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引言
南通理工学院是一所刚从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现阶段,机会与挑战并存。我校致力于建立一所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目前还处在一个过渡期。如何真正实现从专科型向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转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如何在本科教育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我校自2014年升格为本科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本专科在教学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作为一名数控教师,希望通过分析本专科数控技术定位上的差异并提出教学对策,探讨如何实现数控技术在教学上的转变,这对我院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制造业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经济发展,甚至是国家的战略地位,而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国家装备制造企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业务较多,需要大量的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人才应该具备数控加工工艺、编程的能力,还要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能够掌握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相关知识。我校地处长三角,周边模具制造业相当发达,水平处于全国前列,数控人才在模具制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方面人才在长三角依然非常缺乏[2]。所以,当前市场对数控专业的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依然比较大。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应该以技术能力培养为核心、以专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培养高技术人才。
1数控技术在专科与应用技术型本科定位上的差异
1.1功能定位不同
专科教育主要“以就业为导向”,掌握实际的工作技能,学习相对简单的操作技术,并在未来从事不需要高技术含量和系统化知识的技能、操作型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不仅仅重视专业技能的培养,也更重视学术理论的传授。本科教育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并在未来从事一些具有较高专业性的工作。这两者的定位不仅仅是职业和学术的不同,还要根据为岗位层级和社会不同的职业类型对人才的能力特征需求的差别来决定。
1.2学生层次不同
作为专科教育,大多数专科生基础比较薄弱,甚至一部分学生是注册入学的,在大学入学总分上大大低于本科生。有很多专科学生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败者,容易自暴自弃,存在只需要混个文凭的想法,从而排斥学习。同时,因为基础差,所以比较难以听懂老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另外听不懂,反过来又加重了学生的自卑心理;与此同时,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往往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相反,本科生在入学时基础较扎实、学习的主动性强,他们具备学习理论知识的主动性。
1.3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差异
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蓝领层、灰领层和金领层三个层次,各个层次的标准与要求也都有所差异。目前,“蓝领层”主要是培养操作各种类型的数控系统人才;“灰领层”人才要掌握蓝领层的技术外,还要能够掌握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金领层”人才要会操作机床还要掌握编程技术,且要掌握机电一体化维修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对数控实验台反复装拆、调试,让学生分析、排除故障[3]。随着高职院校对数控技术人员培养力度的增大,基本达到蓝领层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金领层出现了越来越大的人才缺口。与高职数控专业相比,应用型本科数控技术的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则更加侧重于金领层次的人才培养。这就要求数控技术人才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学生理论知识广、实践能力强。
2教学思考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何通过教学对象的转变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向和教学方法,对于数控教师来说,是个紧迫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也是我们从高职高专类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变的关键。
2.1优选教材,落实本科数控教学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教学工具———教材,我们知道教材再好,也不可能完全适合每一个学校,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发现教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注意的是教材的观点是否与时俱进,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是否适合我校学生,如何不合适,我们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来解决。对于我校来说也可以尝试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自行编写教材,这样避免了学生因教材的难度及要求的提高而无所适从,也更能顺应社会发展,使掌握更新更全面的知识。渐渐走出专科型教学的模式,适应应用技术型本科要求,从而在教材上实现数控技术教学由专科型向本科型的转变。
2.2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校目标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强化“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必须加强日常教学规范,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步走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的备好课,强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教师教学潜力,课后做好辅导答疑等工作。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以运用中小型数控设备操作和仿真软件练习来巩固、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同时还要有必要的实验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还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实习,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这样做改善了本科院校重理论轻实践、专科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教师也可以将理论知识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学生学练结合,融会贯通,能够很好的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打破教师和学生的界限,因为教师就在学生中间、就在学生身边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4]。总的来说这样有两点好处:一是突破了传统数控实验室建设思路,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能够满足社会需求。二是实验室的建设主要以实训设备为主,建成后应用性强,培养效果好,适用于应用技术型本科的数控专业建设。
2.3教师自身要求的改变
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评定:一是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巧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对各知识点讲解得透彻程度。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相应的专门训练。但是对于我校数控教师,大都担任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数控技术理论和教学理论了解甚少,没有时间钻研,导致教员自身没有与时俱进,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影响。同时,教师原来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专科层次,教学要求也相对低些,现在,对象是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提高了,以往的教师队伍更不能解决现有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思考应对策略。作为本科院校的教师,按部就班地完成每学期的教学任务已经是基本要求了,我们应该具有全面而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及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获取终身学习能力[1]。
2.4“双师型”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关键因素
对于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高校教师,特别是数控技术方面的教师,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足以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的定位,掌握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已是必然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双重素质,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是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的人才。只有我们自身素质提高了,成为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才能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学生,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满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定位[5]。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数控技术教师队伍的现状是:理论教师绝大部分毕业于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数控加工与编程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也缺乏数控机床实际操作能力;实训教师操作技能过硬,但是不了解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很好地进行教学。作为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到企业参与生产实践,在科研及生产中学习锻炼,把自己锻炼成“双师型”教师。同时,作为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应对教师拟定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和计划,安排一些教师到教育部定点培训基地参加培训,从而提高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技能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为了提升数控技术专业,我们应该走“产、学、研”并举的道路,产业、学校、科研结构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各部门组建核心科研团队,积极投身到科研中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学习,将知识应用到生产和科研上来。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实现数控技术教学从专科向应用技术型本科的转变,首先要认清数控技术在两者中的定位差异,从而分析如何协调好教师、学生、教材和教学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转变,要具备本科教学意识,加强自我进修,提高自身素质,明确教学目的,能够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仍然符合社会的需求,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对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玉凤 张福豹 金亚云 程洋 汪多智 单位:南通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