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目前会计专业在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一个有特色的高职专业首先应体现在其合理的课程结构上。目前,我国的高职专业大多是本科专业的“微缩版”。在课程结构设计上,“本科”会计类专业在课程类型上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等,“高职”会计类专业则分为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选修课等。经过比对发现,两者结构相似,公共基础课程、选修课如出一辙;在专业基础课中,会计本科突出表现在《经济学》和《管理学》及《会计制度设计》等课程的增加;在专业核心课程中,本科为《会计信息系统》,专科为《会计电算化》,本科专业还增加了《高级财务会计》。(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是指老师和学生为达到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而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使用各种技术设备。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沿袭本科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教学条件稍微好点的学校,提供的多媒体设备仅限于播放教学课件。会计手工实训室设备简陋。有些学院为了节省成本,将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与其他专业实验室合二为一,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软件冲突”,严重影响日常教学。(三)师资队伍高职院校招聘的教师一般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很多会计研究生对于一些具体业务,不知如何操作。随着高职会计专业严重扩招,会计的实践性教学很难充分开展。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教育上进行“改革”。“改革”不是简单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是单纯的拿来主义。
二、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创新思路
(一)依据社会需求构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众所周知,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需要市场,只有适应市场的产品才有竞争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90%以上面临就业,极少数直接专升本。高端技能型人才强调学生应具备高端技能,尤其是掌握某一专业领域的技能。为此,高职院校教育思路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有所创新。在设计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进行会计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研究,学院应同会计行业和相关产业人事部门共同研究、制订课程体系,并形成自己的专业课程标准。每所高职院校都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会计人才。(二)更新教学手段,改革考试方式目前,所有高职院校为学生统一购置教材,教师根据教材备课。这种方式不利于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如何让学生主动学习?可借鉴国外教学经验,不再为学生购置统一教材。教师在上课之前,指定几本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教师应降低对讲稿和教科书的依赖性,根据会计岗位各个模块的内容精心准备资料,通过采用案例分析、小组协作、课堂研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培养学生协调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改变现有的考试方式。多数高职财会专业考试课成绩评定仍然沿袭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按3:7的比例合成,很多试题的答案在教材上均有体现,这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迎合了学生投机取巧的心理,增加了学生考试作弊的机会。期末考试可以通过撰写实验报告,或者进行相关的案例分析等形式进行测试,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教师主要根据学生分析问题的深刻程度及对问题的把握程度来评分,从而避免了突击复习、背诵答案及抄袭行为的发生。(三)培养掌握技能的老师鉴于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学院应积极鼓励老师进行企业顶岗。因财会工作有一定的周期性和连续性,建议学院最少以一年为一个顶岗期,让老师到实习基地或其他相关企业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会计准则也正在逐步向国际会计准则靠近,未来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也会发生相应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应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创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要兼顾各方面的因素。我们要遵循市场规律进行有益尝试,相信可以走出一条适应社会发展的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创新之路。
作者:陈敏 单位: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