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图书资源在生态农业的实用性 - 行业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校图书资源在生态农业的实用性

时间:2017-02-07 07:07:53 来源:论文投稿

1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生态农业的发展追溯于1924年的欧洲,以后在德国、瑞士、阿根廷、日本等国家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向生态耕作转换,只到70年代末亚洲地区才开始关注生态农业;至20世纪的90年代,生态农业在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1-2]。生态农业的生产以环境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基础前提,根据生物与环境相协调适应、能量物质高效率运转、输入输出平衡、物种优化组合等原理,运用系统原理,依靠现代高科技水平和社会经济信息的填充进行生产[2-3]。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基础研究、推广示范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物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

1.1理论基础上不完备

生态农业是遵循生态学、经济学等学科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系统工程方法,开展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我们农业生产中所提倡的大农业,又是将加工、销售等因素综合起来,以期适应现代市场发展的现代高级农业。所以他是涉及农学、生态学、林学、经济学等多门科学技术,对知识的要求较高,必须超越生态学、农学、林学和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应当是多学科交叉融会与贯通,需要多个学科学者的共同参与建设,需要生态农业自身理论体系的拓展。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往往很难协同,各个学科大都单兵作战,另外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农民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经验对生态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仿照另一个地方的经验,由于各个生态系统情况很难一致,现实中往往并不能获得成功[1-2]。

1.2技术体系完善度不高

目前,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缺乏对生产技术措施的深入研究,包含传统经典经验如何传承,高新科学技术如何引进等众多问题。在生态系统创新方面,我国技术开发力度远远不能满足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1-2]。科研项目重复设置,研究水平较低、人力物力严重浪费,成果转化几乎为零。此外在技术的研发上,我国生态农业注重工业现代技术,轻视高新生物技术,造成技术结构不适宜,江河湖泊等环境污染、平原梯田地力衰退等农业资源过度开发破坏问题难以有效地解决。

1.3推广力度不够

生态农业历史虽然悠久,各级政府部门也高度重视,但其大面积推广运用仍然局限为数不多的县市,目前为止仅仅在100多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县推广运用[3]。由于农民在生产中只愿采用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对于异常复杂的农业生态系统而言很难接受,他们担心开展生态农业会打乱原来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影响自己的农业收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仍然一直是如何在短期内改善生活。因此,如何让农民放弃短视的眼光,懂得运用一些合乎生态环境的方式来耕作,以期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教育推广工作便显得格外重要。

2高校图书特色资源信息服务的优势

2.1特色资源馆藏丰富

河南省特色资源库的建设追溯于本世纪初,至2004年,河南省内高校纷纷参与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达到一个峰值,成为自建特色数据库快速发展的时期。笔者对河南省所有本科院校、部分专科院校的图书馆特色库建设情况做了网上调查,结果表明,河南省大部分院校图书馆建有专题特色数据库。如:河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除建设的“玉米特色数据库”及“小麦文献信息数据库”,这些特色数据库的建立既满足了河南农大的教学科研,又可以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信息需求[4-5]。河南科技大学正在建设的豫西地区“干旱地区作物特色数据库”可以为豫西地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2服务范围逐步扩大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服务既是永恒的目标也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快速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区域,不管是特色信息服务还是信息资源的共享,甚至是各个学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所有努力的方向都是围绕图书馆的服务[5-6]。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应以读者为主,为高校学科的发展提供数据支撑与智力保障,但服务范围不应局限于此,一方面图书馆的发展可以实现特色资源区域建设,实现它的服务功能,如日夜兴起的观光农业,由于涉及农业、旅游、生态等多方面学科,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数据库可以为企业提供数据服务,实现产学研的合作;另外通过地区的图书信息联盟,可以直接为企业提供全面服务。

2.3人才优势突出

以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为例,现有在职教职工11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博士1人,硕士6人,师资力量雄厚,科研能力较强,具有前瞻性的学术研究方向和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人员分布于图书情报和信息管理、农林、工科、文科、理科、教育与经济管理、艺术等专业。另外,将这种优势与本校专家、教授和学生的智慧结合起来,共同为生态农村建设服务,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3高校图书特色资源信息为生态农业服务的方法

3.1发挥信息优势,提供智力支持

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既有传统的书籍、报纸等文献,又有网络电子文献,综合学科门类较多,针对性强,兼有系统性、完备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学术水平较高,可以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林学、农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的资源信息。其次图书馆员能够时刻关注上述专业的学术动态,及时将科研成果填充到电子文献中,保证网络资源的及时性。另外高校中学科的研究者一般都承担着一些相关的国家及省部级研究课题,他们研究所产生的成果与专利可以直接运用到生态农业的发展之中,提高成果转化的数量级效率。

3.2发挥馆藏优势,普及生态意识

在生产实践中,农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对生态农业的优势知之甚少,对目前生态农业的宣传接受程度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生态农业的大规模发展,这就需要提高他们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科学地看待生态农业,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2]。高校图书馆正具有这方面的优势,可以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迎合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开展资料、标语、书籍、报刊、电视等形式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提高各级管理部门对发展生态农业战略意义的认识,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农民对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能力,让农民参与到生态农业建设中来。

3.3发挥设备优势,建立专题网页

探索农民群众接受和欢迎的信息服务形式、努力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到乡、到村、到户,发挥信息化建设为生态农业服务的积极作用。在信息化发展的今天,网络信息的互动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共享和服务方式。网站的建立是农民最直接获取信息的途径[7-9]。高校馆员一方面可以将农业生态的基本概念、组织形式、管理手段、注意事项、成功案例等内容建立通俗易懂的数据库,通过查询数据库,可以了解生态农业的大致内容,优缺点等相关资源;另一方面,可以将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经济管理原理、生态设计模型等信息有针对性的建立数据库,及时的将农民需要的生态农业信息、科技服务等内容进行发布,引导他们进行生态农业的操作,解决技术不成熟的后顾之忧,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图书馆为生态农业发展的服务,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新的课题[10],要想拓宽图书馆的功能,改变图书馆的定位,则必须要从传统的“借借还还”的简单模式中走出来,紧随时代的发展,建立特色资源信息,转变服务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高校科技成果推广,推动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薛巧云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图书馆


更多行业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图书资源在生态农业的实用性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7088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肉类研究杂志 七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相关论文

药学做什么最好

论文百科2017-03-27 12:08:19
相关学术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高教发展与评估》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车辆与动力技术》 《成功》 《现代电子技术》 《应用数学》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 《哲学研究》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