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结果:
这是论著的核心部分。论著的学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
(1)结果中不应简单罗列探究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必须将其回纳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或图、表进行表达。
(2)结果的叙述要求真实和正确。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肯定还是否定,临床应用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如实的反映。
(3)论著中的所有数据都要经过统计学处理。对均数和百分率应进行明显性检验,否则易于造成假象。应注重区别结构指标(比)和强度指标(率)的不同。当统计学的明显性检验显示P值<0.05或<0.01时,应分别写为“差异有明显意义”或“差异有非常明显意义”。
4.讨论:
此段主要是对本文探究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论。这一部分的内容因文而异,大致包括摘要:
(1) 阐述本文探究工作的原理和机制;
(2) 说明本文材料和方法的特征及其得失;
(3) 比较本文结果和他人结果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越性和不足;
(4) 对本文探究结果进行理论概括,提出新观点;
(5) 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6) 提出今后探索方向和展看等。当然以上问题不可能在每篇文章中面面俱到,要因文制宜,言之有物。讨论要紧扣本文探究结果,突出新发现和新观点,避免重复前述内容和以往文献曾报道的内容,但也不能仅仅描述为和他人的报告“相一致”、“相符合”等。讨论一般不列图和表。
(三)论著的层次布局
1.文题:
要一语道破,高度概括全文主旨。中文文题一般<20个字,英文文题应和中文文题内容一致。文题中一般不使用标点符号。尽可能不设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字符、代号等。文题中的外国人名用原文。
2.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
(1)作者署名表示对论文内容负责,也是对作者著作权的尊重。署名者不可过多,必须是参加全部或主要工作者;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2)作者排序按贡献大小,在投稿时确定,不答应随意增删或改动。
(3)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及邮政编码。尽可能注明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4)论文决定刊用后,应请全部作者在《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上逐一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中、英文摘要:
(1)摘要位于正文前,有相对独立性和自叫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四大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中、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3)中文摘要如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中、英文全称;英文摘要中使用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英文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