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5个城市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计起,人民币国际化已进入第七个年头。双边贸易和融资产品中,使用人民币的比重不断扩大。据相关统计,2015年上半年,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已达到37000个亿。人民币已经超过日元,成为全球第四大支付结算货币,是外汇交易的第六大货币,外汇储备的第七大货币。习近平2015年访英中,央行在伦敦采用簿记建档的方式,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这是自伦敦2011年启动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以来,在丰富其高信用等级人民币资产方面的重大突破。本文阐述了人民币加入SDR;分析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各种阻碍,包括国际使用量、汇率市场化以及特里芬难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世界货币;利率汇率市场化;特里芬难题
一、人民币国际化面临阻碍
2015年11月,人民币被IMF列入了SDR名单,距离上一轮评估历时整整五年。IMF总裁拉加德在发布会上宣布:“人民币加入SDR将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这也是对中国政府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在货币和金融体系改革方面所取得的突破的肯定。”但同时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也面临诸多阻碍。
(一)国际人民币使用量少
贸易支付量少。在2013年国际贸易使用人民币支付的情况中,中国2013的出口额是世界第一,占了12.35%;美国排名第二,占8.57%。然而,世界贸易基本用美元支付,占44%左右,31%是欧元支付,9%是英镑支付,人民币仅占2.03%而已。可见中国占了世界12%以上的出口,但只有2.03%的人民币做结算,国际接受程度低。国际债券中人民币债券占比也很低。2014年各种债券的分布中,45.3%的债券用的是欧元,35.9%用的是美元,人民币只有0.3%。所以必须要增加人民币债券,这也是习主席于2015年10月19日访问英国的重要原因。2015年10月20日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50亿人民币债券,第二天21日建行发行了10亿的债券,第三天22日,农行又发行了10亿债券。这些举措都意在拉高上述的指标。外汇交易数量不足。2013年全球外汇交易排第一的是美元,占43.5%,欧元排第二,日元第三英镑第四。人民币排第九,占1.10%,还不如墨西哥比索和加拿大币。中国要想在储备货币中站稳脚跟,至少要超越墨西哥比索,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币,排世界第五。(二)人民币自由化人民币要成为世界货币,首先要自由化,也就是可以随时兑换。因此我们必须做到两个方面:利率自由化和汇率自由化。对于前者,2015年10月24号,央行已经宣布利率完全自由化,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对于后者,现阶段我国对美元的汇率属于固定汇率制,在2%的允许区间里上下浮动。汇率自由存在的难度不容小觑。首先汇率弹性的增强会使出口企业存在更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很多企业反对推进自由化。再者央行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也不愿意推动人民币的自由化。要想完全改成浮动汇率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特里芬难题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但在该体系下美利坚合众国与其他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是完全不同的。美利坚的外部均衡目标是要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美国要保持币值的坚挺,就要使得贸易树杈;而其他国家是想要尽可能地积累美元储备,美元则需要大量在海外沉淀。为了满足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美元供应必须不断增长,其结果使美元同黄金的兑换性日益难以维持。这种难题就是特里芬难题。那寻求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人民币,也将面临“特里芬两难”。这次主角不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如果人民币想成为世界货币,必然伴随着大量的人民币流出,可能会造成进口大于出口的逆差现象。因此人民币要想坚挺,必须得有着国际收支的顺差来支撑。
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方法
(一)提高人民币在全世界的使用量
要想国际接受人民币,必须要有四个特征: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便捷性。目前人民币的安全现状不容乐观。首先,人民币的对内安全状况不容乐观。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存在的风险不足以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各种冲击。这些年人民银行大量外汇套期保值加大了基础货币投放,导致人民币流动性过于强烈。其典型表现是,房地产价格和一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因货币流动性过剩而急剧上涨,存在大量的经济泡沫,市场的平稳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其次,人民币对外安全形势严峻。新世纪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舆论压力,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体以人民币币值低估为由频频施压,试图迫使人币汇率大幅升值。目前这种对策很难改变,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还不够强大。此外,中国为了换取在美国贸易中的话语权和优先权,持有了很多美元外汇以及国债。过度持有美元资产,必将成为中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提高人民币安全性刻不容缓。面对人民币外汇交易不足的问题,2015年9月30号我国首度允许国外央行进入外汇市场,10月15号更进一步规定,从11月开始,交易时间延长,从下午4点半到晚上11点半,目的就在于11点半和伦敦挂钩。习近平主席2015年10月21日访英国的另一个成就,在英国投资400亿英镑,签署合作欣克利角核电项目,曼切斯特机场,伦敦谷物交易所大楼等基建项目,主要目的在于投资用人民币,只要英国要还钱也用人民币,外汇交易便会起来。只有前两个问题解决了,提高存款的问题才是顺水推舟的事情。因为如果发债也有了人民币兑换,人民币的存款需求才会大幅上涨。
(二)推动人民币汇率自由化
汇率自由化的措施也不可忽视。目前,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从1%的变动区间上升到2%,将来会有更进一步的调整。汇率自由化,就意味着浮动汇率,那么,浮动汇率有什么好处?单一性、自发性、微调性、稳定性、政策自主性和纪律性。有效的管理,可以保证缺点带来的损失。汇率管理的主要手段有:1)外汇市场干预手段,又分为直接干预和间接干预:有时政府为了改变汇率直接购买外汇而改变供求关系,有时候也通过改变国内的金融变量如利率或者公开宣告窗口指导间接改变需求。2)冲销式干预3)非冲销式干预。上述的各种举措都在推动汇率自由化。除了政府的各种行为,我国还应该继续推动经济市场化,这是一个大前提,因为与国际的经济联系越密切,汇率就越具有灵活性。此外,应该加快商业银行的整顿和改革,我国当前的商业银行存在着很多的坏账,如果人民币自由化之后,会有很多国际投资者进行炒货币,这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和恐慌。当前美国对我国的汇率政策影响很大,我国必须放弃定住美元,转向盯住“一篮子”货币。先以此为参考过渡,并且鼓励藏汇于民,最终在民间有充分境外资产配置时过渡到完全浮动的市场汇率制度。同时我们也必须承认自由化之后有一个缺点,就是政府无法再去干预汇率,也就失去了对货币的管制,调控成本加大。这就需要我国外汇控制风险的能力的提高。当国际游资任意流动时,本国的货币供给会受到影响。因此我国应该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渐渐放开外汇管制,例如逐渐取消对外直接投资的管制、允许企业机构的证券债券国际化、逐步取消国内企业海外上市或者国外企业到国内上市的各种限制、放宽金融机构国际借款的限制直至最终取消。
(三)解决特里芬难题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进行海外投资,而不是单纯的商品输出来增加贸易顺差。例如到英国投资,英国必须将英镑兑换成人民币还给中国。通过直接投资,使对方不得不持有人民币,才能避免贸易顺差带来的特里芬难题因此增加海外直接投资是我国政府目前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情况如下:投资规模。从对外投资存量看,国外在我国的投资数量是我国对外投资数量的三倍多。从对外投资流量看,2009年我国非金融累对外直接投资额高达478亿美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与同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相比,引进外资与对外投资的比例为1:0.53,这一比例虽已经超出发展中国家1:0.206的平均水平,但仍低于发达国家1:1.55和世界1:1.093的平均水平,说明我国对外投资总体规模仍然偏小。这是因为我国境外投资出资源开发性项目规模较大外,绝大多数都属中小型项目,截止2001年9月,资源开发项目的平均中方投资额为1046万美元,而贸易项目的平均规模112万美元,贸易项目过多是导致平均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但随着近年来大中型生产项目的出现,平均规模不断扩大,和全世界的平均水平的差距在慢慢缩小。投资主体。就境内投资主体的所有制性质而言,我国境外投资正在从单一的国有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向多种所有制经济主体对外投资转变。在对外投资早期主要鼓励国有企业走出国门,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作用,但这些企业的投资成功率并不理想。过去的国有企业的投资政府决策成分居多,企业缺乏实际的自主权,只能根据政府的主导意向进行决策及洽谈,结果是投资企业缺乏与投资项目适应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未曾真正发挥出大型过期在资金、技术和规模上的优势。投资方式。我们从海外投资企业的股权结构看,接近八成的非贸易企业运用合资方式的,而较少的企业采用独资的方式。这是因为我国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经验和实力都不足。采用合资可以利用当地合作伙伴的优势,享用东道国优惠政策,也能帮助企业避免或减少政治风险,同时中国企业出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些是以现汇出资,有部分从国外活的贷款出资,有些是将国内的技术专利或专有技术出资。目前,虽然新建投资还占有相当比重,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采用跨国并购及股权置换等方式对外投资。投资地域。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整理可得,中国对外投资的存量分布仍高度集中在亚洲国家和地区。但是最近趋势有所变化,港澳台虽然还是重点,已经有部分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大有走向世界的趋势。2009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亚洲404亿美元,占71.4%,拉丁美洲73.3亿美元,占13%。这说明我国投资流向呈现世界各地分散趋势。我国政府目前重要任务是为中国在这方面投资制定战略和提供一些必须补助和服务。作为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的手段,中国政府在对外直接投资中需要贯彻比较优势这一总体原则,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恰当地安排实现产业与区位要素的最佳组合,才能更好地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选择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主体,配合灵活的投资方式,才会让整体投资更有效率;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特殊复杂性对企业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政府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
(四)政府政策建议
1.从严格管制到有效监管简化投资审批手续和放宽相关限制条件。对于各类的所有制企业,都要删繁就简,对外投资审批手续必须做到节俭。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和企业,可以申请进行分类管理。改变监管方式。改变多方监管但监管不严格的情况,现有各项政策的配合能力较差,监管体系涉及若干政府部门,各自的政策相互抵触,效应降低甚至抵消。政府可以专门的管理机构,比如对外投资部门,对海外的各类投资进行统一管理。也要防止海外投资过程中出现偷税漏税以及国有资产大量流出,这就要求企业公开法定信息。从行政命令转向科学引导。由于过去是强制命令,海外投资限制太多难以成功。当前我们必须改变政府的职能,通过政策的引导企业的经营活动,保障效率为前提,做到系统性、长期性、稳定性和灵活性。2.为对外投资提供服务和保障政府要为企业对外投资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例如有关经济形式。同时道义劝告和窗口指导也很有必要。在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方面为企业提供保障,并予以资金支持,使企业海外投资更加便利,更有效率地展开对外投资。信息服务和技术援助。政府可以提供专家服务,帮助弱小的企业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分析,或相关的技术援助,促进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取长补短。财政金融支持。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支持力度,增加财政收入,以支持企业对新行业领域市场的开拓并提供公共服务。财政支持可通过赠款、贷款和股权投资的方式投资。法律和其他保障。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无法保障投资人的权利。《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经营法》如果能够推出,投资主体就能清楚地知道自身的权利以及义务。另外,为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政府还有两件事要加紧进行,一是与外国政府签订投资保护协定,二是与外国政府签订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外交对外投资服务。国际政治和经济利益总是相互依附的,互相带动,琴瑟和鸣。外交为经济战略服务。所以在国际政治中要善于利用经济优势来取得话语权,这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韩文秀.国际货币的支撑要素-国家货币演变成国际货币的历史考察[J].宏观经济研究,2009.
[2]于凤芹.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的思考[J].国外经济管理,2009(01).
作者:杨谊 单位: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