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妇科採珍》用药规律研究,希望能增强大家对药剂知识的认识。
一、资料与方法
《妇科採珍》辑录调经、胎前及产后病症共159症,涉及方剂137首,中药187种。参照《本草纲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3]用的名称为正名,对清代绛州地忍堂乔藏板木刻本《妇科採珍》所辑录方剂用药中涉及的同药异名的药物进行归类,归类后共199种药物。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其用药频率、药物功效及药性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1.用药频次分析:
《妇科採珍》又分为调经篇、胎前篇、产后篇,分别统计各篇用药频次在5次以上中药情况,结果见表1~表3。由表1~表3可以看出,冯氏《妇科採珍》中不论是调经、胎前还是产后,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当归、川芎,调经其次为白芍、生地、茯苓、白术、甘草、熟地、香附、黄芩、生姜等,胎前其次为甘草、黄芩、白术、人参、白芍、熟地、茯苓、阿胶、生姜等,产后其次为甘草、桃仁、炮姜、人参、童便、陈皮、白术、黄芪、白芍等,由此可见冯氏临证以补益为主,但各有侧重,调经注重补血和血,胎前注重益气补血安胎,产后注重补虚祛瘀。
2.按功效分类
结果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补益药在《妇科採珍》中应用的最多,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可见冯氏治疗妇科病以补益为主。
3.药性分析:
中药的药性是指药物的偏性,是中医理论对中药作用特点的高度概括,是分析中药治病用药规律的主要依据。笔者对《妇科採珍》所使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5~表7。由表5可以看出,冯氏临床用药以温性药物最多,体现了冯氏用药注重温煦气血,使气血生化泉源不竭。由表6可以看出,冯氏《妇科採珍》用药以甘味药物为多,其次为辛、苦,体现了冯氏临证用药比较平和,重视补益扶正。由表7可以看出,冯氏《妇科採珍》用药以归脾、肝、肾三脏为主,说明冯氏临证用药以肝脾肾为主,尤重脾胃。
三、讨论
本研究用药频次及功效统计结果显示,《妇科採珍》中调经用药以入血分药为主,如重用当归补血和血,当归素有“血家要药”,清代柳宝诒认为“当归一味,温经之功,比附子尤应手”。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白芍滋阴养血;生地清热凉血;白术健脾益气;熟地滋阴养血。胎前用药以益气补血安胎为主,如重用当归补血和血;川芎活血行气,为血中气药;黄芩清热安胎,白术健脾补气安胎,正如朱丹溪曰:“黄芩、白术为安胎圣药。”人参健脾补气,白芍滋阴养血,熟地滋阴养血,砂仁理气安胎,可见,冯氏胎前临证用药以益气养血安胎为主,但侧重在安胎。产后用药以祛瘀补虚为主,如重用当归补血和血,调经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调经止痛,可以“上行头目,中开郁结、下行血海、旁达四肢”,为血中气药;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温经止血,人参、陈皮、黄芪、白术健脾补气,白芍滋阴养血,使用童便作为引经药,最是滋阴降火之妙品,为血证要药。可见,冯氏产后临证用药以活血化瘀、补气血为主。冯氏治疗妇科病虽然以补益气血为主,但临证用药各有侧重,调经注重补血和血,胎前注重益气养血安胎,产后注重补虚祛瘀。中药药性统计结果表明,冯氏用药四气以温性药物最多,占用药总数的40.7%;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占用药总数的29.68%;归经以归肝、脾、肾经的药物最多,分别占用药总数的20.00%、29.62%、18.87%,体现出冯氏治疗妇科病,重视温补气血,肝脾肾的三脏立论,但重在脾胃的用药特点。
总之,冯氏临证用药以温性、甘性、归脾肝肾经、补益类药物为多,体现了冯氏用药比较平和,注重温煦气血、补益扶正,重视肝脾肾。
作者:翟春涛 穆俊霞 单位: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