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制语块礼仪教育论文 - 社科历史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预制语块礼仪教育论文

时间:2017-01-22 18:56:53 来源:论文投稿

一、利用预制语块进行礼仪教学策略探讨

1.教授内容宜全,涵盖中西礼仪的方方面面英语新课程标准如是说: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因此利用预制语块对初一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就是要利用话语功能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家都知道口语交际规则大多从打招呼开始,以告别而结束,会话保持就是开启会话、提出话题、维持交谈、结束交谈等。例如在学习七下Unit4Don’teatinclass时,(1)打招呼:Excuseme,hey,hi,hello,howareyou,what’sup,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2)开启会话:Thisisagreatschool,buttherearealotofrules.(3)提出话题:Whataresomeoftherules?ALICE:Well,don’tbelateforclass.Thisisveryimportant.JOHN:OK,sowemustbeontime.(4)改变话题:Bytheway,canyou...?/what.../Do...?ALICE:No,wecan’t.Wehaveto...(5)结束交谈:Imustbegoing,Well,it’sgettinglate.Imustbeoffnow.Nicetomeetyou.(5)告别:Goodbye,Seeyoulater,Solong,Nicemeetingyou.Bye-bye.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根据不同的礼仪交际需要,受话和发话来回轮替涵盖中西礼仪的方方面面,受话者的反应要取决于发话者的言语行为,从而表现出互动性。

2.理解记忆要深,联系听说读写背来巩固表示客气、询问、请求、遵守、断言、认同、反对等有关的预制语块通常被用来描述会话功能。如表示客气的语块:thanks;表示询问的语块:AreyouX;表示遵守的语块:ofcourse,sure,I’dbeglad/happyto;表示不赞同的语块:Sorry,but,Idon’tagree等。初一的学生在交际中往往表现出无所适从,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造成交际受阻或中断,因此学生必须联系听说读写来巩固掌握这类会话的预制语块。如教师在教给学生使用请求预制语块:CouldIborrowyourpen?—Sure.时,可以采用交互法,模拟特定语境,采用一问一答式练习;邀请/接受:Wouldyouliketocometomyparty?—Yes,thanksalot.可以采取听录音后复述的形式巩固;邀请/拒绝:Howaboutgoingtoamoviewithme?—I’dreallyliketobut...可以采取朗读、分读、对读后表演的形式联系;帮助/接受:CanIhelpyouwithyoursuitcase?—Yes,thankyouverymuch.可以通过自编自演一组对话来记忆。3.强调熟练运用,在模仿中感悟表达魅力利用预制语块进行礼仪教学时,设计有效的、高效的、有意义的模仿学习活动会达到预设的学习目标。首先要设计具有明确意义的材料,如使学生掌握七上Unit7Howmucharethesesocks?的预制语块,我们设计了口头模仿材料Howmuchis...,Iwanttosee/buy...,...costsme/you/them...dollars/yuan.Whatsize...?I’lltake/buyit.使学生逐步形成对购物话题的交流能力。然后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模仿材料的意义之后提供示范带动,要求学生不要刻意按照材料进行模仿,不要为了记忆而进行简单重复。最后规范仿用,要通过有意模仿形成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在学生掌握了这些语块后,可以训练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对饮食、服饰、文化用品等的个人好恶进行表达,力求做到真实的交流。如A:Howmuchisthebag,please?B:Seventyyuan.A:That’squitecheap.I’llhaveone,please.B:Whatcolordoyoulike?A:Green!B:Whataboutthisone?A:That’sverybeautiful.I’lltakeit.要求学生尽量用上述所有语块,从而提高学生的连续表达能力。4.注意正确流利,强调具体情境的适度得体运用预制语块能加快语言输入的速度,但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语形式,熟悉在实际场合的用法,了解英语礼仪的功能,从而自如地运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以达到最佳的效果。长期以来的英语教学由于不够重视文化差异,导致内容或方式不够得体,而且在交流时常常会造成语用错误。例如:JOHN:Yourshirtisverybeautiful.Mary:Where?Where(哪里哪里)?JOHN:Everywhere!(到处都漂亮!)再如:A:Whatanunusualnecklace!Itisreallybeautiful.(多别致的一条项链啊!真漂亮。)B:Oh,No.It’sonlyacheappresent.Youmayhaveit.(啊,不漂亮,它很便宜。送给你吧。)A:No.No.I’msorry.(不要,不要。对不起。)B:That’sallright.(没关系。)不难看出这样的话语会把别人弄得十分尴尬。这也反映了预知语块在口语礼仪中的得体性与文化背景、民族传统、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学生要掌握各种话题的预制语块应该什么时候说,怎样说,对谁说,在什么场合说以及用何种方式说等,才能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有效的交流。

二、利用语块进行口语教学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利用各种资源,构建“语块”的形式,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下以初一上教学color这块内容为例说明。第一步,预制归纳形成语块通过教材分析,笔者将这部分内容的语块提取出来:(1)关于颜色的英语谚语和习惯用法,如brownsugar红糖blacktea红茶blackmoney黑钱greenmeat鲜肉agreenhand新手whitewar没有硝烟的战争ayellowdog卑鄙的人blackdog忧郁的人blacksheep害群之马等。(2)color的句型:-Whatcolorisit?它是什么颜色?-It’sred.它是红色。-What’syourfavoritecolor?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Myfavoritecolorisgreen.我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Welikethesamecolor.我们喜欢同样的颜色。第二步,分析内化语言规律笔者在教学中给学生准备好的“语块”——句子为“籐”,然后“顺籐摸瓜”。即,想到这个句子便联想到这个语言点;想到这个语言点便联想到相关词组;想到相关词组便联想到相关考题。同时,由于这些环环相扣的“链接”,学生在建立知识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个句子的理解便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效果更佳。在操作中,笔者主要让学生对划线的部分进行理解,在学生课前准备的前提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引申。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自主探究,达到了对“链接”进行强化的目的。如:在强化color的链接上按以下步骤进行:(1)让学生查找有关颜色的单词如:red红色silver银coffee咖啡色gold金yellow黄色black黑色pink粉红色peach桃色pink粉红色brown褐色green绿色purple紫色white白色gray灰色(2)有关颜色的习惯用法在英语中,有不少用法和中文有区别,所以这方面要强化训练:如红糖brownsugar红茶blacktea(3)有关颜色的句子Heisstillgreentohisjob.他对其工作尚无经验。YousaidthatIamverygood.Ismyfacered?你说我很好,真使我难为情了。Heisproudofhisblueblood.他因出身名门贵族而骄傲。Truebluewillneverstain.真金不怕火炼。在列举后,便可完成知识链接。第三步,巩固模仿和应用。巩固的方式有多种,可以设计多种练习来对相关知识进行强化。教师在强化训练中使用单词拼写、翻译句子、选词填空、段落填空、句子改错等。这些都很好地达到了巩固的目的。如果再加以模仿应用、扩展提高,那么效果会更好。模仿应用可以用口头和书面两种方式。如:以一个话题来组织说的材料。让学生以color为题说说自己家庭的颜色。学生根据所学在小组内你一言我一语,很快便可表达成文。第四步,教师根据小组展示内容、评价和谈感受,分享学习经验,指导学生通过今后反复运用某些相同的模式后作为一个预制语块储存在心理词库里。在初一利用预制语块进行口语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中学习语言,体味异域文化,提高英语整体教学水平。笔者经过两个月的尝试发现,学生掌握了一种区别于中文表达习惯的规范,就能将此存入自己的语言意识中,随时可以自动地提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而得到调动。所以只要预制语块和口语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热情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们才能在英语的世界里快乐地驰骋!

作者:林海珍 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镇中学


更多社科历史论文详细信息: 预制语块礼仪教育论文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6907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枣庄学院 论文发表最好的网站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江西农业》 《中国热带农业》 《青海学刊》 《电化学》 《保密科学技术》 《互联网周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传感器与微系统》 《时事报告》 《能源化学》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