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政治的必然选择。民生政治归根结底表现为既要发展生产力又要使得改革的成果能够惠及千家万户,要凸显出“公平”的重大意义,这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前提,而作为共同富裕对象的民生主体,主要指广大的农民与社会中间阶层。邓小平非常注重民生的发展,他强调说:“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在这个基础上他进而指出,中国社会的安全与经济的长远发展首先在于农村,“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现在的事实是,直到2012年年底,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人口生活在最低贫困线以下,有两千多万城市居民依旧靠救济与低保过活,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在民生问题认识上的不透彻。需要看到的是,民生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的,因为地区差异表现在地域、经济、文化、教育与人文素养上均非均质,而且民生并非一个静态的可以等待政策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甚至被历史数次证明难以处理的问题,而大锅饭式的发展理念早已被前人摒弃。近年来,口号式、动员式且被政治加以利用的民生宣传也同样不可取,要警醒的是共同富裕并非要求均富,这就说明阶梯性、先后性或者有差距的发展是必然的,这是生产力得以提升的前提,如果不承认这个差距,就会落入“共同贫困”之中。在合理的差距之中,通过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先富带动后富,如通过“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新的农合医保制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实行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年收入超过十二万元的收入申报制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及一系列鼓励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扶持,这既是缩小城乡之间差距、缓解社会分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践民生政治、体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四、结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市场化”机制无法解决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所有的问题,养老、住房、教育、医疗卫生这些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的解决也没有一个现成的路径可供参考。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和经济深层次的制度化改革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尚需继续坚持的方向,是我们在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实现社会主义规范价值目标道路上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探索。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可持续发展转变、保障改革成果为民共享,回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需要不断更新与自我完善这一事实。希望通过均衡发展之路缩小贫富、城乡、区域、行业之间的差距,并以之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更是在历史的层面上为避免走入“中等收入陷阱”、缓解转型经济期的阵痛、治愈某些“中国难题”进行的初步探索。同时也还要看到,将政治愿景信念化、蓝图化是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良好结合。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共同富裕探索取得的成果与遭遇的曲折,人们越来越看清,民生是中国梦的灯塔,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和结果,但也应当避免走人政治的剧场,将民生作为政治博弈的遮羞布——单纯地依靠“强政府”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与刺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神经。这便要求我们在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既要保证财富的生产,也要保证财富的分配;既要消除市场经济的非均衡性,又要实现从威权政治向民主和法治的转型,两者缺一不可。
相关专题:硕士论文格式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