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运用先进表面技术、复合表面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方式、严格的产品质量管理和市场管理模式,是废旧产品得以高质量的再生,创造新的价值,是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技术[1]。例如,在对发动机零部件的再制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旧的发动机进行拆解并清洗干净,接着按照正常的制造标准对其进行的基础构件进行性能检测,并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修复,直到恢复到规定的误差范围,最后装配在整台机子上调试、检验成功后出厂。
1再制造技术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中的应用意义
1.1高新技术设备的应用
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技术是高新技术设备的运用过程,通过利用高新技术设备将旧零部件进行修复及加工,更换主要磨损件,保证生产出的零部件全部调试成功,经过检验后才能出厂,使得再制造的零部件能够达到与新机一样的使用要求,同时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要求。
1.2生产成本降低,具有价格优势
通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发挥了旧零部件的潜在使用价值。同时,在制造技术的专业化程度高,采用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使得汽车再制造零部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1.3符合当前社会快节奏的发展要求
通过再制造技术生产的零部件能够实现与待修车辆上零部件的直接互换,能大大缩短汽车的维修期限,在最短的时间内回复汽车的的使用性能。同时,通过再制造技术生产的汽车零部件能够提供保质期,通常在1-3年左右,提高了再制造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保障。
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的工艺工序
2.1拆卸
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首先要对其进行拆卸,否则不能进行再制造加工,并保证拆卸工作的工程量最小,拆卸可恢复及保证拆卸的工序满足操作要求。
2.2清洗
在对旧汽车零部件进行拆卸后,对其进行表面的液体及固体污染物进行清洗,包括汽油清洗、蒸汽清洗、化学剂清洗等多种方式。
2.3分类检测
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最重要的环节是保证零部件的性能,而检测是保证期性能的基本步骤。其中,分类检测包括对汽车零部件的外观、尺寸、强度及力度的测试。所有的再制造零部件在清洗后,通常分为三类:一是外观、尺寸满足再利用的要求,可以直接进行再利用,包括汽车的进气管、排气管等;二是经过一系列的修复及加工处理后能够达到再利用的要求,如汽车的连杆轴、缸体等;三是在通过再制造修复及加工过程都无法再利用的零部件,或是再制造的经济利用性较低的零部件,需要被报废,如活塞环、密封垫等。
2.4再制造技术修复及加工
对需要进行再制造技术进行修复及加工的汽车零部件针对不同的磨损情况采用相应的修复方法。如利用高新技术设备恢复汽车零部件表面的尺寸,或通过重新加工达到使用要求,或是直接更换配件,如缸套、气门导管等。
2.5装配、测试、封装
通过汽车再制造技术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在经一系列的调试、检验合格后,按照标准与新的零部件组合成再制造发动机。接着对发动机的性能进行指标测试,测试成功后对其外观进行防锈喷漆,最后发给制定用户。
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修复方法
第一,强化修复法:通过高新技术设备对旧的汽车零部件的表面进行修复,以提高汽车表面零部件的综合性能,进而达到延长产品使用时间的目的。第二,功能替换法: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可以使用新的多功能模块替换原有的单一功能模块,在更换汽车零部件的同时,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增强汽车的可靠性。第三,改造完善法:对于只需部分进行修复及加工的汽车零部件,可以具有针对性地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局部的改造,这样在维护原产品优点的同时,弥补了其原有的缺陷,增强产品的可靠性,使得汽车的性能更符合使用要求。
4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的检测
4.1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的无损伤的检测
无损伤检测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科学,保证在进行检测时运用物理检测的方法,不损伤产品内部的结构,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达到对产品的外观的物理性能检测的目的,成功检测出产品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判断其是否符合使用标准,评级其实际适用性。
4.2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中的质量控制
在汽车零部件在制造技术运用过程中,包括对产品的外观检测、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优化、成品的无损伤检测等步骤,都为保证再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对于再制造的汽车零部件,都需要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测,无论是外观尺寸或是内部结构,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判断其是否符合再制造的标准。
4.3无损伤评价
无损伤评价是指对检测出有缺陷的再制造汽车零部件进行无损伤评价。首先,要对零部件的应力进行分析,通过对构件所受荷载的计算,判断构件出现缺陷部位的应力值;其次,判断构件缺陷部分存在的残余应力;最后计算构件的断裂力学计算,判断其是否存在进一步的使用价值。
5结语
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壮大,但是汽车再制造产业却尚处于成长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规模扩大。因此,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过程中,相关产业发展政策的支持也为汽车再制造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消费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作者: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