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创新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主要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技能。文章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出发,提出了基于创新能力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关键词:创新能力;创新人才;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2-0084-03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创新是人们不断改造旧我,求得自身完善的过程,是革除弊端,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唯一途径。创新必须是人们自身的主动行为,创新人才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关键。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倡导创新型社会的龙头,更是高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创新人才的能力构成要素
(一)富于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类独具的性格特征,它是无形的,不可见的,但是确实像文化一样存在于空气中,对人的思维和行动具有引领作用。主要表现为能够独立思考,不受标准答案的束缚,敢于质疑权威结论,敢于对传统说“不”,敢于另辟蹊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现实问题,解决问题不走寻常路。富于创新精神的人,有强烈的问题与风险意识,批判与挑战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恒心和毅力。
(二)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不是简单地求新求变,故意与众不同,它是有规律的,有方向的,但是不可见的。它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是引导人们跳出惯性思维模式,从更广阔的方向上思考问题,求得多维结果。创新精神,让人们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方向审视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
(三)掌握创新技能
学生要掌握必要的创新技能,才能把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意识,变成实际的创新行为。创新技能是有形的,可见的,它包括一般的创新技能,还包括专业基础创新技能。学生在具有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后,还要训练基本的一般创新技能和专业基础技能,为创新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多么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付诸行动。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当前的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在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中普遍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
(一)有意识,缺行动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创新型社会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但还只笼统强调创新人才培养,而对当前创新人才培养最主要、最具体的内容不清晰,对怎样培养创新人才缺乏具体的手段方法,还没有明确的行动环节。还不太明确目前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确立“人人应该创新,人人能够创新”“、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的观念,进而形成比较稳定强烈的创造动机。
(二)重能力,轻意识
部分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做法上,做了尝试和探索,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只注重具体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注重创造人性格特征的熏陶和培育,存在重视有形的能力,轻视无形的意识的现象。从培养创新人才的角度来说,目前我国教育中最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突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适度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1]。
(三)缺少创新实践训练
我们的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培养方案中,普遍存在实践环节不足,特别是创新性实践更少的缺陷。虽然学校也努力参与组织各个层面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但是实际参与者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不能覆盖全体学生,仍然是精英锻炼。
三、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高等院校要实现创新人才培养,为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建设承担责任,首先自身要在教学理念上发生转变,即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关系。
(一)教学观念:打破内容的知识性
现在教育体制中重视知识的传承和对已有结论的被动接受。已有的知识只是对过去研究和认识结果的总结,其只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价值的精神意识和能力,才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创新精神最突出的表现为创新动机,即尝试从新角度观察问题和用新方法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它以对创新价值和规律的正确认知为基础,又以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突出的独立性和主动精神、适度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勇敢的冒险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等人格特征为条件。所以,高校组织教学内容时,必须打破重视知识性传承的旧观念,建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教学过程:打破答案的唯一性
我们的教学内容,不论是知识性的,还是实践性的,都有一个标准答案。也就是所有的教学过程,都已经是固化了的标准结果,学生的任务就是找到这个结果牢记它,并在日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但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的任务,应该是让学生能够主动找到更加适合当今世界的方法和手段,而不是一直抱着曾经的旧的方法不敢抛弃。把教学过程从寻找标准答案,变成创造最佳方案,挣脱前人的认识束缚。要把培养创新精神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并渗透到专业建设的各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在学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都切实发挥学生正确认知创新的价值和规律、修养等一系列人格特征,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稳定的创造动机。使学生正确认知创新的价值和规律,真正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真正认识到将自己锻炼成为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树立起“我必须成为创新人才,我能够创新并且要通过创新实现自身价值”的观念。这固然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理性告知方式让学生树立这种观念,但是,更好的方式是让学生在自身的创新实践中感悟树立这种观念。上述创造性人格特征的培养,是一个需要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工作中进行全方位培育熏陶的过程。
(三)教学关系:打破教师的权威性
我们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到了大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角。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以教师给出的结论为标准,所有的研究和讨论,最后也都要落到教师的观点上,符合教师意图和标准,就会获得高分,获得肯定。在学生眼里,教师的答案就是正确的代名词,教师说的都是绝对的权威。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学生只是教师的复制品,教师的权威压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和创新行动力。要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打破教师的绝对权威,需要有创新型教师,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创新人才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创新型师资队伍应该是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懂得创新人才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自身创新能力较强的教师群体。第一,创新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将自己锻造成为创新人才。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应该在教学科研中经常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用新的视角观察和分析问题,提出和尝试新方法新方向,保持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不断取得教改科研新成果,给学生一个活生生的创新榜样。特别是在教学中,形成一套能启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分析问题、表达思想的方式。第二,创新型教师要懂得创新人才的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按照创新人才特征和创新人才培养规律的要求组织教学。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让他们既有开放性思维,又有符合科学的认知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富于理想,又脚踏实地,做到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第三,创新型教师要掌握创新规律和创新方法。创造学和创造方法论都是近几十年才在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我国引进普及较晚,许多教师都对此不了解。应该通过一定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创新规律,掌握创新方法,不仅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更注重将创新创造规律和方法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提高创新教育能力。第四,创新型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开阔的社会视野。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来自社会,创新的问题和资源来自社会,创新是为社会服务的。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不断进行为社会服务的创新。有开阔的社会视野,才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尝试创新。第五,创新型教师应善于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善于利用校内外资源,在教学中用唤醒、启发、诱导的方式,挖掘开发学生丰富的创造潜力。这需要灵活开放的教学方式,即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方式,将学校教学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采用“课内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教学内容弹性化改革课程教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组织课外教学”[2]。
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一)学好创新技能,打下创新能力基础
一般创新技能是人的一般智力的创造性发挥,包括创造性认知风格、工作风格、掌握和运用创新规律与方法的能力。创造学证明,人的创新活动是有规律可遵循的、有方法可利用的。掌握这些规律,很好地利用这些方法,就可以使人们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克服种种思维定式和障碍,保持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有助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人们经过这些创新方法和规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显著提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水平。美国等发达国家甚至掀起了以训练运用这些创新方法为内容的创造力开发热潮。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已经总结提炼出数百种创新创造技法,既有适合于各个领域创新活动的通用性简明实用的技法,又有专门用于创造性地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内涵丰富的方法论体系。我国引进运用这些创新方法成果只是近几年的事,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都还停留在开设通识选修课的水平上。这不仅使得很多学生难以学到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这些创新方法具有很强的应用性,需要在运用实践中训练,才能更好地体会把握,乃至于形成思维习惯与方式,才能内化成学生的一般创新技能。选修课的教学模式很难做到这一点。从培养创新专门人才的角度来看,在专业建设中可以结合本专业安排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尝试开设以训练为主的“创新方法训练”课。通过这种训练,学生能深刻掌握创新规律,熟练运用创新方法,从而提高其一般创新技能。比如,在对高等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美国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本科生教育的目的之一,尤其注重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交流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发展的能力。日本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强调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挖掘学生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例如,日本高校要求高年级学生必须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学会查阅、读懂大量的科技文献,从中找出有价值的理论和方法,来辅助解决科研过程中的难题,而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提示、辅助的作用。德国高校则非常注重培养学生选择、评价、创新知识的能力与方法,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研究的能力,交往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者,更多是作为学生的对话人和咨询人的角色,这就要求学生应是具有鲜明个性、自主性、创新性的学习者。
(二)学好专业技能,为创新实践作保证
专业技能是指与创新活动所涉及的专门领域直接相关的专门技能,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巧、专业意识、专业方法和专业型认知风格等等。创新活动是指向具体对象的活动,需要灵活运用对象专业领域的各种知识、方法和技能,特别是那些重要的操作性技能。没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创造动机和一般创新技能就难以发挥作用[4]。从创新人才培养角度来说,专业技能培养要特别注重那些本专业的基本技能的培养,而且要在实践中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等方面,都能从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角度加以改进。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学校的专业课程理论性课程偏多,技能性课程偏少,即使是技能性课程,教学方式也是课堂教学多,实践教学少。有些专业既没有良好的校内实验室条件,又缺少充足的实习基地,课程的实践环节难以保证质量。这些都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创新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活动,只有在实践中,才容易了解本专业活动的方方面面,有了基础,才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专业技能培养课程中,要充分贯彻创造教育的理念,要揭示专业技能的演化发展,要培养学生用创新的眼光去审视现有专业技能的状况,在训练专业技能过程中,尝试思考专业技能的创新和改变。
(三)紧盯创新能力培养需要,探索灵活的教学模式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模式,就大多数而言,实际上还是固守传统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是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认为人类学习的过程是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外部刺激,即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外部刺激,即理解和吸收教师传授的知识。其教学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这样的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思路并不一致。创新源于好奇心,源于想象力,源于批判性思维,这三个基本元素都不是知识本身,都是超越知识本身的。如果一个人学会了人类所有的知识,但是没有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他也只能是一个有知识的人,而不可能是一个有创造能力的人。自主式学习和以“问题—探究”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于创新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具体教学模式可以各不相同,但应具有以下特点:(1)围绕任务或问题完成学习探究过程,强调学习情境。(2)实践、实验课程的强化。通过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从事或处理某项学习或研究活动的能力。(3)自助式学习。强调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5]。“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整理资料、独立探索、全班或小组讨论形成书面报告、集体总结。这一基本程序可以是学期型的,也可以是课时型的,或两者的结合。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思想方法和各种流派,特别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提问,这样才有创新可言[6]。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创新精神、一般创新技能和专业创新技能是创新人才素质能力的三个主要方面,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专业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J.斯滕博格;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罗玲玲.大学生创造力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美]特怀拉•萨伯,马克•莱特;李玲译.创造力:如何将不可能变为可能[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
[4]覃彪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5]郭胜伟,张稚鲲,谢松.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J].江苏高教,2012,(2).
[6]宋立杰.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2009,(8).
作者:戴明华 单位: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