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地位 -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地位

时间:2017-01-24 01:29:13 来源:论文投稿

摘要:本文通过简述建筑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发展为线索,从各个时代的建筑文化中找寻中国传统文化对建筑文化发展的决定与影响,也从不同层面论述了建筑对文化强有力的反作用力。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建筑文化;影响与反影响;保护;传承

作者简介:李晨(1986-),女,陕西西安人,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助教,建筑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主要从事设计艺术学、民俗建筑文化、园林景观文化、数字媒体艺术研究

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贯穿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随着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形成了迥然不同、又紧密联系的建筑形制和文化。可以说,是文化创造了建筑,而建筑承载了文化,并用一种集群式的永久的形式空间实体将不同特色的文化精华得以保存,让后世能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上拾起文化的碎片,将其拼合并传承下去。建筑用它独特的方式,为人类历史的沿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建筑及其文化不仅仅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作为世界三大文明之一,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文化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以自己独具特色、多变统一、一脉相承的传统技术及建筑文化屹立于世界建筑之林。因而,博大精深的中国建筑,与古代的伊斯兰建筑和欧洲建筑并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为世界建筑大家族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中国建筑中最为世人熟知记载并着重研究的是宫廷官式建筑及达官贵人、商贾贸易的建筑居所。纵观中国建筑在中国历史长河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虽然从史前萌芽开始,中国建筑文化就有了自己的一笔,但最终能为世人记录并重点保护集中留存下来的,往往是那些用材坚固、耗时花钱的宫廷及院落。

一、史前及夏商周

在史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发现了一处距今七千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部落建筑遗址,在没有建筑意识及保留意识的史前,先人们就建造出了最早的干栏式木结构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其存在的最初和最终意义。在这里,它为原始人避风遮雨、聚集人群,而人们以建筑为地标,作息繁衍。而最早的中轴线平面布局建筑发现于红山文化遗存中,在辽宁喀左县东山嘴,发现了整体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整齐的大型祭坛,左中右对称主次分明。原始人类的建筑其功能性被无限利用,却不被人们有意识的留存记录。这些发现的史前人类所修建的聚落及祭祀建筑群,是中国最早的有形制的框架式木结构房屋和中轴线建筑布局,为中国建筑的起源开创了先河。到了夏、商、周时期,国家的建立与发展进入了初创时期,中国建筑,尤其是宫廷祭祀建筑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了重大进步。王权的建立,必须依赖于自上而下的统治,而这种无形的统治必须要有实体来向被统治者张扬显露其权威性和地位的不可动摇性,此时,大体量群体的建筑就为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选择。建筑开始成为统治阶级的国家武器。这个时期突出进步的建筑形制主要有以台基式建筑为标志的官式建筑、以夯土和版筑技术为主的都城城邑,而建筑材料则以此时期最新发明的陶制器物为主。夏、商、周时期建造了大量的宫殿建筑、作坊、居住房屋、墓葬、陶窑等,并修筑了以镐京、洛邑为代表的天子都城。这些都城为今后中国皇家建筑的建造奠定了基础,为王权的巩固与体现找到了实体付载物。建筑从史前单纯实用功能的意义向统治阶层的权力表现意义逐步转型。虽然这个时期的民居建筑规模较大,但处于底层的劳动者其屋舍大都只为避风挡雨、一家团聚,从形制及记载上都不为当时人们看重,而建筑所用技术、建材都相对落后与简易。自此,中国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建筑的意识功能逐渐替代了其实用功能。

二、秦汉唐宋明清

秦汉时期,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帝国出现了。秦朝皇帝将统一后的各国都城宗庙摧毁,令建筑设计人员绘制所毁都城、宫庙图纸,在咸阳塬上将其统一修建,其规模之大绵延达二百余里。在修建过程中,广泛吸纳了不同国家建筑的精湛技艺,并运用到工程中。由此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规模宏大的壮丽工程。然而能绘制记录并建造下来的依然是权力者的居住处。到了汉代,中国开始盛行佛教文化,通过佛教与印度、西亚和中亚有了更多的交流与模仿。此时期就在装饰纹样中流行出了卷草纹、须弥座等,琉璃瓦也运用颇多,而佛寺建筑也在这个时期大规模、井喷式的在各地涌现。秦汉以后,直至明清时代,中国建筑以自己独特的的形制与传承方式发展到了巅峰时期,唐代达到了高峰。在砖、瓦、建筑技术、建筑构件、色彩及装饰上,创造了高度统一和谐的建筑风格。并且建筑体量相较过去气势恢宏,有着严格的建筑规范制度。王权的利用价值在建筑中的体现达到历史的新高度,也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唐都长安城,并留存至今。唐代以后的各朝各代的建筑成就都没能达到其高度。

宋代作为中国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从“小”的方面为建筑发展史留下了自己的空间。宋代建筑多变秀丽、纤巧细腻,与唐代建筑的宏大气势截然不同。而最可贵的是,在宋代颁布了《营造法式》,此书标志着中国建筑建造的成熟与传承,它规定和记录了在建筑中的各种规范和准绳,并对预算及设计施工用料做了明确严格的规定。但书中的大规模篇幅记录与规范的还是服务于王权的建筑形制。元朝在前人基础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并将藏传佛教文化及伊斯兰文化中的建筑风格运用到了建筑中。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群就是北京故宫,此时各种制度及建制已相当成熟与完善,并颁布了《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以法律的形式统一了官式建筑的各项规范,明确了模数及用料标准,对构造方法进行了简化与升华。以上不难看出,出于王权的统治地位,能被记录和规范保留下来的大多为官式建筑,它们有了自己的规模、规范和地位,并随着王权的更迭建造、焚毁、扩建、发展,它们身上更多的是奴役的色彩,被赋予独一无二的功能,永远处于“被利用”的一面。与此同时,各地劳动人民,有着浓厚被奴役心理的中国人民,他们的民居屋舍的建筑数量也是空前的。民居建筑文化凝结了中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所总结的智慧和经验。它随着历史的发展,不受统治阶级的束缚,在中国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上,以功能至上为主要建造目的,口口相传,在长时间里遵循大自然优胜劣汰的法则,发展至今,为后人留下了不亚于官式建筑的民居建筑文化遗存。

三、民居

民居建筑在中国整体建筑文化中是数量最为庞大的,其分布之广泛,北到内蒙古,南到海南岛,西到新疆,东到台湾,以及内陆陕西,都有其独具一格的代表建筑文化。根据功能用途,包括戏台、庙宇、佛塔、园林、牌楼、廊桥、祠堂、书院、民居等。民居建筑因其不受官式建筑建制的影响与限制,可以按照建造者及当地民风民俗自由设计和施工,没有明确记载的规范、成套印刷的规章制约,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能。而且建筑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经济性、设计多变性、朴实实用性在民居建筑中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但是民居建筑在古代大多受政治、经济、自然资源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在体量及规模上都不如官式建筑,建筑材料也较简易,不易长久保留,也没有文字上的过多记载,对后世研究造成了一定限制。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国土上,有着众多不同民族,各民族所居住的生态环境、气候气象和民风民俗各不相同,这些不同决定了各族民居在建筑的内外空间、平面布局、建造结构等方面的处理上呈现出丰富多彩、百花齐放的民族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蒙古包、徽居苏居、岭南民居及黄河流域的四合院和窑洞,而这之中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不同形制的窑洞民居建筑。

窑洞民居分布在黄河流经的各省市黄土高坡之上,其中以陕西省发现的数量最多、形制最丰富、使用时间最长、保护研究传承和利用开发最完善。窑洞是古代穴居最早出现的是竖穴形式,但因不易防雨,所以后来发展的都是横穴。在世界民居建筑体系中,窑洞民居也叫作“生土建筑”,是现在研究和保护开发的一大热点。所谓生土建筑,主要用未焙烧而仅作简单加工的原状土为材料营造主体结构的建筑。分布在陕西的窑洞民居从其建造的形式上分为三大类:一是锢窑,二是崖窑,三是地坑窑。锢窑,指在平地上以土胚和麦草黄泥浆砌成基墙,以砖石或土砖为材料拱圈窑顶而成,搭配屋舍,围合成院落;崖窑,指在崖壁或土沟边挖窑,利用自然形成的土塬,挖掘空间;地坑窑多位于黄土高原比较干旱的地区,沟壑陡峭深邃,人们没有山沟可以利用挖掘横穴的条件,所以人们利用坚固稳定的黄土直立边坡,创造出另一种窑洞形式。四合院是由四面房屋围拢起来的民居形式。四面房屋或者围墙,围合成中间一个或多个院落,较大的四合院民居会有两个到三个院落组成,最小的也会有一个院落,以南北中轴线对称来布局或增加院落进数,坐南朝北。

四合院最具代表的是北京四合院,大都建筑于明清时期。徽居主要形成于安徽休宁、黔县一带,也称徽州古民居,现在有相当一部分保存完整的明清两代徽居,其数量之多可见一斑。徽居其主要特点是建筑上木雕、石雕、砖雕和彩绘。苏居主要是以江浙为代表的水乡民居建筑。大多为文人骚客、富商官僚所建,他们争相在风景如画物产丰富的苏州修建园林,置办家财。苏居大院一般由多个单体院落组合构成,排列分布在整体住宅的主轴线上,而位于主轴线上的院落称作“正落”,旁边的为“边落”。岭南民居中最为独特的是五岭以南的客家土楼民居形式。从形状上客家土楼可以分为圆形土楼、方形土楼和“围龙屋”土楼三种;岭南民居中还有干栏居和吊脚楼,干栏居是利用木质或竹制材料将屋舍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多为少数民族采用和居住,历史悠久。吊脚楼是干栏式民居的一种变形,主要为苗、布依、水等民族使用居住。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文化主要依附于人们对权力和功能的要求,每一种建筑形制的产生都紧紧围绕着对事物规律的总结与运用。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文化、宗教文化、教育文化、文学艺术文化、史学文化、民俗文化、科学技术文化等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它们环环相扣,相辅相成。每一栋建筑的每一方寸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方面,建筑以它默默无声、亘古不变、承载历史的“品德”屹立于中国大地上。

参考文献

[1]中国民居三十讲[G].王其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民居建筑[M].王其钧,谢燕.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3]中国民居研究[M].孙大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田广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李晨 单位: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


更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建筑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地位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1286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人民币升值贬值的影响 热带地理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科技文献信息管理》 《中国自动识别技术》 《标签技术》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上海轻工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气象与减灾研究》 《气体分离》 《国外金属矿选矿》 《工程机械文摘》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