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现代化与社会主义选择下中国文化艰难发展
中国现代化经历了从外发应激到内生自主的发展历程[1]。帝国主义入侵既是近代中国一步步走向贫穷落后的根源,也是晚清政府腐朽无能的结果。为了振兴中华,寻求新出路,中国先进人士先后经历了向西方学习物质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当时中国先进人士认识到,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必须实现文化现代化。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由此展开。它一经产生,便向封建主义猛烈开火,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摧枯拉朽的打击和控诉。但是,五四运动的风暴给中国人民沉重一击,使其清醒认识到“救亡”仍然是历史主题,这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现代化启蒙的搁置。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遂而由启蒙转向革命,中国革命也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社会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整个中国面貌由此改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中国社会和人民所选择、接受,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传统中国文化,符合中国社会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代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毛泽东认为,中国只有采用列宁的“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才是“可以预计效果的”[2]。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观察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工具,社会主义遂成为党的奋斗目标,中国新文化便由单一现代化使命转向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双重使命。同时,由于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前提,中国社会只有经历民主主义,才可能发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虽然共同构成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历史没有给二者准备实现的条件,它们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题,代之而起的是革命主题。近代中国革命也因此承担着扫清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发展障碍的双重任务。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近代中国文化是革命性和救亡性的文化,而不是启蒙性的文化,或者说救亡性和强制性的革命启蒙文化。启蒙思潮在五四运动前后呈现不同态势。
五四运动前,自由主义、人文主义和反传统主义的现代启蒙思潮占主流地位;五四运动后,以社会主义为主的革命思潮占主流地位。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启蒙思潮由自由主义转向社会主义。近代中国对社会主义的激进主张,注定了中国文化的革命性、救亡性而非启蒙性特点。近代中国文化这种激进革命的色彩为后来中国文化走向极“左”提供了历史经验。近代中国新文化的构建和发展,不是中国文化自然发生的结果,而是革命催生的产物。某种程度上,近代中国文化为革命服务,成为革命的开路先锋和旗手。它不仅与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呈现决裂式革命关系,而且也使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改造呈现革命性关系和特点。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这种革命具有某种程度的开化和启蒙作用,尽管它不是自觉认识和发展的结果。同时,我们也不可否认,它为古老中国向现代中国转化提供了历史条件。
二、现代化与社会主义
双重变奏下中国文化曲折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现代化成为新中国准备实现的目标和历史任务。虽然当时把现代化等同于工业化,但是,现代化核心和基础的工业化毕竟被提上了日程。这不仅是我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也是党应对国内外危机和挑战的需要。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就提出了“现代工业”、“现代性工业”等概念。他指出,在革命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3]。由此可见,现代化或者说工业化,以及社会主义,一开始便成为党在建国后的双重奋斗目标和任务。当然,这二者中,现代化目标先于社会主义目标而发展。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不断遭受来自美帝国主义等的控制、干涉与威胁,后来又不断遭受来自苏联社会主义的控制、干涉与威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蓝图,把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我国首选发展战略,并指出这是我们的“大仁政”,由于先生产后生活,因此,照顾人民生活只能是“小仁政”,处于次要地位。事实上,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选择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同时,在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即将完成,特别是国内国际各方面条件催逼下,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两条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当然,我们最终选择了后者,社会主义革命因此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不仅意味着新民主主义现代化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变,同时也意味着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文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目标由此发生历史性交合。随着所有制革命任务的完成和阶级关系的转变,特别是受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影响,新民主主义多元文化逐渐向社会主义单一文化转变。毛泽东为了繁荣发展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以苏为戒”,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文化建设新方针与新原则。这不仅是党试图探索一条不同于苏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是党试图摆脱苏联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和控制。党还提出“向科学进军”等口号和措施,擘划了科学技术发展远景。但是,随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环境相互不断交织,我们对此作了过于严峻的估计,使得我国国内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不断升级加温,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被逐渐发生分离,先前文化的思想和方针在实践中并没有一以贯之得到执行,而是逐渐被忽视。特别是在“左”倾文化思想指导下,社会主义文化逐渐远离现代化要求和方向,走向了扭曲发展道路,文化的社会主义政治性越来越突出,文化的现代化内容和要求越来越被忽略。中苏大论战时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和政治性更加被突显,文化为工农大众服务要求逐渐演变为“无产阶级”一家文化,文化越来越走向单一化庸俗化口号化僵化发展。为了建立所谓纯粹的“无产阶级文化”,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被全盘否定,文化的现代化和民族性被严重忽略和缺失,中国文化几近变为一片荒原和沙漠。这实际上也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严重脱节造成的后果,中国文化因脱离现代化发展方向和社会主义发展要求而陷入困境。
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
融合下中国文化不断繁荣发展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不断潮涌,全球化和现代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时代催逼和呼唤中国现代化的再一次重生。同时,传统社会主义因陷入发展僵局,社会主义信仰和形象有待重塑重建。激发社会主义生机,实现现代化使命,要求中国文化重新作出选择和回答。当时面临三条道路可供选择:封闭僵化的老路、改弦易辙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路,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历史经验、顺应时代潮流基础上,最终选择了新路,这条道路正如邓小平指出:一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二是“要努力向外国学习”,[4]争取早日赶上世界先进发达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我们对现代化逐渐清醒和科学认识,文化现代化再一次被提出和得到重视,它不仅是现代化的灵魂,而且对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特别是人的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这也是邓小平复出后首抓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原因,他指出了科技和教育对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性。同时,这两个领域在“文革”时期曾经遭受重创,被弄得很混乱和糊涂,如果不及时对它们进行拨乱反正,势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拨乱反正和正确解决,进而影响整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文化界、知识界乃至其他各界都出现了新气象,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也呈现新的发展图景。这是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同时催生和召唤的结果。历史上,现代化与社会主义被认为不能兼顾因而被隔离。
事实上,二者具有共同性,可以同步发展同时兼顾,从世界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二者必须实现融合和统一,才能实现中国社会的真正腾飞。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现代化不适合中国,它也不是现代化的最终归宿,只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才是中国社会的最佳选择和历史必然。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内容,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方向和发展途径,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它们的结合,要从我国社会实际出发,实现由低级结合到高级结合的迈进。“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5]是其结合的最初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其结合的较高级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其体现,它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国文化不断适应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双重任务的需要。本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文化既面临如何主动融入全球化、充分实现现代化,又面临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文化自主安全发展。这不仅是新世纪中国文化回应历史和时代课题挑战的需要,也是中国文化面对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挑战的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目标,不仅要实现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使命,而且要体现文化的“三个面向”,特别是“面向现代化”要求。中国文化是体,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是“两翼”。它既不是传统社会主义文化,也不是跛足的片面的畸形的资本主义文化,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新时期,中国文化发展要反映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共同要求。西方国家仍然主宰全球化现代化发展趋势,同时,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瓦解图谋并未停止。它们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同时,不断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渗透。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必须思考自己文化发展的方向,这是关系我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6]因此,我们必须占领文化制高点,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成果,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掌握文化发展的主动权、制高点、领导权和话语权,才能有力回应和反击西方的文化霸权,确保我国文化安全和主权。这也关系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实现文化现代化转化。文化自信是前提,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什么是文化自觉,正如费孝通先生指出,要对我们生活中的文化,“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7]我们应在清醒和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走向中,自觉推动文化时代化和现代化转化,自觉把文化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关键是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有学者曾指出,近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这样几个时期:五四时期“看不起”,文革时期“看不到”,现在则是“看不懂”。
当下,我们应正确对待和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化和创新,使资本主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所用。我们必须要处理好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文化多样化的关系,保证文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在努力构建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不断实现文化现代化与文化社会主义方向和价值的有机统一,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9]既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基础,不断培育肥沃文化发展的土壤,同时又要实现文化多样化繁荣发展,壮大文化发展的根基,使中国文化枝繁叶茂。这就必须立足中国传统和实际,顺应世界文化发展潮流,秉持文化先进性品格要求,体现文化广泛性包容内涵。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大胆创新,才能开辟未来,使中华文化现代化与社会主义比翼发展。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由于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实现了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走向强大。历史证明,只有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有机结合,中国文化才能不断走向健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才能得到实现。
作者:何花 单位:绵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