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 工商管理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时间:2017-01-21 14:51:17 来源:论文投稿

一、基础会计教学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教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普通高职教育,尽管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它既不同于一般四年制的普通本科,也不同于专科层次的高职,而是一个全新的教育体系。普通本科和应用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的关系应是平行发展的。应用本科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较高层次,相对于一般普通本科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而相对于普通高职教育,既注重技术应用性还注重理论的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培养适应现代生产管理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同时,应用本科本着适应社会需要的原则,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展会计专业教学,更多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便学生毕业之后就能适应相应的工作岗位。现代企业发展很快,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这也要求大学教育应转变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会企业输送适应企业发展的,理论与操作能力并重的人才。如果一个大学生只能理论,而不懂操作,将无法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当然如果只会一些简单的会计实务操作,也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老式教学方法在教师上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现在很多高校老师在教授基础会计学这门课程中,主要还是以老式的教学方法,如粉笔加黑板,即使有些老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无非也就是将写在黑板上的东西,变一个形式做成PPT,上课时就照着PPT的内容进行讲解,这样反而还不如粉笔加黑板的效果好,因为学生一直看屏幕,会产生一种视觉疲劳,一会儿就有种昏昏欲睡的感觉,而讲台上的老师也不去理会学生的感受,只是想着将教学任务完成就可以了。在授课内容上,大多数老师还是按照教材的规定,按部就班的,按章节进行授课,就会让学生学了好多节课以后都无法领会基础会计学的精髓所在,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不高,造成学完一期之后,有些学生都不知道自己这门课到底学到了什么知识。

(二)教学过程中忽视实践教学

当前大多数院校的会计教学都只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老师们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想不出新颖的办法来促进实践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过分重视理论,让学生们没有真正感受到会计的乐趣,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其实,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度,进而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基础会计专业知识分为理论知识与实账操作两个部分。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应培养学生的实账操作能力。这两方面的教育是相互结合,相辅相成且缺一不可的。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会计人员。

(三)双师型的高水平专业课老师很缺乏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掌握好这门课程,对于会计专业学生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至关重要,如果会计基础学生都没有掌握好,那么后面的专业课程学生是无法学好的,这样就对会计专业的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方面要对理论知识很熟悉,另一方而也要要求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当前高校会计教师的情况是,一方面是年纪比较大的老师,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因为会计准则现在变化较大,他们对于理论的理解不够深入,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而对于年轻的老师,因为高校老师的报酬较低,很多有实践经验的人不愿意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如果是到高校来从教的大多数情况下,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在从学生到教师这一角色的转换过程中没有实实在在的实践环节,从而出现仅有理论知识而无实际会计工作经验的现象。还有部分老师,就不是会计专业毕业的,但是因为现在会计专业教师的需求量大,就直接从其他专业转过来做会计老师的,其业务水平就可想而知了。高校会计专业需要的是既熟悉理论知识,又要能熟练进行实账操作的老师,这种双师型的师资在很多高校都是很缺乏的。

(四)教材陈旧,考核模式单一

当前高校会计教材陈旧问题存在已经有较长时间了,一方面由于我国这几天对新会计准则的理解与实用正处于初级阶段,另一方面就是很好高校的老师都在使用自己编的教材,而且一用就是好几年,教材陈旧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现象。当前各高校的基础会计考核方式大都为卷面考试,基本上没有考实际的操作能力,考核方式很单一。学生只需要在考试之前背背书,多看一下老师讲义,做一点习题,就能够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但如果让他们进行实账操作,基本上都不会。有些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连基本的会计报表都不会编制。

三、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的对策

(一)转换传统教学思路,改变教学顺序

在教学过程中,个人认为不能完全按照一般教材的顺序进行讲解,首先要让学生对会计基础有个总体的认识。有了一个总体认识之后,学生学习思路才会清晰,也会增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一来就让学生一头雾水,那后面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现在高校基础会计教学基本上采用以下顺序,第一章总论;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第三章复式记账;第四章复式记账法在企业中的应用;第五章会计凭证;第六章会计账簿;第七章财产清查;第八章财务会计报告;第九章会计核算程序。但是我们知道,如果按这种方式讲下去,学生可以要学到第七章才会有所感觉。而会计基础是一门很思路很清晰的课程,就是一个: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会计核算核算过程中收集、加工、输出会计信息的重要载体分别的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与会计报表。那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引出会计科目与会计恒等式,继而给学生讲会计核算的顺序。在有了这些初步的认识之后,就结合经济业务循环的过程,对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与会计报表进行讲解,讲完这些章节以后,再通过第九章会计核算程顺序对前面的内容加以复习、总结,可以巩固学生对以前知识的学习。之后再安排会计实训内容,安排实训内容时,进行一次对会计综合实训的观摩,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核算工作程序,最后模拟实训环境,让学生们感受实际操作的氛围。

(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下,难以在课堂上真实生动地展示种类繁多的各种凭证、账簿,难以详细地演示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方法和过程,教学过程犹如纸上谈兵,以空对空,效果可想而知。部分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认为学完基础课后反正要进入实践环节,学生在经历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实践后,这些内容自然就清楚了,再加之这几部分内容又不是基础课考试的重点。因而对这几部分内容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或基本不重视,不少内容教师一带而过,更多的是让学生自己看书。教师的态度决定了学生的认识,因而这些内容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印象也就不够深刻。一个老师只有语言丰富,擅于表达,才能让学生领会他所讲课的内容,学生们的求知欲都是很强的,一旦听懂了,他们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出来,那么老师在后面的授讲过程中也会越来越轻松,学生也是如此,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溶入到教学的环境中来。“基础会计”是通过对工业企业经济业务分析为例来告诉学生会计原理的,即如果适应一个从“会计凭证----会计账薄---会计报表”的一个过程。对很多的初学都来说,如果老师授课方式不对,基础会计将是一站很难学习的课程,这门课学不好,也就影响到了后面其他会计专业课的学习。现代会计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该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反映各项要素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是各种复式记账法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记账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理解“借”与“贷”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很多学生理解的就是“借”就是借别人的钱,而“贷”就是企业贷款给别人,其实这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可以通过先分析会计恒等式来进行借贷记账法的讲解。首先,我们要明确资产必然要对应于相应的权益,不管是出资人还是债权人,因此就会有以下这个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然后,分析这个“=”相当于将平面分为了左、右两个平面,资产在左边,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在等式的右边。资产前面没有符号,没有符号即表明是为“+”(为正),但是当资产移到右边时,前面的符号则变为了“-”,所以资产在左边表示增加,而在右边则表示减少。这时我们称“左边”为“借方”,称“右边”为“贷方”,这样一来资产在“借方”表示增加,而在“贷方”则表示减少。所以说“借”与“贷”不代表任何含义,但表明“左”与“右”。通过上面的举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难懂的道理,我们对学生就不要讲得太过于专业化了,我们可以通过生动的案例,有时也可用画图的方法,让他们理解深邃的道理。比如上面所讲的,如果学生一开始就知道什么是会计恒等式,“借”与“贷”究竟是代表什么,他们就不会对后面的课程感觉难度大了。

(三)可采用“理论+案例教学+练习”的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理论,更为重要的是进行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理解知识,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在教学形式上,重讨论,重回答,不搞单向传导,而搞双向交流。“基础会计”最难学的、最难做的是会计分录,初学者拿到一笔经济业务,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主要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第一、找出每笔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第二、找出的会计科目;第三、各科目的账户结构。现在,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分析。例如:用银行存款购入价值10万元的设备一台。针对这个经济业务,可以带动学生一起分析。首先用银行存款买设备,那么肯定会涉及到“固定资产”、“银行存款”两个科目。一方面是“银行存款”减少,另一方面是“固定资产”增加了。而“固定资产”、“银行存款”都是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增加应记“借”方;而资产类账户的减少,应记“贷”方。则会计分录很快就可以出来:借:固定资产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会计分录是如何做出来的,先是分析经济业务会涉及到什么会计科目,而这些会计科目又是属于哪个会计要素的,知道是属于哪些会计要素后,自然就知道这些科目是应记在“借”方还是“贷方”。

个人认为,这样式的教学是真正有效益的,它是“教—学—思”三者结合的产物,是师生平等讨论的结果,是一步步启发、诱导得出的结论,相得益彰,使教学效果更为理想。会计分录学生学会做了,而且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多加以练习,他们分析经济业务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他们学会分析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调动起来了,学生积极性一高,老师在后面的授课过程中也会觉得越来越轻松。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联的经济案例或经济故事,比如我们在讲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时候,就可以先讲一下当前比较涨势比较好的一只股票,如果我们只是买它来短期获得一个买卖差价,这就交易性金融资产是,但如果我们想长期持有它,那么就可以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来进行核算。这样,既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有效放松,也使得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也会使得整个课堂非常的有趣、生动。

作者:廖晓莉 单位:乐山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更多工商管理论文详细信息: 本科院校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探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101294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仪器分析 论文大纲的格式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福建乡土》 《艺术研究》 《中国免疫学杂志》 《当代旅游》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时间频率公报》 《中国误诊学杂志》 《新高考》 《电力自动化设备》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