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可变空间设计论述 - 综合经济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住宅可变空间设计论述

时间:2017-01-24 19:29:41 来源:论文投稿

1保障房建设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1.1保障性住房的空间设计

近些年来国家推行廉租房、保障房建设,鼓励建造中小套型、经济型住房满足大多数老百姓的住房需求。这类住宅空间设计均为小户型,套型面积均在30~60平方米左右。未来这类住宅产品也会遇到诸如商品住宅空间设计可变性不足的问题,而且此类住房多以小户型空间为主,空间可变的弹性更低,应高度重视对此类住宅产品的可变性与适应性研究,避免造成此类住宅产品因使用寿命缩短而造成资源的更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1.2住宅产业化

我国住宅产业化、工业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相比国外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住宅产业化提倡工业化装配式住宅,除衔接部位现浇以外,全部结构构件均为工厂预制,现场安装。住宅空间设计,提倡住宅参与,住宅空间可变化的支撑体住宅,房间内墙体和隔断以及卫浴、厨房设施均为工业化集成部品,工厂预制、现场安装,空间组合可根据住户要求弹性变化。这样开发商仅承担支撑体结构部分的工作、室内部分由住户和二级开发商即房屋销售策划单位共同完成。这种建设模式迫使住宅的设计、建造、住户参与、结构体系及下游定型产品的开发研究进行相应升级改造,使住宅产业焕发了新的生命,以科技带动生产。

2住宅可变空间设计影响

2.1空间容量

传统的住宅空间设计基本规定一个空间仅有一个功能,如客厅、卧室等,现代居住空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大,更多的单一功能被复合成多功能空间,如厨房兼餐厅、书房兼客卧、卧室兼书房、多功能起居厅等,尤其在安置房和保障性住宅的空间设计中,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面积,这种复合空间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因此过去单单用功能空间来定义某一房间的使用用途就变得相对困难。在住宅可变空间设计中采用空间容量的概念来界定房间的使用性质更加贴切和容易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显示了空间可变的量化指标。如某一卧室兼有卧室、书房、起居厅的功能,相对而言它的空间可变的能力就相对较高。家具在功能空间中起着标示空间尺度的作用,同时它也能定义空间中所包含的空间容量的多少,在住宅家具当中,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家具,如下图所示,具有床和书桌是最基本的卧室兼书房的两个空间容量的房间布局,随着家具的增加,空间的可变和包含的功能用途即空间容量也在变大(见图1)。

2.2结构和设备

2.2.1结构技术空间的存在必须依靠结构的支撑和围护构件的围护才能形成,在这之中结构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一直在寻求突破结构对空间的限制作用,随着现代结构技术的发展和空间设计手法的多样,现代住宅空间的变化并不完全依赖结构的支撑和结构技术的进步。在近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结构的支撑作用和围护作用逐渐分离,为在结构支撑的大开间空间内采用轻质围护构件形成可变空间创造了条件。大开间结构技术可以提供容纳多种空间容量的可变空间,这在技术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种空间的获得也需要采用特殊的结构做法,造成工程造价的攀升,如厚板结构、无梁楼盖、预应力楼板等;对于住宅空间设计,可能并不需要单一空间容纳如此多的空间复合功能,或许同一家庭也并不会如此频繁的变化空间,因此单纯追求结构技术的进步不能完全解决住宅可变空间设计在推广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应有区别的看待结构技术对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限制和促进作用(见图2)。

2.2.2设备服务空间设备管井虽然相对于结构体系对于空间的影响力较小,但对于服务空间(厨房、卫生间)的空间位置与布局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合理的服务空间布局对于整体空间的灵活性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参见上图2)。设备服务空间主要包含厨卫空间,这一部分及其内部的竖向管井对住宅可变空间的弹性变化影响较大。主要原因是这一部分空间在居住空间中属于不经常变动位置的附属功能区,内部的竖向管井大多位于套型内部竖向布置,对住宅可变空间的可变性限制很大。在住宅可变空间设计中,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一是将厨卫空间置于主体空间之外,即偏于主要功能区两侧或外围次要的采光和通风面,使主要的功能区尽量方正,便于空间弹性变化。二是在套型内部采用全部或局部架空楼板的方式做同层排水,将横向干管集中到公共区域的集中竖向管井中再竖向排放,这样使厨卫空间位置的改变不影响其他楼下住户。传统做法因竖向管井布置于下层住户套内空间产生嘈音干扰和检修不便,及对住户空间改造的限制作用而难以满足灵活布置空间的要求。

3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理论方法探讨

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很多,国外比较流行的是SAR理论和方法,它将住宅的可变空间设计归纳为支撑体和可分体的设计,支撑体即为支撑结构和外围护结构,可分体即填充体,由用户装修设计完成。SAR理论具有可变空间设计的普遍适应性,对于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均适用,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它更像是一种建筑学的指导方法。在国内,80年代东南大学鲍家声教授将SAR理论引入国内,出版了《支撑体住宅》一书,90年底,香港大学贾贝思教授出版了《长效住宅—现代建宅新思维》(1993年)和《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1999年)两部著作,对住宅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国内相关院校和科研院所均对住宅可变空间的适应性和实践操作性进行了探索,积累了大量工程实践经验。住宅可变空间设计最直接的设计出发点就是为了满足家庭成长变化过程中产生的居住空间需求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家庭规模和家庭成员人数的增减,二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命周期内的个性化需求的差异和变化。对应于这两种需求可以在住宅套型空间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的可变性来解决。纵横向可变空间设计策略基于SAR理论的核心概念,强调不过分依赖结构和技术的先进性,立足于住宅空间设计特点,将住宅的可变性与住宅空间套型设计紧密结合,适合绝大多数的大开间和中小套型的住宅可变空间设计。

3.1纵向可变性策略

3.1.1套型组合策略在住宅市场上,中套型面积一般在90~120平方米,适合核心家庭居住,小套型面积在40~60平方米左右,适合独居老人或年轻人居住。市场上既有套型对于主干家庭的户型的缺失以及家庭成员成长变化带来套型变化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住宅可变空间套型组合策略以中套型为主,将小套型作为可变因子与中套型进行变化组合,可变化出多种户型组合方案,在结构基本不改动的情况下就可实现套型空间的可变性。在实际操作上,住户根据家庭成长变化的需要,可以采取先购入相邻的中加小套型,在空间富余时将小套型出租出去,以减轻经济压力;或先购入中或小套型,根据家庭成长变化情况再购入相邻套型空间,只是相邻套型空间在同一时期搬走的可能性不大,在操作层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3.1.2套型组织策略套型的组织策略可借助套型间预留门洞,通过在需要时打通门洞来实现套型间的组合,也可以通过改变通道内走道上户门的位置将两套户型组织在一起。在不依赖结构变化的情况下实现套型空间在纵向上的空间变化。(1)预留门洞在每套住宅户型内均设有分户门和厨卫设施,通过打通两套户型间的分户墙即可以实现套型间的合并,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套型设计之初即在分户墙体内预留将来要打通或封堵的门洞,仅需简单的改造就可实现套型间的合并和分隔。如我国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保障房建设、公租房、廉租房和拆迁安置房以及SOHO类住宅空间均可用这种方式实现套型间的组合变化设计(见图4)。(2)改变走廊中门的位置套型组织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改变公共走道上户门的位置将两套户型合并或分隔开来,两套户型具备原来的功能,仅在空间使用上有变化,适合家里有老人独住的主干家庭选用;在政府组织的保障房可变空间设计上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参见上图3)。

3.2横向可变性策略

3.2.1套内完全可变型(1)生长发展型在高房价的楼市背景下,能够通过赠送或“可变”等形式让购房者在同等价钱之下,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这样的高性价比户型产品深受购房群体喜爱。这种预留户型的功能弹性,让客户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根据自己需要决定功能的分配。甚至进行前后或左右的拼合,达到空间使用的伸缩性和功能使用综合性。这种形式是目前商品房市场上户型设计比较普遍的设计策略,比如入户花园、空中花园、设备平台、飘窗、错层露台等,因上述类型在面积计算上仅算一半面积或不算,事实上给了购房者一部分的赠送面积,业主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家庭成员的增长对这部分赠送面积进行简单改造,成为多用途的功能房间,从而实现居住空间的可变性(见图5)。户型具有典型的入户花园及空中花园特点。运用大面积入户花园,空中花园,空间可灵活设计,舒适度很高。经济型小户型赠送面积较多,厨房客厅外接阳台,卧室采用飘窗设计,居者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二房变三房,甚至四房。(2)大开间可变型此类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理念来源于SAR理论的支撑体和可分体概念,主要有支撑和围护结构提供较大开间和进深的套型空间,套型内很少或没有承重结构,套型内空间可以灵活变化。国内目前主要探索的是CSI住宅,大开间灵活可变住宅,设备管道集中在公共部位,厨卫做同层排水,厨卫位置及房间隔墙均可变动,灵活可变程度较大(参见上图2)。

3.2.2套内局部可变型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研究对于因居民个性化需求或短期内空间可变的需求往往采取套型内部局部可变型解决方案,这种方案不改变套型空间面积,仅采用变化家具和用灵活隔断重新划分空间来获得空间的可变性。(1)半间房设计半间房又称为多功能房,面积在8平方米左右,在中小套型空间中半间房的功能可变性作用非常明显,既可以作为婴儿房与父母卧室相通方便父母照顾,也可在幼儿长大后作为独立的幼儿房、青少年房,同时在青年成家搬出去独立居住后半间房还可以作为客房、老人房、保姆房或收纳储藏间等。半间房作为套型空间设计的可变因子起到了与其他功能空间互补和复合转换的功能作用(见图6)。(2)功能变换型通过变换功能房间的位置,来满足住户家庭成员增减和家庭个性化套型空间可变的需求,此种功能变换要注意楼板底部结构梁对空间的限制作用,空间宜方正,这样功能变换才更容易实现(见图7)。(2)套内空间灵活隔断通过采用成品灵活隔断来分隔空间,可较快的实现住居空间的灵活可变。如天津阳光100•时光里项目,“阳光100•时光里”最大的产品特色是全敞开式的无梁无柱空间,不仅具备100%得房率,更有移动软墙,室内空间可随着墙体的滑动自由组合,88平方米的房间可以根据住户的生活所需,自由变幻空间功能布局。移动墙科技给业主带来DIY的空间创意生活(见图8、图9)。

4结束语

本文简要论述了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提出现阶段住宅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强调了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必要性,对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设计策略和方法分别进行了论述,对住宅可变空间相关的保障房建设和住宅产业化的建设也进行了简要概述。本文希望通过对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理论和方法的探讨能在引起人们对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重视,尤其在中小户型空间如保障房建设中实现空间的可变设计来延长住宅使用寿命;同时提倡在不过分依赖结构的支撑作用和强调先进科技技术的前提下简单易行的来实现住宅的可变空间设计。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民居住生活模式的发展、变化,住宅可变空间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相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它将成为住宅空间设计图8户型平面图图9移动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作者:李建成 单位:上海同建强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更多综合经济论文详细信息: 住宅可变空间设计论述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634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医学论文发表网站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时间频率公报》 《中国服装》 《塑料》 《四川党史》 《航空史研究》 《班主任之友》 《中国乡村发现》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世界》 《职大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