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构建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允许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就像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的:“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善思乐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达到教学目的。
二、课程学习中的师生沟通,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的及时沟通
传统的大学教学方式是:任课教师踩着铃声来上课,踏着铃声下课,只管传授知识不管其他。在大学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实行的是辅导员制。一名辅导员要管理200名以上的学生。大学里的辅导员一般是由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担任,辅导员队伍年轻化、单一化,其优点是有活力、有激情,和学生年龄接近、经历相近,容易和学生沟通,同时也存在着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由于分工明确:教师只管授课,辅导员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这就造成了教师、辅导员虽然共同培养学生,但互不见面,从不沟通的问题与局面。学生课堂以外的情况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辅导员不了解,其学习情况只有考试成绩出来后才知道。学生由中学转入大学,其学习方法的转变本身就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而对于这种他们从未经历过的管理方式、课程安排和全新的课程,更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就需要教师与辅导员及时沟通,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学习过程,当学生遇到思想、生活或学习的困难时,教师和辅导员联手解决,使其顺利、愉快地完成大学的学习,成为一名令家长和社会都满意的合格的人才。
三、采用学生与教师的角色互换开放式教学法,指导学生制作教学课件
纵观我国的教学历史,自从有了学校,教学模式一直延续了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课的模式,无论是什么层次的学生,无论是何种课程。而学生学习的时间要从少儿时期一直延续到青年时期,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需要16年的学习时间。试想一下,在长达十几年的学习生涯里面对的是一种教学方法,不管老师在课堂上讲地多么生动、有趣,学生也会逐渐失去新鲜感。虽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投影仪、计算机引用到教学中,因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性变革,教学效果还是不明显。为了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学习,可以在课堂上采取老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的方法。具体操作时,选择某些章节作为采用这一教学方法的内容,首先在课前布置任务,让一组学生编写教案,准备上台讲述课程内容;一组学生制作这部分的教学课件;课堂上共同展示,先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对方的欠缺之处,最后由老师加以总结,再精讲一遍,指出本部分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主动学习工程制图课程的内容,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其他相关知识的兴趣。
四、课程学习中的实践与现场教学相结合
鉴于工程制图实践性强的特点,开放式教学法仅局限于课堂显然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对工程制图课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学好这门课程,我专门有针对性地设计了课外实践课和现场教学课。在组合体部分采用课外实践课。步骤为:①首先利用现有的教学模型让学生参观,每人选择一个模型,画出三视图,并标注尺寸,模型收回;②交换所画的三视图,根据三视图及其尺寸,选择适当的比例用橡皮泥做出图中的组合体;③根据自己所做的模型,从收回的模型中挑选出形状相同的模型,然后进行分析对比,相互找出图形表达、尺寸标注和读图(即模型制作)中的错误。通过这一过程,完成了组合体中的构形分析、画三视图、尺寸标注和读图的全部内容,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培养技能型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学平台。在机械零件部分采用现场教学课,步骤为:①布置任务:让学生预习本章内容;②进厂参观,主要参观机械加工车间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装配生产线,每人抄画一张零件草图或装配图草图;③返回课堂,让学生上讲台讲解;④老师对照学生所画的草图和其讲解的内容进行对照、分析。在这一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让学生切实了解了机械图(零件图、装配图)的作用、内容、画法等,使课本上的内容由抽象变为具体,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易掌握工程制图这一课程。
五、结论
开放式教学法是在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授课方式,通过教授学生的工程制图课证明,这种授课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作者:孙兰英 李才泼 刘顺芳 单位:河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