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剧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初探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歌剧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初探

时间:2017-02-07 07:11:40 来源:论文投稿

我们的舞台不仅大,而且华美,仅道具就装满了十几辆九米多长的道具车,我们会在舞台上重现中国古代宫殿的奢华,力求让观众现场惊艳。”②而除此以外,它的灯光设计也同样煞费苦心;《图兰朵》的灯光师光实之说道:“整个舞台灯光使用高科技打造的,每一个吊杆灯杆的选位都细腻到用尺子量,整个舞台上密密麻麻的灯全部隐藏在观众看不见的地方。灯光是舞台布景的灵魂,在《图兰朵》中会用灯光色彩角度衬托故事内容。总之,使用复杂高科技手段编程,整体用暗光线是该剧灯光的特点,而所有的灯光要花三天时间才能装完。”③而这样的付出也确实达到了预期效果,当这部中国版的《图兰朵》与观众见面时,宏伟的舞台场面,奢华的宫殿、多变的灯光一下子就把观众置身于中国古代的皇宫,让观众更加入戏,同时也是其它国家对该剧中国风格、元素把握不当的一次纠正。出于同样的理念,前不久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歌剧《游吟诗人》也同样向我们展示了歌剧中视觉艺术的魔力。“借助逼真立体的多媒体,浩瀚的银河仿佛闯入了舞台空间:瑰丽的星云、流动的烈焰,使视觉体验如巨幕3D大片般震撼,演员们仿佛在现实和梦境间穿梭,面对无垠的宇宙放歌,浓浓的宿命感油然而生,将观众引向了角色的精神世界。”④无可否认,只有把恢弘瑰丽的舞台视效和波澜壮阔的音乐旋律以及艺术家们充满激情的演唱和表演完美结合,才能为观众带来一次震撼心灵的视听艺术享受。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视觉艺术的进步与我们现今物质条件的进步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我们从中看到的更多地还是歌剧艺术爱好者们对歌剧艺术的不断追求,以及对歌剧艺术中视觉艺术重视度的增强。

如同文章开始所言:歌剧艺术里的视觉艺术,绝不仅仅是指舞台设计、灯光设计这类视觉样式,更包括了歌剧艺术里的表演艺术———这个既直观又富有内涵的视觉形式。因为观众在欣赏一部歌剧时,任它舞美多么绚丽、逼真,灯光如何多变、复杂,歌唱声音如何优美动听,都需要演员的舞台表演、甚至表情来把上述的一切结合起来。演员的表演如同纽带一般把所有旨在营造氛围的元素统一到一起,一同把观众带入到更深层的故事情境中。尤其是对歌剧这样的视听艺术来说,演员的表演绝对是不容小觑的一部分。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石惟正老先生在谈起歌唱的表演时说道:“歌唱的姿态与表情对歌唱的客体也就是演唱对象来说,是艺术欣赏内容的一部分,是听觉以外的视觉欣赏。对欣赏者来说,美的感受来自听觉和视觉的协调、统一,来自听觉美和视觉美的互为礼充,交相辉映。歌唱的姿态与表情对歌唱的主体———歌唱者来说却有两种意义:第一是除了用歌声表达作品的内容、意境、感情外,还用体态和面部表情去表达,两种表达的统一和互补来源自同一个领导、指挥系统,来自一种对作品的理解及表达的动机,也来自互相协调的乐感和技术能力。第二是歌唱的对象无法理解的,那就是身体姿态与表情和发出歌声的质量有内在的联系和不可分割的关系。”石老先生从欣赏主体和歌唱主体两方面来谈歌唱表演、表情的重要性,反过来说,歌唱的姿态与表情不管是对欣赏者还是演唱者都是有重要影响的,尤其是对歌剧这样视听综合艺术来说,演员的表演、表情更是重要。在早期的歌剧中,歌剧演员们也有配合歌唱的舞台表演,但那时的表演更多的是夸张式的舞台表演。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虽然也源于生活,但是为了将之呈现于舞台上而做了很大程度的夸张,很多表情和动作总是按惯例做程式化的处理,尤其是我国早期的民族歌剧,更多还是按我们戏曲的表演方式来演绎。这样的表演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视觉体验,也会帮助欣赏者们进入剧情;但是,夸张的、程式化的表演容易让欣赏者产生距离感,很难能让欣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会让观众觉得台上的故事离自己很远。而现今的歌剧演员们在表演时,不仅需要借鉴戏曲式的表演,更多的还需要生活化的舞台表演,没有过分的夸张和程式化,更容易让观众融进情境。总之,作为视听艺术的歌剧艺术,它需要演员用歌声和表演一起去向观众施展魅力。歌剧演员在舞台上的一个表情,一个台步甚至一个眼神都应该是严格为歌唱情绪服务的。而有些歌剧演员只有歌喉,但不能在台上自如的配合声音表演,甚至穿上戏服走上舞台就无所适从,这样的演员不能称得上是好的歌剧演员。而想要变成一个在歌剧舞台上既能演又能唱的演员是需要付出极大耐心和努力的,他的表演既不能像电影演员那样可以把情绪做到极致,因为他还要歌唱;也不能照搬生活中的情绪,否则在舞台上又显得太过平淡,没有感染力。

所以,歌剧表演要有度,它的难度和它的重要性绝对是成正比的,作为视听艺术的视觉部分,它也绝对是不容忽视的。法国花腔女高音纳塔莉•迪赛谈到歌剧表演的难度和重要性时就曾说道:“当你只是个演员的时候,你能做到很多。但是像我,我不能让自己在表演的时候真的哭,因为那样我就没法儿歌唱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限制,但是我总是尽量让自己接近真实的表演。永远都不要说伟大的声音可以取代表演之类的话。”如今,人们对歌剧中的视觉艺术越来越重视,在舞台、灯光、演员表演这些方面都越发成熟。但更可喜的是,现今的歌剧从业者们在视觉效果方面下的功夫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不仅在上述的种种视觉方面努力进取,更在一些细节方面严格把关,比如演员的戏服,演员的形象方面等等。当今歌剧演员们的服装绝对比早期的歌剧讲究太多太多,他们认为服装不仅仅是人物身份的一个符号,更是一部歌剧质量和档次的表现。用心的设计、精致的做工、高价的置装费都透露出歌剧从业者们对视觉效果的重视。甚至许多剧组把每一件服装都当做一件艺术品来完成,力争达到最完美,让服装具有新的美感和意蕴,而不是简单套用某个具体的服装样式或是照搬京剧戏服元素。歌剧对演员形象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严格,过去选择歌剧演员更加重视的还是他们的歌唱技巧和声音,对演员的形象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我们看早期的歌剧,经常会出现演员的形象与歌剧角色完全不符合的囧境。比如,《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本应是一个弱不禁风,似林黛玉般体弱多病的女子,但经常在很多早期版本中会看见一个歌唱技巧、声音很棒,却体魄结实,甚至偏胖的女演员在演咪咪,这就不容易让观众准确把握角色,很难真正融入剧情。再比如《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夫人应该是一位优雅、美丽、高贵的熟女,再配上抒情、柔美的歌声该是多么美的视觉享受,但是让一个毫无尊贵、优雅气质的演员来演绎这个角色就会让效果大打折扣。这样的例子在早期歌剧中屡见不鲜,但是在现今的歌剧中对这方面就严格多了,在歌剧选角的时候就会严格考虑到这一点,不仅要看他的演唱能力还要看他的气质、形象是否与角色搭配,这同样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歌剧中视觉艺术的重视。

歌剧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给观众带来的听觉和视觉双重享受让它充满了魅力,这种魅力也反过来对歌剧艺术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早期人们对歌剧中听觉艺术的偏爱,到现今人们对视觉艺术、听觉艺术的双重重视,尤其是在视觉艺术方面下的工夫,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在歌剧艺术的观念、态度上的一种进步,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当然,这种进步不仅仅得益于歌剧艺术从业者们自我要求的提高,更是由歌剧市场的供求关系所致。纵观当今整个中国音乐市场,歌剧艺术市场所占比重远远低于充斥着视听刺激的流行音乐市场,歌剧艺术普及程度同样远低于流行音乐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视觉艺术便成了歌剧吸引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的好办法。但是,笔者不免又要提出警示:今后歌剧艺术从业者们切莫为了追求市场、效益而反过来过于重视歌剧艺术中的视觉艺术,而忽略听觉艺术,又造成视听享受的不平衡;如此,让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共同进步,才能促进歌剧艺术的长远发展。

作者:牟刘娜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歌剧艺术中的视觉艺术初探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710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甘肃社会科学 import export 汇编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台湾农业探索》 《东华大学学报》 《梅山科技》 《科学观察》 《茶叶科学》 《微处理机》 《耐火与石灰》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装备制造技术》 《职教天地》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