产业化价值链循环的周期较长的特点,考虑适当延长支农再贷款的期限,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资金使用周期的需要;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激励农村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完善农业企业再贷款授权管理办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2.政策性金融机构方面作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并没有充分发挥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优惠信贷作用,今后,应该在粮棉油收购贷款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创新开发、农村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贷款业务;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其政策信贷额度,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放宽其信用等级标准,提高农业企业的资信程度;加快引入信息化办公和管理理念,提高结算效率,探索不同的信贷模式,农业企业提供相关的咨询和服务,满足农业企业的实际结算需求。
(二)促进农村商业金融机构金融创新,提升金
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融服务质量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得到全面快捷的金融融资服务,金融机构应该把融资服务渗透到产业化链条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水平。1.增加农业抵押物的品种,拓展农业融资渠道农业抵押贷款缺乏有效担保物,农村金融机构可以进一步开发新的抵押模式,探索土地经营使用权、海域使用权等新型抵押物,增加农业产业化的资金融资规模,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2.扩大农村金融机构覆盖面,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管理和考核制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农业产业化贷款的流程,管理办法、扩大分支机构的授权,将涉农信贷比例情况纳入分支机构绩效考核,更好地破解农业产业化融资难题。3.创新农业还款方式农村商业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针对农业生产流动资金不充足,周转贷款筹资压力大的特点,可创新农业还款方式,对现代化观光农业、农业高科技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领域进行倾斜,帮助发展前景广阔、带动能力强的涉农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4.健全银保互动,增加再担保公司,促进现有信用担保资源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设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开展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合作,一方面消除了农业企业担保不足的难题,同时降低了银行的经营经营风险。同时,在具体业务上,逐步开展农业企业融资租赁、农户信用担保、合同履约担保、票据融资担保等新业务,改变业务单一的状况。设立再担保公司,降低担保公司的风险压力,改善中小农业企业的投融资环境,解决银行与担保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加快发展农业保险,降低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风险
农业的生产承受着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农业产业化后这些风险就体现在工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金融机构上,减少这些风险,就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但一直以来,农业保险没有起到理想效果,农业产业化融资困难。发展农业保险,要农业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共同着力,双管齐下。在探索农行政策性保险的发展模式的同时,鼓励商业保险开发有利于满足用户需要的保险产品,开展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保险业务,还可考虑引进外资农业保险公司,增加农业保险的竞争性和有效性,建立多层次的保险机构,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具体措施上,可以增强农业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和农业工业企业保险意识;推进保险与再保险,成立多样性的农业保险运营机构,提供更加快捷、方便的保险业务,减少保险公司本身具有的市场风险;健全政府财政上的农业保险风险准备金制度,加快建立农业大灾风险分散保险机制。
(四)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拓宽农业产业化融资渠道
农业产业化融资应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发展各种产权交易市场、债券市场,逐渐地建立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短期融资方面,可考虑发展短期融资券债券、商业票据以及综合性的短期债券品种。长期融资方面,继续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或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间强强联合,在国内发行股票和企业债券。在此过程中,要求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培育促进农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专业性中介组织,帮助农业龙头企业顺利进入我国证券市场,甚至是国际资本市场。此外,可通过设立农业产业化风险投资基金吸引民间资本,助力农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风险基金的设立,不仅可以将分散的资本集中投入到农业产业化运行中,增加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供给规模,而且由于外部市场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农业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作效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邓雅静,冯庆水.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3,(7).
[2]宋玉龙.对齐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现状调查[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
[3]张晓萍.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问题与思考[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4]许文娟.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金融困境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31)
作者:曲芳芳 单位:河北地质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