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学校规模扩大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科门类也逐渐增多,大学生培养类型也呈多样化趋势。大学生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改变管理手段及方式以便更好地提高工作效率显得愈加重要。构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可以实现本科生教育主客体之间信息传输、共享与同步管理,不但可以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进行全程监控,并且可以使学院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各级管理部门也可以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对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及时反馈信息,对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等一系列管理与制定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推动教育管理现代化的需要
信息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现阶段教育管理软件特别是基于Web的网络教育管理系统开发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管理过程后,形成了网络化管理环境、数字化的教育资源、数字化的教育管理方式。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结合了新形势下教育的新概念与成熟的网络开发技术,将管理的规范化、质量监控、信息管理技能的提升等几个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数字化管理模式,以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务管理的有机整合。
(三)提高管理服务质量的需要
高校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随着高校机关部门向以教师学生为本的服务作风转变,教务管理系统已经从“管理”软件向“服务”软件转变。不仅教务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理念,提高服务意识,教务管理软件也需要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服务需求。搭建一个开放式的教与学平台,增加公开透明度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1]
二、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结构设计和功能
(一)结构设计
教务管理信息化基本思路是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搭建一个以学生、教师、学院、教务为一体的信息共享平台。根据现代教育技术中系统理论,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管理学生、教师相关数据,监控管理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过程。学校的教务管理是在教务处、学院两个层次级上构成了纵向结构以及实施的主体机构。体系的横向结构主要由教务管理的客体学生、任课教师等构成。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教学计划管理、排课及选课系统、教室日常借用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网上评教系统、学习预警系统、毕业生综合管理系统、综合查询以及其他辅助工具等。1.教学计划管理系统。管理每个年级专业的教学培养计划、课程库、教学计划下达,双学位计划管理。通过教务处和学院两级核对,形成年级培养计划并下达给各个学院,安排每学期的任课教师。2.排课及选课系统。各学院上报教学任务,为每门课程安排任课教师、助课教师以及实验人员。教务管理人员审核上报数据后进行课程编排工作,每学期课表形成之后安排学生网上选课。3.教室日常借用管理系统。网上查看和借用教室都是在系统中操作,方便快捷且避免冲突。4.学籍管理系统。对有学籍异动的同学做异动处理,学生学籍信息及时更新,以便学生参加教学相关的活动。5.成绩管理系统。每学期学生考试结束后,任课教师在网上录入成绩,提交后学生通过学号和身份证号能够在网上查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包括平均学分绩、未通过的成绩、双学位课程成绩、公共选修课成绩、最高成绩。教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系统修改成绩、补录成绩等。6.网上评教系统。学生在学期中在网上给自己的任课教师打分、评价。教务管理人员通过系统统计、分析评教数据并及时反馈给学院及任课教师。7.学习预警系统。包括选课预警、学分预警、成绩预警、学籍预警。学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自己入学以来的学习状态。8.毕业生综合管理系统。包括毕业资格审核、学位授予资格审核;毕业证书查询、毕业证明书、肄业证书、辅修证书办理与打印;毕业后结业转毕业考试以及补授学位管理等。9.综合查询系统。包括学生、教师、各级管理人员日常工作所需要查询的信息及打印功能。
(二)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和目的
教务管理信息平台是基于B/S、C/S混合的应用体系结构建设的,满足目前学校以及将来对信息采集、存储、处理、组织、管理和利用的需求,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与共享,实现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该平台设计的宗旨就是:计算机能做的事尽量让计算机做,计算机做不了的事让计算机辅助人来完成。利用网络信息化将教务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从繁重的教务管理事务中释放出来,将精力投入到实际的教学管理、监督和改革中,多学习多思考。同时为各部门各级领导提供一个快捷、方便获取准确信息的平台,拉近教务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学院、学生之间的距离,构成一个教师、教务管理人员、各级领导能够完成教学管理等日常工作的平台。[2]
三、教学管理信息化取得的成效
(一)搭建一个师生互动、对话交流的平台
通过信息化教务管理平台,教师能够及时查看到自己的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更有针对性采取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在网上共享教学资料、视频资料、进行网上测试和网上布置作业等数字资源,构建学生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带来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学生自觉使用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
信息化平台需要有科学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统一的数据来源,清晰的数据流程,这样不仅能保持数据的连续性还能规范教务管理的内容和流程,防止共享数据的滞后,及时反馈准确可靠的信息数据。
(三)最大范围的数据共享目前教务处以外的管理部门包括学院,若想得到教学管理数据只能通过下载滞后性的表格或通过邮件、QQ等网络工具达到数据共享。但是作为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有义务也有能力为学校各级
管理人员、院领导、校领导提供一个能够及时快捷的查询到日常工作的教学管理信息平台,如院领导查询某个任课教师的上课时间及上课地点;班主任查询某个班级、某个专业的某个学生的学习状况或现在是否在上课、具体在哪个教室上课等信息。另外,与学校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来往,如学工、财务等部门只要建立数据接口,就能接收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四、进一步做好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思考
(一)信息保护和数据安全性
学生和教师的基本信息及系统密码作为教学管理数据,要不被恶意窃取,不仅需要个人的信息保护意识,更需要教务管理系统做好网络防护,有严格的数据保密机制,严格规范各级用户的用户权限。防止因数据安全性问题影响正常的教、学、管理等工作。
(二)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管理人员要提高计算机管理水平,计算机技术人员要深入学习教学管理知识;要转变教务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提高管理人员的科学管理、责任、服务、沟通等意识。只有这样教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才能发挥最大的能力为全校师生服务。
作者:王敏 张志红 曹丛柱 单位:安徽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