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 电子论文论文范文 - 400期刊网专业论文投稿机构

红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时间:2017-01-19 00:25:30 来源:论文投稿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所选为2013年4月~2014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眼部出血患者300例。其中男141例,女159例。单眼225例,双眼75例。在治疗前,检查每个患者的视力(其具体视力情况见表2)。年龄20~50岁,平均39.2岁,经检查血液系统无其他疾病。

1.2治疗方法

患者发病一周内先使用血栓通注射液进行常规治疗,之后给予云南红药胶囊(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7.53020129)0.25g/粒[2]口服,根据患者患病状况给服2~3粒/次,3次/d。对照组150例(196眼)发病后一周连用给服空白淀粉胶囊1片/次,3次/d。观察周期为6周,每周一次检查并记录患者的视力状况及眼部出血状况。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应用SPSS13.0进行分析,组见比较均应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眼部出血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对每个患者的视力进行标准检查,计算其视力变化情况,由表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视力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3讨论

其他眼病或者全身性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眼部出血,如高度近视、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肾炎、结核、贫血等,眼部出血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的人群急救护理路径即是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得护理程序更加规范的一种护理模式。临床表明,通过实施改进急救护理路径显著提高了护理的规范性,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诊断、治疗、转运、护理时间,从而有效的缩短了急性脑梗死溶栓前院内等待时间,最终提高了溶栓再通率,降低了死亡率。另一方面,改进急救护理路径能够以最快速度进行急性脑梗死溶栓条件的筛查和明确诊断[5]。患者可以跳过其它环节而快速进入溶栓准备、溶栓前检查阶段,使得护理人员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更有预见性、主动性、标准性,综合提高了绿色通道的有效性,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溶栓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溶栓率为33.33%,试验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李云霞 单位:河南省济源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电子论文论文详细信息: 红药在眼科临床中的应用 论文代写
http://m.400qikan.com/lw-88410 论文代发

相关专题:swot分析案例 蜘蛛侠2099

相关论文
相关学术期刊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江南大学学报》 《传感器与微系统》 《火力与指挥控制》 《河南消防》 《新型炭材料》 《环境经济》 《农业科技与装备》 《中国软科学》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返回首页