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的根据是动机与效果。动机是行为的发端,而效果则是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即行为的结束。动机论和效果论是两大对立的派别。动机论者认为道德评价的唯一依据是行为的动机,效果的好坏并不能影响动机。简单地可以这样认为:动机好的行为就是道德的;动机坏的就是不道德的。[2]对效果作用的忽视将必然导致对“好心办坏事”的绝对宽容,其结果是促使人们对其自身行为的道德后果的忽视和不关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的道德责任感。与此相反的效果论认为评价人的行为只能看效果,而不看动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进行道德评价的根据是动机和效果的辩证统一。首先,没有一定的动机,就不会有一定的效果。其次,动机和效果之间有着矛盾。因为前者是主观的,而后者是客观存在。在认识和实践的过程中,动机和效果有时也会出现相悖离的情况,即好的动机也可能产生坏的效果,导致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动机和效果完全不统一,甚至完全背离。《一小时的故事》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从而深层地揭示了,当人们只为好心、不顾他人是否愿意而将自己的关怀意志强加于别人时,可能会导致致命的后果,从而体现出了“关怀有罪”这一主题。
2文本解读
19世纪美国著名的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一小时的故事》,马夫人在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后,在哀伤之余却感到一种身心解放的快感。笔者通过细读文本,发现文中隐含着对“关怀有罪”这一主题的揭示。故事开头便强调马拉德夫人患有“心脏病”,家人与朋友需要给她额外的关照。但通读全文,我们会发现并感受到朋友与家人的关心似乎完全是出于自己的主观意志,这些人并未真正深入到马拉德夫人的内心世界,并不知道马拉德夫人内心真正的需求与渴望。比如当约瑟芬跪在房门外,乞求马夫人开开门:“你这样下去会犯病的,求你开开门。”这样的呼喊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了姐姐对妹妹的担心与疼爱,可是马拉德夫人却说“走开,我不会犯病”,她的眼睛里满是胜利的光辉,神态俨然胜利女神,这与门外无线担心的姐姐约瑟芬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一定的反讽效果。这个情节使我们感到别扭不安,读者的心中隐隐升起了一股怀疑之情:马拉德夫人生命的意志是不是就是被这些平时她所不喜不愿的关怀所扼杀了呢?她的心脏病也许正是源于朋友与家人这种牢笼般的强加的关爱,这只是缺乏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和对生命内在意识关注的爱,它注定是盲目的,滑稽可笑的。马拉德夫人的“心脏病”,更像她自己筑造起的一堵抵御外界“关爱”的心墙。[3]马拉德先生的朋友理查德是一个细心体贴、极为马拉德夫人着想的好朋友,他小心翼翼目的都在于尽可能小地减少噩耗对马拉德夫人的伤害,使她能够坚强地活下来。可他的善意却成了导致马拉德夫人惊骇而死的诱因,因为他过早地误传了消息。这个戏剧化的、讽刺性的情节使我们不得不叹惋——关怀有罪,不分时机与对象的好心有时会办了坏事。另外,本小说中的马拉德先生也是一个值得细细分析的形象。马拉德先生在小说中虽着墨不多,可是从字里行间的只言片语中读者也可以刻画出他的形象。从马拉德夫人的视角,我们知道马拉德先生有双“温柔体贴的手”“一张充满对妻子爱恋神情的面孔”,他无疑是个温柔多情、体贴稳重的好男人;同时从马拉德夫人“白皙的面孔”“苍白纤细的双手”中可看出马拉德先生也是个善于照顾人,对妻子疼爱有加的好丈夫。面对丈夫之死,马夫人却这样想:以后,她自己将为自己而活着。正所谓大悲大喜过后才能有大彻大悟,经历丈夫死亡的惊骇震撼后,马拉德夫人内心真实的自我才开始觉醒了,这些话才是马拉德夫人真实内心的绽露。马拉德先生虽然对夫人百般呵护、体贴入微,可是正是这种以爱的名义强加的关心爱护禁锢了马拉德夫人的自我成长,成了她难以承受的精神负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她不得不扼杀自己的意志,去迎合那份主观至极而又无辜善意的关心。没有了意志自由与心理自我的马拉德夫人恰如一直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孤独落寞而绝望。在这场悲剧中,所有人的动机都是真诚善意的关心,都是在小心翼翼地爱护保护着马拉德夫人,可是却都成了马拉德夫人丧命的连环因素。动机与效果的不一致具有浓烈的反讽意义,我们不禁带着苦笑追问,到底是谁杀死了马拉德夫人,是小心善良却误传消息的理查德?是善解人意,却拉妹妹下楼的约瑟芬?还是温柔多情却意外“生还”的丈夫?仿佛都不是,仿佛都是——虽不是他们有意为之,却又是他们的盲目的爱的主观意志。
该小说中的马拉德夫人内心充满对独立自我的向往,但事实上一直过着形同木偶的生活,在迎合别人关怀的过程中,不断地扼杀真实的自我,机械地扮演着“天使”的角色。[3]综上,我们认为,马拉德夫人可能并非死于所谓的“心脏病”,而是死于各种披着“关怀”外衣的专横意志,[3]“关怀有罪”的主题也在这具有讽刺意味的字里行间展示了出来。正如埃默里•埃利奥特所评论的:“肖邦从人性的原始状况来讨论意识问题。她写道,人类世界的开端‘必然是浑沌模糊、缠结混乱、十分令人不安的’。”[4]人类终其一生所做的事情都是在跟孤独斗争,尤其是人际交往,更是为了寻找温暖,摆脱孤寂的折磨。可是在这交际寻觅中我们总是会感到孤独,总是会觉得知音难觅,内心难以被别人充分了解明白。在我们不能细微地洞察别人内心所需的情况下,以自己的主观意志想象给予别人关心爱护,可能最终会导致个体交流的孤独,甚至悲剧。正如马拉德夫人的遭遇一样,周围的朋友亲人都是那么真挚热切地关心爱护着她,可是却不是她所渴望需求的方式,反倒成了杀死她的诱因。从这部小说中我们还品味到了哲学的内涵,哲学把孤独、死亡、自由和意义列为人类需要深思、自省的四大课题。本小说强烈地反映了人类内心难以摆脱的深深的、无奈的孤独感,虽然大家都是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可是似乎所有的人都只是在自说自话,自做自事,无法洞悉别人的渴求;同时又让我们悲哀地意识到人类每个个体都在渴望独立和自由,却又逃不出被社会所吞没和同化的必然结局。
作者:沈娟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