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自己的课堂上和我在平时的听课中,对于三维目标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常常会走向一个极端,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课堂语文教学中的诸多问题,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虽然努力应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但是,总是觉得课堂语文教学有些华而不实,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初步学习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学法的理念;聆听了李吉林老师在全国优秀的情境教学课的案例,并以此为中心外延;学习了窦桂梅老师的课例:以情来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她的课激情四射,善于鼓励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感,听她的课,如沐春风;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课,他在课堂上,就重要的一句话或一段话,善于营造创设不同的情感氛围,引导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体验。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或喜或忧,或动或静,在被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着、熏陶着、潜移默化着,学生一节课学来,忘记了时间的长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所有的疲惫,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比较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丰富了情感,生命在每一节课的积累中得到了积淀。
(一)在“真阅读”中展现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反复的阅读课文,当然这需要老师在阅读时的多种手段、方法的指导,但这多种方法指导的核心是为学生创设了多种适合学生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多层次深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的意思。我在教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对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请本校的美术老师为我画了一幅关于史铁生和她母亲的画,突出勾勒了母亲的眼神,作为细节,让学生透过画面,尤其是当史铁生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那种充满期待的眼神,老师通过图画再现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温馨而具有矛盾冲击力的场景中,深切地体会到母亲对儿子的无私的关爱。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真切体会这种无私的爱子之情,我还让两名学生分角色表演,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亲身的表演来体会这种情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效果比较理想。
(二)在“真思考”中唤醒情境
李吉林老师认为,情境教学突出“思”,给儿童拓宽了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潜在智慧得到充分的开发,让学生在其中进行一系列的思维、联想和想象的活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提炼问题,树立“主问题”意识,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切合学生的实际,更能够符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问精辟实在,语言表述简明扼要,一语中的,不拖泥带水,啰啰嗦嗦,让学生不知所云。我在教学纳兰性德的词《长相思》时,词中有这样一句:“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这样一种情境: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但纳兰性德却无法入眠,这是什么原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为大家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吗?有的学生就描述了这样的情境:“皇帝到塞外慰问,路途遥远,山水跋涉,再加上适逢深冬季节,天寒地冻,风雪交加,寒冷万分,皇上为了自身的安全,带了众多的卫士,庞大的行军队伍,让此人此去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因此内心不禁凄凉起来。”老师补充,纳兰性德确实是一位对政治权力无兴趣的人,如果换成是权力欲比较强的人,可能借此机会在皇帝面前大加表现,但是,这不是纳兰性德。当然,情境教学法的教学途径很多,在李吉林老师所总结的有六种,每种方法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章,采用合适的情境教学法。
作者:张鹏 单位:江苏省泗洪县龙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