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时间:2017-02-07 11:10:27 来源:论文投稿

1研究现状

1.1应急物流合作伙伴选择必要性研究

王术峰[1]结合第五方物流的理论,提出了应急物流军地一体化的理论依据。王崇喜[2]基于我国应急物流管理现状,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要确立军民融合、平战一体的建设思想。韩瑞珠[3]提出政府部门在调度应急物资时,常需要选择最优的外包供应商来承担运输和其他任务,并给出了一个外包商选择模型。张姣芳[4]借鉴美军的成功经验,提出应创新军民融合应急物流实践模式,认为建设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保障体系,既是国家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重要保证,也是适应未来后勤发展的必然要求。朱昌锋等[5]根据虚拟组织理论,分析了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的运作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理论,对虚拟应急物流协同体系的耦合性进行了分析。以上研究表明应急物流合作伙伴评价对于提升应急物流运作能力非常重要。

1.2物流合作伙伴选择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

曾明华等[6]确定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的供应商评价指标,并利用IFCMGA算法对供应商协同能力评价指标进行分类,构建了面向供应链协同的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冀巨海等[7]针对应急物流系统的五个体系,建立了粮食应急物流绩效评价指标,将粮食应急物流绩效评价系统、评价指标以及其特征值作为物元,利用初等关联函数得出了指标特征值和绩效等级的关联度。贺纯纯等[8]建立了应急物流外包商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韩景倜等[9]针对现实的应急状况考虑,提出对于应急物流的评价从时间性、经济性、可靠性、柔性四项指标去考虑供应商的选择。综上所述,对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还停留在传统的供应商和第三方物流伙伴评价指标研究。虽有部分文献针对应急物流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应急能力的评价,缺乏对应急物流服务商全面评估的评价指标研究。

2指标体系构建应考虑的因素

建立应急物流伙伴选择指标体系,就是要把握指标本质,尽可能选择主要指标,又要避免评价的主观臆断及偏差。在坚持目的性原则、客观科学性原则、简明现实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稳定可比性原则、通用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原则等几大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同时,考虑评价指标需要满足信息准确性、可接受性、可理解性、全面性、一致性、可控性与激励性、应变性等[10]。作为应急物流合作伙伴,不仅要行使作为企业的职责,保质保量完成物流任务,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因此对于物流合作伙伴的选择更应突显合作的稳定性与诚信意思,既要考虑到其自身应急救灾的能力,又要兼顾长期合作的意愿与可能性。除了考虑基本物流服务能力,还应注重其与政府之间协调和组织的能力,以及与其他合作伙伴相互融合的能力。具体而言在构建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2.1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和较高信誉度

应急物流提供商应具有足够的合作精神,与其他应急组织能坦诚合作以实现互惠互利。没有强烈的合作意愿,没有和政府及其他应急组织进行信息共享及相应网络技术的衔接,就不可能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另外,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如何也是构建指标体系要考虑因素。

2.2拥有符合应急救灾需求的核心能力

政府应急部门对战略合作伙伴的要求首先要看其服务能力。物流企业必须要在其服务上具备核心能力,核心能力可以表明其对政府应急部门所起的作用大小。也就是说,选择的应急物流服务供应商需要具有高度专业化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能力,物流服务能力能达到政府应急管理部门预期的标准,并且在技术创新方面有自己的优势,能够快速反映应急救援需求的变化。

2.3具有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应急物流服务供应商的物流服务质量影响到应急救援服务质量。应急救援就是一个战场,在整个应急救助中,各个环节精密相扣,彼此间协调一致才能保证救援的质量,物流服务质量的缺陷会直接影响到其他部门开展救援工作。因此构建评价指标时应体现物流服务质量。

2.4具有较强的物流活性

应急物流具有不确定性、突发性、时效性等特点,设计应急物流合作伙伴评价指标时应考虑到物流活性。物流活性是反映物流企业及时满足不断变化的物流服务需求的能力指数。物流活性越大,即时响应能力越强。物流活性的衡量指标可由应急物资调度活性、物资运输及配送活性、包装活性、搬运活性和物流信息活性构成。

3定性指标体系的设计

定性指标主要是为了反映物流企业一些难以量化的综合素质指标,对于政府应急部门的合作伙伴来说,企业信誉度、适应性、信息化程度及融合性程度是最重要的几个方面。

3.1信誉度指标

信誉体现了对于物流伙伴的基本素质的评价,主要考察物流企业在整个物流行业的历史信誉,反映候选物流企业的运作经验的丰富程度和口碑,是一种对企业基本面的评估。物流企业的信誉度反映了物流企业同其客户企业之间以往的合作的愉快程度,是构建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石,因此企业信誉是评价物流企业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物流企业的信誉指标由业界美誉度、年业务量、合作的时间三个维度确定。

3.2适应性评价指标

适应性与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密切相关,它反映了物流企业进行自身调整适应应急救灾需要的能力,指物流企业动态地、灵活地、可重构地、集成地、快速地响应应急救援的需要,意味着能快速适应复杂的应急环境,善于把握各种变化能力。企业的适应性评价指标,可由创新能力、协作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设备通用能力四个二级指标来构建。

3.3信息化程度评价指标

信息化建设是指物流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信息化既是现代物流的重要趋势,更是应急物流系统赖以存在的基础,拥有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能力是现代物流企业成功的关键。对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应从物流企业引进信息技术的目的和战略出发,考察信息技术应用给物流运营和管理带来的影响。一方面要对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彻底检查物流企业本身信息化的现状,确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另一方面,要考察物流企业信息化的水平和程度是否与应急物流协作组织整体相协调,是否能在统一的信息平台上与政府应急部门共享资源和进行数据互通。其构成要素由应急救援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信息跟踪和实时反馈、决策信息化水平、管理信息化应用覆盖程度四个方面组成。

3.4融合性程度评价指标

对于物流伙伴而言,与政府应急部门的合作应是一种战略层面的合作,是政府应急部门物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两者之间相互沟通、协调和融合十分重要。融合性主要评价政府应急部门与应急物流合作伙伴的协调能力、长期合作的前景等。企业之间相融性是合作能否长久、关系是否协调和能否实现双赢目标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对应急物流联盟稳定性和运作效率有重要的影响。融合性指标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职员素质、基础管理水平、协作性、新增业务能力、发展潜力等五方面。

4定量指标体系设计

目前关于应急物流合作伙伴的定量评价指标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应急事件对物流企业的定量指标有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是从规范的应急物流服务合作伙伴的评价来考虑,分类标准主要是依照政府应急部门对物流作业的具体要求,那些对政府应急部门的物流作业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大的指标本文将不作考虑。

4.1作业效率指标

政府应急部门应急物流合作伙伴作业效率的高低,反映了政府应急部门对应急物流服务供应商选择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考虑到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时效性、地域分布广、社会影响大等特点,对于起应急物流服务供应商的作业效率指标的设计主要选取时间柔性、及时完成率、接单率及小订接单率四个指标。这几个指标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应急物流合作伙伴的时效性。

4.2作业质量指标

应急物流具有时间紧、业务量大、操作复杂的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忽视物流作业质量,应急物流运作质量,决定着应急物流作业系统能否正常运转。作业质量水平是对应急物流合作伙伴评价不可缺少的方面。应急物流作业质量的高低可以由投诉率、抱怨满意处理比率、物资安全送达率、物资损耗率、物资准确递送率以及准时到达率来进行评价。

4.3投入性指标

由于通过考虑物流合作伙伴的设备和技术,可以判断该企业是否具有可靠的设施保证和技术保证,而且人力资源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也很重要。因此,本文设计评价物流企业的成本指标主要从其物流技术、物流设施以及物流人员的素质来考察。具体指标可由物流设备拥有量、物流设施投资增长率、人均物流培训费用、人均物流培训时间组成。

5结语

应急物流运作效率事关国计民生,意义十分重大。将社会物流资源纳入应急物流体系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通用做法,对提高应急物流的柔性、降低运作成本具有显著效果。当前,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方兴未艾,一些物流企业不仅具有应急物流运作能力,而且具备参与应急救援的意愿。因此,将这些物流资源纳入应急物流体系对于应急管理来说刻不容缓。政府一方面应鼓励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积极加入应急系统,同时应对这些合作伙伴进行严格把关,防止一些不具备应急能力和合作意愿的企业混入应急物流系统,以次充好,导致应急物流能力下降。本文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选择物流合作伙伴的第一步。通过什么方法进行选择?如何维系合作关系?采取什么样的协作机制?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中华 单位: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更多企业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应急物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7842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代写毕业论文多少钱 毕业论文网

相关论文

西南军医版面费

论文百科2017-03-19 15:12:18
相关学术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 《农业网络信息》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中国城乡桥》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中小学校长》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数字与缩微影像》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