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 - 软件开发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

时间:2017-02-06 21:16:33 来源:论文投稿

一、钢琴音乐美学元素解析

1、钢琴音乐美学元素中的本体与个性审美

透过形形色色的钢琴音乐的表象,钢琴音乐的美学元素揭示了钢琴音乐各内在诸环节、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进而构成钢琴音乐的整体审美。听众所欣赏到的钢琴音乐是由特定演奏者还原而来的作曲家的钢琴音乐鲜活本体的审美,而对于演奏者而言则是一次对音乐本体的情感再创作与感性再升华。鉴于钢琴音乐演奏者的情感注入及其感性特征,不可能对这些目前为止尚难以量化的特质进行明确界定,也正因如此,个性与共性之间才会产生差异,不同的个性演奏者之间,即便是对同一作品进行演奏时亦会产生明显的不同,同时,由于个性情感倾向与感性认知的不同,不同演奏者即便是对同一作品的演绎亦会在不同的细节之处引发不同的共鸣。个性自有其对于音乐的不同理解,不同理解下的钢琴音乐亦自然会产生其多风格、多层次性,这就使得个性存在着不可替代性,钢琴演奏家之间的个性就是其不同的演奏风格。

2、钢琴音乐美学元素中的感性与理性审美

在钢琴音乐实践的三大环节之中,美学思想贯穿始终,其中的欣赏环节处于整个环节的最高端,欣赏环节实质上是一个蕴理性于感性的过程,即首先通过感性认识对钢琴音乐进行感知从而获得第一手的感知数据,然后再根据储存于头脑中的钢琴音乐理性数据对该感知数据加以衡量,以判别钢琴音乐实践第二大环节——即音乐还原(音乐演奏)环节的精准与审美程度。简而言之其实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判断过程。与其相反的,音乐实践的第二大环节则是一个由理性的乐理认知到感性附带情绪的音乐还原过程。由此可见,钢琴音乐的美学元素中的感性与理性存在着同时依存于音乐整体中的特质,二者既不可割裂亦不可混为一谈。钢琴音乐的感性特质是伴随理性特质同时出现的,当某一乐章呈现出来的时候,听众不只是仅仅听到了乐谱中的一串音符,而且还能体验到蕴蓄于其中的音乐情感,只有体验到了这种情感方能称之为钢琴音乐的审美。

3、钢琴音乐美学元素中的存在与意识审美

钢琴音乐这种艺术形式的存在性审美就在于其以一种精神现象超越音乐本体而存在,书面或其他形式的乐谱并不是音乐真实的存在,而仅仅只能代表一种载体形式,钢琴音乐只有在演奏的过程中才具有存在的意义与审美价值。不止如此,钢琴音乐还具有审美的接受性,一旦作品失去接受性,不再受到大众的欢迎,则这件作品就将极少再有其存在与审美的价值。存在决定了意识,正因有了钢琴音乐美的存在,才会产生审美意识,审美意识只存在于演奏者的音乐实践能力之中,只有首先具备了审美的意识,演奏家才有可能将钢琴音乐作品再现为一种审美的存在,虽然只存在于演奏的那一瞬间,但这就已经足够了。演奏者为达到更佳的钢琴音乐审美效果,就必须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不断揣摩、反复领悟钢琴音乐本体的真谛与内涵,在此基础上方能将钢琴音乐的审美不断保持并持续强化。

二、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表现

1、背景气氛与艺术品位的审美营造

现代电影的表现手段极为丰富,声、光、电、磁、机等无所不用其极,其中声是电影背景气氛与艺术品位的重要审美体现,在电影艺术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反观默片时代,我们就会看到缺乏钢琴音乐表现的默片更适合拍喜剧片、动作片等类型,极难拍出表达情绪或剧中人物细腻情感的剧情片。而钢琴音乐在营造背景气氛方面则易如反掌,无论是时代气氛、地方风尚还是背景气氛与环境气氛都能表现得得心应手,钢琴音乐语言的丰富使得钢琴最容易实现影片的情感诉求,同时更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影片的艺术品位审美的需要,进而能够更好地实现影片创作思想的完形以及表演内涵的大幅提升。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我们看到生死关头,钢琴家选择了弹奏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这不啻是犹太民族投向纳粹丑恶灵魂的最锋利的标枪,更是犹太民族足以震撼世人灵魂的不屈的宣言,为影片营造了崇高的精神基调。

2、剧情发展与推动的审美营造

钢琴音乐对影片的剧情发展与推动有着极为强大的审美营造作用,在《钢琴家》这部影片中一共出现了十几次乐声,其中的前半部分,多为巴松管的低沉乐声,其余的十次乐声均为钢琴音乐,钢琴音乐一次又一次地闪现,将困在充斥了死亡虚墟的死亡之城中,苦苦寻找人性光芒的钢琴家的死亡边缘的生存状态,塑造得生动、凄惨且真实。影片在启幕的第一时刻即以肖邦钢琴音乐《升c小调夜曲》(op.20)中的不和谐音符与晦暗的色彩预示了即将来临的灾难,此后的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长里通过巴松管的穿插与钢琴的掩映,将命运的苦难一股脑地压在了犹太民族的身上,令人透不过气来。1小时36分钟的时候,再一次响起钢琴声,而钢琴家只能在心里听到,在当时的处境之下,是不允许他发出任何声响的,钢琴声不只在钢琴家的内心轰鸣,更是整个犹太民族对残酷屠戮的呐喊与抗争,钢琴音乐充分表达了犹太民族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

3、抒情与转折的审美营造

对于国家而言,多难兴邦,对于个体而言苦难既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又是激发生命力的最好方式,以苦难抚响的琴弦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钢琴家命运转折的两次短暂喘息都伴有钢琴音乐,同样是两次无声的演奏,其抒情意蕴与转折的效果大不相同。直到影片的结尾处,随着二战的结束,犹太民族终获解脱,衣着整齐、神情庄严的钢琴家终于能够坦然地坐在钢琴前弹奏他喜欢的钢琴了,钢琴的乐声终于能够再次欢快自由地翱翔于波兰湛蓝的碧空之下,当钢琴家与乐队合作的E大调的《大波罗乃兹舞曲》(op.22)奏响之时,一切的苦难似乎都随着舞曲的行进而终结了,安静的行板中隐含着的快速琶音将赞颂式的旋律慷慨地奉献给了曾经饱受折磨的犹太民族,随后的华丽的装饰音与欢快的节奏将影片推向了高潮,在欢乐的情绪与欢快的氛围之中,影片戛然而止。

三、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价值

1、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透析

听觉是人类先于视觉觉醒的一种本能,人类的听觉艺术的诞生也远远早于视觉艺术,所谓有劳动处皆有音乐,而电影等视觉艺术的出现则要晚得多。钢琴音乐具有极强的驾驭场景、操控人物性格、彰显主题等功能,不仅已经成为关乎影片成败的关键,而且已经几乎成为影片中与视觉并驾齐驱的不可或缺的双向式建构元素。在《钢琴家》中,不断萦回的十次钢琴音乐的核心美学价值就在于一次一次地将以苦难创伤包囊于其外的民族精神层层揭开。钢琴家栖身于阁楼时,楼下德国军官们弹奏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旋律凸显了钢琴音乐在影片中反衬的美学价值,一方面象征着德国纳粹的暂时乌云蔽日,另一方面也昭示世人,任何侵略都只能存在于侵略者的幻想之中,而这幻想迟早总会破灭,纳粹也即将面临覆亡的命运,即便是帮助了钢琴家的那位英俊帅气善良伟大的德国人——威廉•霍森菲尔(WilmHosenfield)亦在前苏联的战俘营被折磨致死,终未能完成他战争结束后想听一场钢琴家音乐会的夙愿。

2、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解析

针对影片《钢琴家》中的钢琴音乐进行美学解析,我们看到,在影片的光影之外,钢琴音乐既向我们展现了犹太民族苦难的回忆与沉思,又向我们展示了犹太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每一次波兰抵抗组织的抗争之际都会有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的钢琴乐声响起,或振奋激昂,或慷慨悲壮。钢琴诗人肖邦的钢琴作品中存在着其他作品无法与之媲美的弦外音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价值集中表现在穿插于影片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之中,钢琴乐声的弦外之音不仅令观众从影片中看到了曾经的二战往事,亦会勾起肖邦时代的波兰往事,同时,更会令观众从弦外之音中浮想联翩,进而反思人类的善恶往事,《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是肖邦面对国家沦陷之际内心惊澜撼动的折射,而由观众在影片中听来,则其沉重的八度低C振响宛如黄钟大吕般发人深省。

3、钢琴音乐在《钢琴家》中的美学意义

钢琴音乐在美学意义上对电影而言不仅有着解释剧情、反衬剧情、烘托剧情的作用,而且还具有着揭示剧情进展与预示剧情转折的重要作用,同时,亦具有补充剧情、延伸剧情乃至强化剧情等诸多氛围营造作用,并且,在营造的氛围之中,钢琴音乐还能够随时伴着剧中人物的表演,对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交替变换的主题、多线索的切换与对比等进行情感与主题的渲染、刻划与深化,从而成为电影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亲密伴侣。随着越来越多的钢琴音乐与越来越多的钢琴元素引入电影艺术之中,电影艺术的美学意境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在影片《钢琴家》中,反复出现的肖邦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中的降A大调的转折在影片之中具有更高的美学意义,其壮怀激烈程度直冲霄汉,恰如犹太民族的吁天之声,令人不由得不扼腕叹息。

四、结语

影片《钢琴家》的标题虽然貌似只是钢琴家个体的故事,但是,一旦你观看完影片就将不得不承认,这其实是一部宣扬民族精神的音乐与弘扬民族精神的电影的一次完美结合,民族精神透过个性闪现出了可以直面死亡乃至任何危险的不屈不挠的伟大力量。代表肖邦民族精神的钢琴音乐在影片中功不可没,为影片平添了极大的美学研究价值,同时,对于普通观众而言亦具有极大的美学审美意义。影片中所选用的三首肖邦钢琴音乐与一首贝多芬的音乐一正一反的应用更加彰显出了钢琴音乐的美学力量,在钢琴音乐美学力量的支撑之下,影片的主题脱颖而出。

作者:斯琴


更多软件开发论文详细信息: 钢琴音乐在电影中的美学价值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2525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中国老区建设 大氮肥投稿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自动识别技术与应用》 《内蒙古社会科学》 《保山学院学报》 《有色设备》 《四川文学》 《成人高教学刊》 《黑河学院学报》 《销售与市场》 《农业机械》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