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思政课主旋律音乐艺术论文 - 计算机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高校思政课主旋律音乐艺术论文

时间:2017-02-07 00:45:01 来源:论文投稿

一、主旋律音乐对社会的影响

纯正之音感染了人,人们就会以和顺的心应和,和顺的心成为社会的整体气象,正气的音乐就会不断兴起。可见音乐艺术对人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样的影响就像投石入塘,激起层层涟漪,不断扩散,沁人心脾。广东作为近现代中国变革和革命的前沿阵地,每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都伴随着巨大的社会变动。从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到黄花岗起义,从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在风云际会的年代,无数的热血青年用自己的方式投入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惊涛骇浪之中,用毕生的精力甚至生命做代价,铺平了中国从古老走向现代的道路。是什么让全社会的青年有了投笔从戎的勇气,有了以一己之力改变国家前途命运的豪情?若最初只是个别先驱的振臂高呼,摇旗呐喊,这种激情又如何从先驱者扩散到每一个社会成员,引发全社会的变革浪潮?振奋人心的主旋律音乐艺术的兴起不得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答案。在近现代,音乐作为团结广大群众的重要工具,是把人民组织起来的无形力量,它能传播思想、营造氛围、激励情感、坚定信念。

二、广东近现代主旋律音乐艺术的发展

近现代广东音乐艺术的发展无论是从艺术价值来看还是从社会影响力来看,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它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传唱的《三元里抗英童谣》,沙基惨案发生后创作的粤曲《沙基惨案》等都是那个时代最直接的反映。近代以来,冼星海、萧友梅、吕文成等一大批的广东本土音乐家用他们的作品鼓舞着广大民众,也诉说着民众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好的艺术总是具有永恒的生命,这样的作品不但是那个火热年代人民的精神慰藉,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感人肺腑的穿透力。广东音乐有着兼容并包、不拘一格、自成一体的特点,它诞生于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风起云涌的十九世纪中晚期,是在民主革命的孕育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从何柳堂到吕文成,从萧友梅到冼星海,都是具有浓烈的民主主义思想的爱国者,他们所创作出的广东音乐,反应出崇高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已经成为近现代中国音乐创作中最为激发民族情感的作品,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这些音乐有对大自然的热爱,有对苦难生活的反应,有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有对救亡图存的深切呼唤……广东音乐对现实的关注和音乐本身的感召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精神意志,对广东乃至全国的反侵略战争和社会革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早期的广东音乐主要是在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吸收了广东各地的小调、小曲、戏曲音乐,具有非常鲜明的地方色彩,乐器多以丝竹乐器为主,如粤胡、三弦、月琴等。粤剧作为广东音乐的一份子,对社会变革的影响也是相当深远。19世纪末,戏曲改良的浪潮席卷全国,许多反应时弊的作品陆续出现,如《新广东儿女传奇》、《文天祥殉国》、《戒洋烟》等,用戏剧来宣传革命思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广东邻近港澳,是受帝国主义侵略最深重的地方,也是受西方文化影响最早的地方。20世纪初,我国效法欧美,建立新式学堂,这些新式学堂普遍开设了“乐歌”课,广东便不断有人到日本和欧洲学习音乐。学堂乐歌把西方音乐理论及表演形式介绍到国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音乐的重视,为现代音乐的推广做出了贡献。五四时期的平民音乐思想主张将音乐普及到一般平民,改变音乐为贵族和上层人士享有的局面,这对当时中国人的音乐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打开了中国音乐文化平民化的道路,提高了人们的音乐修养,并为后来救亡音乐的兴起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广东音乐名家萧友梅1937年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为适应非常时期之需要拟办集团唱歌指挥养成班及军乐队长养成班理由及办法》中提出,抗日救亡时期,要“废弃作为奢侈品的音乐”、“废弃一切个人主义的音乐”,要“跟随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获得中国音乐的出路”。在这份文件中,萧友梅提出了“精神国防”的理念:国防不单是有了飞机大炮便可成功,有了这些武器,还要靠忠心的壮士来使用他,而民族意识之觉醒,爱国热忱之造成,实为一切国防之先决条件……历史昭示我们,不只要建设一道巩固物质上的国防,并且须建设一道看不见、摸不着而牢不可破的精神上的国防:即民族意识与爱国热忱的养成。民族意识与爱国热忱的养成,需要社会的整体氛围,而音乐是烘托氛围的不二之选。怀着建立精神国防的理想,广东的音乐家们创造出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萧友梅的《问》,马思聪的《思乡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或如泣如诉,或悠远悲凉,或雄浑激昂,无不表达着对国土沦丧,家园破败的悲痛,很快引起听者的共鸣,并激发出全社会保家卫国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广东音乐迎来了新的艳阳天,涌现出刘天一、陈德钜、余其伟、李海鹰等优秀的作曲家和演奏家。1956年广东音乐名家成立了广东音乐史上首个专业乐团———广东民间音乐团,多次赴海外演出,影响巨大。1978年以来,广东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各种音乐风格的出现,直接反应着整个社会状态的变化,《春天的故事》、《弯弯的月亮》、《七子之歌》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在中国大地上传唱开来,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精神的鼓舞,是主旋律音乐的新发展。

三、近现代主旋律音乐在高校思政课的运用

21世纪以来,传播媒介丰富多样,艺术资源空前繁荣,但音乐大多倾向于娱乐化或是对个人感情的细微关注,而对主旋律音乐艺术的探索则相对缺乏,在校大学生对主旋律音乐的了解也许不及流行音乐的十分之一。同时,国内高校思政课在音乐艺术的利用上还缺乏研究,没有看到主旋律音乐在思政课上所起到的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血泪交织的近代史已经渐行渐远,课本上的讲述不过是冰冷苍白的文字,无血无肉的名称。而音乐却不同,音乐的强大感染力能穿越时空,将人带入到战火纷飞的年代,让人依稀瞥见战场上弥漫的硝烟、铁蹄下破败的家园。因此,高校思政课完全可以把主旋律音乐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不同的方法把本地区近现代重要的音乐艺术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在音乐中体会轰轰烈烈的爱国救亡时代,体会热火朝天的改革开放时代。其一,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播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某些章节的时候,可将对应的同时代的音乐找出来,先播放这些音乐让学生聆听、感受,再以讲解音乐创作背景的方式讲解史实,这样的讲解能将史实变得丰富立体,既有动人的音乐,又有音乐背后的故事,比起单纯的讲史实更能让学生接受。其二,可以以实践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音乐,选取他们认为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就创作背景、创作过程、作品内涵、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作品分析,大家可以在课堂上相互交流,这是一个从收集资料到信息筛选再到讲解表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听课,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探寻,自主的讲解,相信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背景的分析,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点会掌握得更透彻。其三,还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小型的音乐会,让同学上台来就这些主旋律音乐进行演唱或演奏甚至是表演话剧小品等。当今的大学生大都有些才艺,歌唱、舞蹈、乐器不一而足,年轻人也喜好展现自我,思政课完全可以利用这个优势,让学生就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主旋律音乐作品进行表演,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既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又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灵魂。我相信,音乐元素的注入能大大增强思政课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历史不再模糊,让理论不再刻板。教育是对人心的启迪而不是知识的灌输,音乐具有沁润人心灵的独特魅力,用音乐感染学生,能让爱国的情怀、社会的责任、个人的梦想等等难以言说的话题,找到直达心灵的捷径。

作者:陈文豪 单位:星海音乐学院


更多计算机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高校思政课主旋律音乐艺术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5906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直销系统 蜘蛛侠2099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中国地产市场》 《网络法律评论》 《应用数学和力学》 《新疆石油天然气》 《农业发展与金融》 《中国外汇》 《江苏教育宣传》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